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

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假生活,拓展青少年学习空间,使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名人事迹,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名人事迹介绍通用,希望大家喜欢!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1

保罗·思伦已经68岁了。他十几岁时就在书里读到了珠穆朗玛峰。成年之后,这个德国人坚持跑马拉松,在冰场上练习攀爬绳索,还先后成功挑战了海拔5893米的`乞力马扎罗山和6962米的阿根廷阿空加瓜山。但最终,—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喜马拉雅山,他却不是为了在此完成登顶梦想,而是爬上去,清理满山的垃圾。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好吧,让我们把讨论精神的事儿暂时缓缓。事实上,尽管从航拍图上看来,珠峰白雪皑皑,可登山者们知道,那里藏着数量巨大的垃圾,“简直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人们普遍认为1953年夏尔巴人诺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创造了人类历史对珠峰的首次征服。在危险重重的征途中,希拉里曾雇用1200名搬运工运送设备,每个登山者的氧气瓶都重达15公斤,就连沿途购物使用的硬币都装满了整整25个木箱。希拉里承认,自己将那些设备留在了珠峰,而以后登顶的数千人也大多如此。

据资料统计,从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吨垃圾被丢在这座神圣的雪山。一位尼泊尔顶级探险家发现,人们留下了氧气瓶、幡旗、绳索和破旧的帐篷。甚至有时,金枪鱼罐头盒就大摇大摆地躺在距离附近村落仅有十几分钟路程的雪地上。“而且据我所知,有两具登山失败的探险家尸体已经放了一年。这座世界之巅正在丧失美丽。”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探险者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他们被要求在登顶前支付4000美元的保证金,保证除了脚印外,什么也不会留下。不过当地污染控制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表示,“登山爱好者总是粗心大意,虽然带着垃圾袋,但还是会留下各种垃圾。”每年的旅游登山季节,约有3万名登山者和旅游者来到珠峰地区。以每人每天上山携带6升水计算,仅废弃的矿泉水空瓶就“数量惊人”。

那里寒冷的天气也大大延长了垃圾的降解时间。人们可能在珠峰发现1962年的锡罐,有时候,一脚钉鞋踩下去就会碰到20年或30年前丢弃的罐头盒。那些垃圾的外表曾经被厚厚的冰层包裹起来,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些废弃物正在重见天日。

思伦并不是唯一关注这个问题的登山家。早在10多年前,来自日本、韩国、格鲁吉亚等国的44人组成了高山清扫队,发起者野口健发现,在山上乱扔垃圾的登山队,其国家的环境垃圾也很成问题,相反,注意山上环境的登山队,其国家也是很干净的。

去年,尼泊尔政府和民间组织发起了“拯救珠峰——废弃物治理2011行动”。该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参与者包括29名训练有素的尼泊尔登山好手、65名背夫和75头牦牛。

登山好手们攀登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收集了8吨垃圾,然后由背夫和牦牛组成的清运队运送到海拔3440米的小镇切巴扎集中。包括直升机残骸、编织袋、绳索等在内的垃圾有些被就地处理,有些被运往加德满都,特别有纪念意义的还将进入博物馆。

清道夫们打扫的雪山正是珠峰上被称为“死亡地带”的区域。那里空气稀薄,仅在2006年就有11名登山者死亡,尸身就留在原地。勇士们分组多次进入死亡地带,争取每人每次带回15公斤的垃圾。

在上山前,他们曾壮志满怀地告诉媒体:“我们面临的风险非常大,虽然要面对极端复杂的天气还有寒冷和暴风雪,但是我们有信心完成挑战。”

登山家思伦也是如此。今年,他所在的生态珠峰探险队带着沉重的食物和装备到达海拔7200米的营地,收集垃圾后原路返回。从2008年至今,这支队伍已经收集了13吨垃圾,包括几百公斤粪便和几具尸体。

他能够理解为什么这座高山上的垃圾如此之多,“在珠穆朗玛峰,达到一定海拔后,你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登山或安全返回上,除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外,你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精力去考虑其他事情”。他知道,耗尽氧气的氧气瓶会成为登山者的沉重负担,随身使用的帐篷也常会被暴风雪包围。一般情况下,精疲力尽的探险者根本无力拖着如此沉重的垃圾下山。

但是许多“珠峰清道夫”仍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唤醒登山者的环保意识。他们说:“请不要去玷污它的神圣,毕竟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之巅!”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2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3

阿瑟·亚布拉罕是一位年轻的德国拳击手,他身材剽悍,重拳力度大。在步入职业拳坛后,成绩斐然,已经连续20多场比赛未尝败绩,其中多数比赛是以击倒的方式获胜,成为名副其实的不败拳王。

虽然在拳台上战功卓著,但亚布拉罕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的目光,甚至让一些著名拳王不屑一顾。这是因为世界中量级拳台基本被美国、墨西哥拳手占据,论技术,亚布拉罕步伐缓慢,拳法单调、缺少速度、频率低,比起拳法精湛、步履轻盈、满场飞的小罗伊·琼斯和梅威瑟,他的比赛打得沉闷,缺少激情和观赏性;论外表,亚布拉罕虽然体格健壮,但长相平平,很难像长相英俊的德拉霍亚那样引来女性拳迷的青睐;论力量,亚布拉罕虽然出拳有力,但重拳的杀伤力甚至还不如小级别的菲律宾拳王帕奎奥那样令人震撼。再加上亚布拉罕此前对阵的选手名气都不大,这也令他所取得的全胜战绩大打折扣。

当非洲裔拳手米兰达向亚布拉罕发起挑战时,大家都认为检验有着“亚瑟王”之称的亚布拉罕含金量的时候到了。米兰达一向以重拳凶狠著称,很多优秀的拳手都曾倒在他的脚下。比赛开始后,米兰达果然向亚布拉罕发起了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在第二回合,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了亚布拉罕的下巴上,亚布拉罕的下巴立即肿胀起来。场外医务监督检查伤情后,认为亚布拉罕的伤势较重,建议他退出比赛,但亚布拉罕咬着牙坚决地摇了摇头。比赛继续,米兰达趁热打铁,向对手发起了更加疯狂的进攻,亚布拉罕保持好防守姿势,不甘示弱地伺机向对手反击。比赛进入胶着状态,无法一口吃下对手的米兰达情绪开始有些失控,出拳变得杂乱无章,并因犯规被扣分。而亚布拉罕利用对手的急躁情绪,不断击中米兰达的有效部位,最终成功逆转,赢得了这场艰难比赛的胜利。

赛后,亚布拉罕被紧急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亚布拉罕的下巴遭受重创,骨折的下巴被缝了70多针。在第二回合下巴就严重受伤的情况下,亚布拉罕竟然又和对手对攻了10个回合,并笑到了最后,这样顽强的毅力令大家瞠目结舌!许多拳迷断定,受伤严重的亚布拉罕将从此退出拳坛,因为熟悉拳击运动的人都知道,拳手的下巴是最脆弱、最容易遭受攻击的部位,拳王中最有名的“玻璃下巴”非小克里琴科莫属,小克里琴科几乎只要被对手的重拳击中下巴,就会轰然倒地。亚布拉罕的下巴被击碎而不倒已是奇迹,如果再登拳台,受伤后的下巴根本难以承受对手的重拳轰击。

令人称奇的是,亚布拉罕伤愈后再次复出,并接受米兰达的第二次挑战。对于第一次的失败,米兰达耿耿于怀,他认为对手的下巴被自己击碎,说明亚布拉罕的下巴同样是不堪一击的“玻璃下巴”,同时也证明了自己重拳的威力,对于这次挑战,米兰达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比赛开始阶段如米兰达所愿,他控制了前三个回合的比赛,而亚布拉罕则打得小心翼翼。第四个回合后,亚布拉罕突然加快了进攻节奏,这让米兰达有点措手不及,拳来拳往中,亚布拉罕一记重拳打中了米兰达,米兰达应声倒地。踉跄站起的米兰达遭到了亚布拉罕的连续攻击,三次被击倒在拳台上,再也无法站起。亚布拉罕的“硬汉”形象从此植根于观众心中。

一个人的毅力有多顽强,需要伤痛和挫折来验证。经过“70多针”伤痛的洗礼后,亚布拉罕犹如经过炼丹炉考验的孙大圣,变得异常强大、不可战胜。只要他站在拳击台上,就会令对手不寒而栗、肃然起敬!在去年下半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一场比赛中,他战胜了一位挑战者,第10次卫冕了IBF中量级冠军的荣誉,继续保持着不败的“金身”。

从亚布拉罕身上,我们发现,对一个人来讲,巨大的磨难有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它会激发出你无限的潜能。当你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挫折的时候,你会信心倍增;化蛹为蝶后,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困难不能被战胜!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4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名人事迹介绍通用5

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与众不同。

十四五岁,当别的孩子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她已经是央视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了,主演过电影,在影视圈里小有名气。

所有的人都以为,她会继续在影视方面发展。也许,她能成为下一个影后!

但是,她就是她,她就是与众不同的她,她选择了东渡日本留学。

交完学费,她的衣袋就空了。她原本可以向家里伸手要钱,但是,她相信自己可以赚钱上学。

是的,命运很眷顾这个幸运的小女生,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

这个小女孩的工作是打扫卫生,地点是1~18楼的女厕所。10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她必须在弥漫着臊臭的狭小空间里,用手把纸篓里的污秽物一个一个地掏出来扔掉,然后用抹布把便器上的粪尿擦干净。这样的工作,她一干就是5个小时。稍不注意,就会招来日本“女监工”的唾骂……

有一次,她不小心碰翻了水桶,一位穿着体面的日本女人踉跄着就要滑到。一紧张,她一下跪倒在脏水里,抱住了妇人。妇人摇摆几下总算站稳了。

没有感谢的话语。看见妇人裙摆上的两个脏手印,“女监工”不由分说,戴着那双刚掏过厕所的手套,摁着她的头,让她像捣蒜一样鞠躬道歉。

眼泪很快就滑落脸颊,17岁的年纪,曾经光鲜的她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看不完的脸色,洗不完的厕所,背不完的日语单词。她不相信眼泪,她不相信失败,她不相信有做不成的事情,她必须坚持,她必须考上日本的大学!

累得晕倒在电车上时,她忍着;得了血管瘤一个人躺在医院里的时候,她忍着;打工时托盘压得她伤口撕裂,血水、脓水和纱布粘连在一起的时候,她忍着……

能忍的她忍了,不能忍的,她也忍了。于是,命运开始垂青这个“能忍”的中国姑娘。

1993年,她走进了日本NHK,做了一名中国语讲座主持人。

1996年,她走进了日本民间放送电视台。

1997年,她走进了朝日电视台。

在这个对礼数要求极严的圈子里,她作为一个“外国人”,以阳光的笑容、优秀的综合素质征服了亿万观众。她是日本多家电视台里有固定节目的唯一的中国籍主持人。

对于我们来说,她的面孔并不陌生。她的名字和《快乐中国》、《正大综艺》、春晚等中国名字连在一起。她就是——朱迅。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cailiao/266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