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好词好句

尼泊尔优美句子

尼泊尔优美句子



尼泊尔优美句子

那要是去西藏(尼泊尔那边)旅行呐,说什么话。

汉语那边人听的懂吗

1、一条小河,从西流向东,流到了我的心头;一队马帮,从古走到今,走过了时光隧道。

梅山峒的山民们哟,祖祖辈辈就在这条古道上奔波,梦想,希望,都凝聚在这蜿蜒的小路上。

古道边的川岩江,穿石透壑,奔流不息

坚强,刚毅,象征着山里人百折不饶的性格。

2、几千年来,在中国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间,只有人类和他们的马匹循着这条古道穿梭于西南部的群山峻岭之间。

顺着这条行人走出来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一些商品像茶叶、盐和糖流入到了西藏。

与此同时,马、牛、皮毛、麝香等当地产品也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这条道被称为茶马古道,绵延纵横4,000多公里,主要途径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以及西藏自治区。

在唐朝(618-907)首次出现了古代的商业通道,宋、元、明、清年间也出现了商业通道,时间长达1,200多年。

这条古道促进了地区和文化交流,也像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样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3、西南的土地是广阔的,而西南的交通却让人望而却步。

肩挑手提,马运成了最原始也是最便利的交通运输。

在李白眼中“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响起了清澈的马蹄声,从此中国与南亚、西亚的陆上交通通过这些被称为野蛮人的蛮夷之人一路踩了出来。

4、马帮,古道,赶马人,就这样鲜活地走进了我的世界与心灵,茶马古道写满了岁月的苍凉与无奈,仿佛一部传奇,记载着坎坷的一生。

刻骨铭心

一直以来,马帮将四川云南的茶叶和药材与换西藏的马匹,穿山越岭,多少年来,马帮日夜在这条路上行进,一路兼顾也壮观,这条横贯横断山庙的路途就被称为茶马古道。

随着公路的通车这条走了上千年的古道也将消失,但这是厚重的名字将被人们永远的传说下去。

天雨流芳,这是纳西语,是读书的意思,神奇又好听的纳西语,我相信,茶马古道还有更多的美好值得人们去追寻。

5、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所承载的贸易功能早已被现代公路网所代替,却遗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马帮动人的故事。

如今已鲜少能见古道上成群的商队,还有那荡漾在高山峡谷间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已消散了,但那延续了几千年的辉煌和沧桑,时刻萦绕在脑海,让我有种想接近的欲望。

于是,去昌都,走茶马古道,探遗风神韵。

6、事实上,正是这条东西横跨数千里,穿越青藏高原众多不同民族(或不同族群面貌)、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地区的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彩带将他们有机地串连起来,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又彼此沟通和联系并协同发展。

所以,茶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又是各种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各自保留其固有特点的一个极具魅力的地区。

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该地区“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贝园地”。

7、在云南的边陲一个叫祥云的坝子里,云南驿的马帮摇摇的拾缀着历史的痕迹,将青石板上的街道随着哒哒的马蹄运送出去。

朴实的人民承担着他们的责任,无论是雨天还是酷暑,走过总是可以看见成群的马群里那些晒得黝黑的汉子,不知疲倦的运送着物品。

他们像离开家走西口的男人,又像抢劫财物的土匪,土头土脸的走过这片多情的土地。

8、无法重温你当年的音容,无法聆听那悠扬的马帮铃声,无法体味此行未卜明天的千年悲情千年梦。

那么就让我们投入地走进一个民族一部史诗一段惊天地动鬼神的《云南印象》吧,只因那里有茶马古道上马帮们的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前世今生

9、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也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

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神灵的动物、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

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10、茶马古道,用沧桑来祭奠,那一段流逝在历史大河中的艰辛和辉煌。

沉寂的古道不改万千容颜,消逝的马帮已难觅旧时的踪迹。

在昌都,我在想象,那关于生存和希望的行走。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沟壑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古代商道--茶马古道,这是一条完全由马蹄和赶马人的脚步一步一步趟出来的永恒之路,在很多地段,都是以羊肠小径的形式出现,在曲折的盘山路上,在陡峭的悬崖边上…… 11、茶马古道,与一个人和一部史诗般的《云南印象》有关。

因了岁月的真诚,我们今天得以重读你的沧桑风云……韶光已逝,风云淡定。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茶艺馆里,茶马古道,俯仰之间都是你那飘香的故事传说。

心闲气定的围桌而坐,虚心地看茶艺师从容地演绎茶道。

恍惚间,人生就羽化为面前的一杯氤氲缭绕的香茗。

轻轻的啜饮一口,回味无穷的则是有关普洱的过往曾今。

而你,茶马古道,也只能静静地悄立一旁脉脉含情地凝望南来北往的芸芸众生…… 12、茶马古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句子大全,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13、历史的进程总是像千家寨遗址前十里河里纯洁清亮的水,一刻不停地顺势而下,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激起的水声总是从夏意中传来,缠缠绵绵,不绝于耳。

茶马古道何尝不是这样,走近了就叫人无法忘怀。

这就是茶马古道

14、茶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故其崎岖险峻和通行之艰难亦为世所罕见。

茶马古道沿途皆高峰耸云、大河排空、崇山峻岭、河流湍急。

正如任乃强先生在《康藏史地大纲》中所言:“康藏高原,兀立亚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四围悬绝。

除正西之印度河流域,东北之黄河流域倾斜较缓外,其余六方,皆作峻壁陡落之状。

尤以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相结之部,峻坂之外,复以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鸟道湍流。

各项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难展施。

” 15、很快,我们便到了纳什海,其实这是个比较大的湖而已,只是因为长期的干旱,最近的几场雨才又填满了这个湖,这里像个微缩的内蒙草原,许许多多的马儿在这里放养着,时候发出嘶鸣,时而又独自奔驰着,湖里很多游人坐着船儿惬意的戏弄着湖水,撑船的基本都是牵马的纳什族人,很朴实也很热情,年轻的都按捺不住内情的高兴,纷纷的唱起了纳西民歌,这景象像一幅美极了的游人嬉戏的山水图。

这里做生意的夜更有创意,撑着条小船,船上考些河鱼,再蛮上些小酒,就开始吆喝起来了。

想吃鱼的游人便将船靠了过去,各自做在船上就开始吃起来了,吃高兴了就高歌几句,真是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16、马蹄声声,在青石板路上唠叨,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故事;烟雨蒙蒙,在山间峡谷中弥漫,仿佛是母亲在抚摸着孩子的肌肤。

老街门口倚杖的老娘亲,翘望着远方的马帮,等待儿子归来,和他背袋里面装着的希望。

17、茶马古道并不是一条单一的道路,它是由主线以及延伸出来的大大小小的若干分支的统称,像条奔腾不息的大河,纳百川而入海。

在昌都地区,随处可见茶马古道的遗存,古道遗址,古道文化残留,马依旧是当地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

走茶马古道,看沧桑变幻。

“远去的马帮留在了岁月的年轮,尘封的记忆是一首沧桑的歌,古道的驿站回首的路,铺满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一首《茶马古道》让人遐想无尽。

这千年古道,扑朔迷离,犹如一张巨网,有踪迹而不定形,全凭世世代代的茶商和赶马人的苦行来传承。

因而,茶马古道更像一个神话,一种传说…… 18、源远流长的茶马古道,你经过了多少的凿镌马踏已不得而知,但唐人贺季真不是说道“二月春风似剪刀”吗

我愿相信你也是由淳朴灵动的春风雕刻而出的,不经意间暮然回首惊鸿一瞥时,春风无踪,古道依旧,而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和杜鹃花还在永葆着你的青春,驻留着你的容颜。

西部风光好词好句

我国是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 第一章:西藏 处于世界屋脊的中国西藏,被许多人视为神秘的地方。

谁进入西藏旅游,谁就可以感到自己正亲手揭开这 层神秘的面妙,亲眼目赌面纱后的迷人风采。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面积120多方平方公里,相当于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三国之和。

人口232万,以 藏族人口为主。

西藏全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 地球三级”。

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而古老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又形成了自身独特 的文化体系,这一切使西藏极具神秘感和诱惑力,构成了西藏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

耸立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3峰,海拔8848米,为全球最高峰,是世界登山旅游的胜地。

西藏5000米以上的 山峰,长年白雪皑皑,冰川似银蛇飞舞。

这里江河纵横,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等, 上源都在这里。

湖泊密布,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水清澈如镜。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珍禽异兽繁多, 是尚未开星的生态旅游的处女地。

西藏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至20000年前,就有人类栖息。

西藏首府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 城,保留了许多代表藏民族文化精髓的历史文物。

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 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宫内藏有大量的壁画、雕刻、佛教典籍等历史文物,是藏族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象征。

拉萨 市有著名的藏传佛教黄教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

每当宗教节日,这些考庙都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 。

漫游于这种独厚的藏族文化宗教气氛之中,回味无穷。

罗布林卡像一颗绿色室石,镶嵌在拉萨河畔。

这座幽雅秀美的园林原是历代达赖喇嘛夏宫,始建于18世纪 中期十世达赖喇嘛的时期,是朝拜、休闲度假、观赏考察藏式宫殿建筑的极佳场所。

八廓街是旅游者购物的必 去之处。

街上的摊点摆满了藏族传统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也有来自内地和国外的商品。

日喀则是后藏政教合一中心,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山南、泽当和雅砻河谷是藏民族岌祥地,是国家级名胜 风景区。

藏东南林芝,自然景观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

那曲藏北草原,地理环境独特,草原景色多变,雪山 神秘莫测。

阿里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有神山、圣湖等朝佛之地。

令旅游者神往的,还有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藏族人民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 你这里有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如角力、投掷、拔河、骞马、射箭等等。

还有众多的民族节日,旅游 者若怡逢节日,便会受邀与藏民族同歌共舞,举杯畅饮、游客还可以访问藏民家庭,体验藏族人家独特而有趣 的生活方式。

80年代初,西藏向世界各国人民敞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海外游客纷至沓来,仅1980年至 1992年13年间, 来自西藏旅游、登山、探险的国外旅游者多达17万人次。

在、,世界旅游组织的帮助下,西藏旅游部门倡导和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旅游 项目,除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外,正有登山旅游、江河探险旅游;滑雪、热气球、徒步、骑马、划船旅游;狩 猎、钓鱼旅游;温泉浴和日光浴等。

现在,西藏有旅游涉外饭店,招待所78家,客房1329同,其中星级饭店8家。

国际假日集团在拉萨与当地合 资共建了三星级饭店拉萨假日酒店,三星级饭店有西藏宾馆、日喀则饭店,泽当饭店、江孜饭店:二星级的有 金谷饭店,邮电宾馆、日光宾馆、喜日拉雅饭店。

若游客有兴趣,也可住藏式房屋或藏式帐蓬。

西藏的一般饭 店均可向旅游者提供各种风味可口的餐饮,许多饭店设有西餐,各饭店都可烧制别具风味的藏式菜肴。

自助餐 在各饭店已成时尚。

拉萨和日喀则还有许多旅游餐馆,菜肴丰富,价格合理。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西藏是中国唯一不通火车的省区。

入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

目前西藏有4 条主要公路,即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旅客可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乘汽车迸入西 藏。

还有中尼(中国至尼泊尔)公路。

其中青藏公路和中尼公路是海外旅游者进藏的主要路钱。

拉萨贡嗄机场扩建工程已于1993年竣工,可起降包括波音757在内的大型客货机。

1994年,世界海拔最高的 机场邦达机场工程也按期完工。

现在西藏开辟了国际及国内航线,游客乘飞机可从北京、成都至重庆、西安、 拉萨,通过国际航线还可以从抵达拉。

1995年5月,拉萨民航售票处实现了与全国民航电脑售票 系统的联络,出藏的旅客可以在拉萨购买到从成都始发全国各地单程、联程及返程机票。

西藏土特产有:虫草、藏红花、红景天等为代表的各种珍贵草药、名贵藏药、唐卡、面具、风干肉、玉石 、藏刀、地毯、金银器皿等。

第二章:新疆 简称新,总面积为160多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东部与甘肃、青海两省毗邻,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连。

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蒙古、苏联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印度相邻,边界线长达5700多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

??新疆的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大山系包围两大盆地。

北部有阿尔泰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平均山脊线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友谊峰,海拔4,374米。

南部从西向东有帕米尔高原东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总称为昆仑山系,平均山脊线海拔5000米以上,7000米以上的高峰11座,乔戈里峰高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天山山脉从新疆中部横贯东西并向新疆西部伸展,绵延1700多公里,平均山脊线海拔4000多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吐鲁番一带又称东疆。

位于天山山脉与昆仑山系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约1100公里,南北宽500公里,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位于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是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0多万平方公里。

三大山系中,还有许多山间盆地,如天山山脉中的吐鲁番、哈密、焉耆、拜城等盆地。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陆地上的最低点,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新疆沙漠浩瀚,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总计达40.4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3%,占新疆总面积的25%。

其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中心的,是我国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面积达32.7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江苏省。

准噶尔盆地中心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新疆的河流绝大部分属于内流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区。

有塔里木河、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渭干河、开都河、伊犁河、额敏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博尔塔拉河、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等55条。

塔里木河全长2179公里,是新疆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新疆的高山、丘陵、平原和沙漠中分布着大小湖泊100多个。

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

历史上最大的罗布泊,面积3006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的咸水迁移湖(现已干涸);新疆第二大咸水湖为艾比湖;经济价值较高的湖泊有博斯腾湖、乌伦古湖、玛纳斯湖、赛里木湖,其中以博斯腾湖、乌伦古湖最为著称,是新疆重要的渔业基地。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面积980平方公里,容量80亿立方米,最大水深17米,年产鲜鱼占自治区产鱼总量30%。

??据我国史书记载,自汉唐以至明清,历来将新疆称为西域,意为西部疆域,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西汉时(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直接行使行政管辖。

唐属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元先后设别失八里、阿力麻里等行省,清在伊犁设将军府。

1884年(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

成立后,为了维护各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4年先后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成立了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

于1955年10月1日撤销了新疆省建制,正式成立了。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自治区首府,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边缘。

公元一世纪后,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都护府就派遣士卒在这里屯田。

唐代在此设县屯田。

元代蒙古人开始称这里为乌鲁木齐(意为美丽的草场)。

1758年,清政府在这里开始建筑城堡,后将此地改称“迪化”。

1984年新疆正式建省后成为省会。

1954年改称乌鲁木齐市。

建国30多年来,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已由解放前的纯消费城市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

现有冶金、机械、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建筑、纺织、皮革、食品、印刷等650多个现代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基本建设等各项事业也都兴旺发达。

公路交通和民用航空网四通八达,市区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立交桥和通往市郊的一级公路,从这里开始的南疆铁路通往库尔勒市。

??主要旅游景点有:天山,天池,喀什清真寺,高昌古城,千佛洞,楼兰遗址等。

第三章:四川 四川旅游简介 四川号称“东方伊甸园”,到过四川的西方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上帝为什么创造四川”。

四川旅游局统计,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四川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有:列入的峨眉山--乐山大佛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九寨沟、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共120处,四川有蜀南竹海、贡嗄山等9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99座,四川有成都、自贡等7处;四川的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85%以上,享有熊猫故乡的美称,大熊猫作为旅游资源,与长城、兵马俑齐名。

此外,四川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省级森林公园50个;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川菜、川酒享誉海内外,四川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旅游胜地 四川省有地区6个:达川、广安、巴中、黔江、宜宾、雅安;少数民族自治州3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级市13个: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南充、万县、涪陵、内江、乐山; 15个县级市,43个市辖区和156个县。

四川省人口众多,据统计达835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5%,居全国第二。

四川省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

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

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

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

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

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祖国颂 上下五千,重山万水,若海文韵,繁星人杰,更有半个世纪来龙吟东方,升腾寰宇,翱于世界变幻风云之中,何其壮哉的中国啊

远忆商周,渺茫微光,亦是一番盘古开天地后的豁然,想到这里,总不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一阵。

彼有希腊群英,此有春秋百家,若说远隔万里,古中国的军队无法在几千年前威震世界,那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先哲,也足以让东方人的智慧照亮半个世界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秦皇东南征,始成东方巨龙之形。

弹指一挥间,直到近代屈辱百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历史中沉淀了一层一层血与泪。

风急雨紧,纵是我中华披星戴月走过的几十个世纪的阅历,也只能冠个雨果称为“睡狮”的名号沉眠百年,百年...... 五十一年前的那个十月一日,那个五十一年来为亿万华夏子孙共庆的日子,五千年的中华古国睁开年轻的眼睛,猛醒于太平洋西岸,呼吸着久违的青春。

崭新的中国诞生在世界波澜之中...... 纵横古今,俯览万里,看我中华大好河山之壮丽,五千文化之异彩。

说雄奇,吾有西岳的重峦叠峻;说秀美,吾有黄山的云松石峰;说肃威,君不见紫禁城里柱廊门檐;说别致,君不见苏州园林中描山画水。

浓彩黄河,淡色西湖,北有黑土森林,南有青山绿水,东有汪洋无垠,西有大漠孤烟。

和我中华论人杰:文有李太白,武有孙武子,自夏建朝,多少出类拔萃之人物在中华大地一展才华:和我中华论地灵:嘉峪山海,长城内外,千秋各有。

更兼青藏屋脊接天露,东南平川拾海珍。

我中华有如此山岳河流,我中华是如此人杰地灵,哪还有理由让我不去爱她

哪还有理由让吾辈不去为她奋发图强

中国,傲立世界的泱泱大国,有千万理由,更有千万力量昌盛繁荣。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曹操煮酒品英雄时的豪气直透云霄,动及龙魂.... 中国不应再伏于层浪之中了,中国不能再听世纪潮声而不闻了

唯有腾然而起,怒上九天,看日月共升,观群星齐舞,才对得起我们无比优秀的列祖列宗,才对得起我们每个活着的人脚下的壮美河山,才对得起养你我长大的一草一木,才对得起一生下来就刻在我们胸前的三个字------中国人。

十月一日, 又是祖国的生日,十月一日,又是外族瞩目,国人倾情的一天。

你若见奥运健儿之飒爽,你若闻中华国歌之雄壮,若你我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中国之少年,除了一篇祝辞外,是否该更想想:我的祖国今在何处,我的祖国应往何处...... 中国,愿你长青,愿你长盛。

我眼中的西湖美景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正是这样一个美不可言的城市,然而,众所周知,杭州美,美在西湖。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中涵绿水,波平如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主要风景区有四十余处,重点文化古迹三十余处。

闻名遐迩的“西湖十景”就散落在这山山水水、茂林修竹之间。

然而“新西湖十景”更以其娇美艳丽点缀在人间天堂。

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皆成景; 日娇月媚,晴好雨奇俱迷人。

西湖不但景色优美,还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呢: 传说,玉龙和金凤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它们在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它们将宝石啄成了一颗绚丽夺目、银光闪耀的明珠。

这颗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里哪便山明水秀,人寿年丰。

这消息传到了天宫,王母娘娘认为这是人间异宝,派天兵天将抢走了这颗明珠。

不久,王母娘娘过生日,玉帝大宴群臣,召开蟠桃大会。

王母娘娘在宴会上拿出名珠来炫耀。

玉龙和金凤赶上天向王母讨回明珠,可王母娘娘不肯。

众人在争夺中,不慎将明珠掉落人间,那明珠就变成了今日这波光粼粼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随之追到人间,分别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边。

现在,让我们仔细游览一下西湖风景区吧

来到西湖,便可看到一条贯穿西湖的林荫大道,这便是著名的苏堤。

苏堤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临安刺史时,发动民工疏浚西湖,江湖中葑泥捞上堆叠而成的。

每当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心已沉醉于这美景之中。

苏堤上共有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乘船游湖,享受人间奇景,可谓一大乐事。

穿行在湖中,看着两岸美景,不禁令人赞不绝口

接下来便来到了素有“小瀛洲”(“瀛洲”是古代仙岛名,可见历来人们就将这里比作“蓬莱仙境”。

)之称的西湖三岛之一:三潭印月。

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景色尤佳。

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蓬莱。

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

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

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二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

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

泛舟湖上,搅动满湖银辉,“月光映潭、影分为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 小瀛洲的布局独特:园中有园,小中见大;迂曲多变,步移景异;花木扶疏,庭院深邃。

它是经过公元18世纪初清康熙、雍正两个时期才形成的。

除此之外,还有云栖竹径、虎跑梦泉、黄龙吐翠……可谓数不胜数。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此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注: 1、 北有宝石山、葛岭;南有吴山、夕照山;西有丁家山、五台山。

这些山峦秀丽多姿,蜿蜒起伏,在蒙蒙烟雾中更为秀美。

2、 “西湖十景”指:“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柳浪闻莺”。

3、 “新西湖十景”指:“云栖竹径”,“虎跑梦泉”,“九溪烟村”,“吴山天风”,“龙井问茶”,“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满陇桂雨”,

读尼泊尔的少年的感想

很久前,极少有人到风景优美的喜马拉雅南麓去游玩,因为那里位于尼泊尔境内,交通闭塞,比较贫困落后。

后来,有几位日本游客来到了这里。

一天,打算用餐的时候,他们请一位当地的少年帮他们买2瓶啤酒。

即使是最近的杂货店,也在好几里之外,结果少年奔波了3个多小时,才将啤酒买回来。

日本游客得知后,非常感动,也更加信任他了。

第二天,他们又让少年去买啤酒,这次要买10瓶,并给了他很多钱。

可直到第三天下午,也没见少年回来,大家都隐隐觉得,他一定是携款逃跑了。

到了夜里11点多,旅馆的门却突然被急促地敲响了,敲门人正是那个少年。

只见他浑身是泥,蓬头垢面—原来他只在最近的那个杂货店买到了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过两座高山,游过一条大河,在另一个较远的杂货店买齐了另外6瓶啤酒。

在返回的途中,为了赶时间,他跑得飞快,结果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打破了3瓶。

为了证明酒是真的被打破了,少年又将3瓶酒的碎玻璃碴全部装进了口袋里。

当少年哭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些玻璃碎片,并将找回的零钱交到日本人手中时,大家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几名游客回到日本后,将这个故事讲给他们所认识的人听,认识的人再讲给认识的人听,口耳相传。

结果后来有很多日本人都开始陆陆续续地朝尼泊尔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什么是诚信,它到底有没有用

尼泊尔少年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

请看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什么是诚信,它到底有没有用

尼泊尔少年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

由此可以联想到,所有好的,积极的,向上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很有用的,你要努力去做,去学习做好,然后用行为给出一个响亮的答案,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

请问尼泊尔有哪些主要的旅游城市

[首都] 加德满都(Kathmandu),位于中部巴格玛蒂专区的加德满都河谷。

历史名城,1768年起成为尼泊尔首都。

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居民主要为尼瓦尔人。

寺庙和古迹很多。

帕坦(Patan):又名拉利特普尔(Lalitpur),位于加德满都以南约3公里,与加德满都仅一河之隔。

建于公元299年,尼佛教中心和古都之一。

寺庙和古迹很多。

巴德岗(Bhadgaun): 又名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位于加德满都以东约13公里。

加德满都河谷最早出现的村落之一,12世纪以前已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城镇,13世纪初成为马拉王朝首都。

市内多古老寺庙。

博克拉(Pokhara):人口约10万人。

位于加德满都以西约200公里。

主要旅游城市之一。

该市北面有终年积雪的鱼尾峰,西侧有天然费瓦湖,市内有地下塞蒂河,市郊有天生“水帘洞”。

近几年,到此旅游的游客年均约7万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85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