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办公

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五篇

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五篇



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五篇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议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以及到会人员提供报来的材料,特点是内容的纪实性、表达的提要性和称谓的特殊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篇1

培训时间:20__年x月x日

地点:__会议室

主讲人:__

参会人:详见会议签到表

一、概念铁路营业线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输生产使用的铁路线路。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1.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2.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3.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4.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根据济南铁路局新的规定,保护区的范围界定为50米。

二、施工场地设置安全基本要求

1.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条件,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行车安全的总体要求下,修筑施工道路,选择材料、构件堆放地、搭设临时设施和安置施工机具。

2.施工现场设置在通过居民居住较密集的铁路线旁时,应事先张贴有关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的通告和与地方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并与周围居民密切配合,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3.在施工现场四周,通行道路路口等地须设立安全标志和警示牌;施工现场周围和悬崖、陡坡处应设立防护栅栏;施工现场的危险处所,应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夜间应以红灯示警。

4.如须在山沟、坡脚、河岸设置临时设施,应事先了解该处地形和山洪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施工材料堆放地,应避免在靠近高压线、消防栓、煤气输气管路和人员通行密度较大的地区,如因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上述地区,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或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6.在自然光线不足的地点(峡谷、沟渠、隧道内等地点)或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场地,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易燃、易爆场所应采用防爆灯具,并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三、施工现场道路安全要求

1.施工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并在道路两侧设置简易排水沟。车辆行驶道路的宽度不得小于3.5m。

2.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必须跨越行车铁路时,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铺设简易平交道,并在道口设置防护或派专人看守道口。

3.施工现场道路必须跨越既有沟、槽和小河沟时,应搭设临时便桥。其宽度为:人行便桥不小于0.8m;手推车便桥不小于1.5m;汽车便桥不小于3.5m。便桥必须基础牢固,桥面平整。人、车混用便桥必须派专人看守,保持通行安全。

4.在车辆、行人较多或狭窄道路与施工道路相连处,进出口应设置警示牌,车辆必须慢行,必要时应设专人防护。

5.应保持施工道路畅通,一切施工材料不能堆放在道路两侧。如遇雨、雪、冰、霜天气,应采取防滑措施。

四、施工用电及用水安全要求

1.施工现场架设临时照明和动力设备线路,应由持有专业证书的电工执行。凡施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工地,其临时照明和动力设备线路应

符合正式工程标准。

2.电器设备及线路,必须绝缘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设置安全遮栏和警示牌。移动使用的电器设备线路,应采用软橡胶电缆电线。

3.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应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设置在露天的电气开关,必须装设配电箱,箱底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5m,并采取防火、防水措施,派专人管理。

5.架设的电线路距地面最小距离应保持2.5m的高度,并应定期检查维修。电线杆基脚应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不准将临时电线路缠挂在树木、接触网塔柱、脚手架、桥栏杆等物件上,必须按规定安设在绝缘支撑物上,保证线路稳固、绝缘良好。

6.靠近行车线路旁的施工用电线路,不得侵入铁路限界内,更应架设稳固,防止列车通过时因产生风力和振动使电线坠落或电线支撑物倒塌,发生触电事故和影响行车安全。

7.严禁用单相三孔(接地保护线插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和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严禁用其他金属丝替代熔断丝。拆除电源线时,应先切断总电源后方可进行,并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裸露导线。

8.工地用水应遵照环保的有关规定和施工、消防、饮用等方面的需用量统筹布置。

9.工地用水的设备、管路应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水管、水槽的接口应严密,防止漏水。

10.生产用水和人员饮用水应分开使用,防止污染食用水。大量用水的场所,如筛洗砂石、养护混凝土等现场,应做好排水处理,防止任其漫流,随意排人附近沟渠和农田,污染环境,损毁农作物,破坏线路基础。

11.工地蓄水池要加盖、加锁,或设围栏,临时水箱的架设必须牢固可靠。

12.寒冷地区冬季施工的给水管路应深埋于冰冻线以下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

五、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安全要求

1.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场所必须配足消防设备,消防用水保证充足,严禁烟火。

2.材料堆放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堆码整齐稳固。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存放在同一库房,更不能与其他物品混装混存。

3.袋装水泥堆码高度不得超过10袋,必须自上而下取用。钢模板应按规格堆放整齐,木模板上的铁钉应拔掉或打平。

4.所有材料堆放不得妨碍施工道路畅通,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之内。

六、施工临时房屋设置安全要求

1.施工临时房屋布局应符合消防安全的规定,各类房屋、席棚、料场等应留有足够的消防安全通道。

2.工地办公室、宿舍、料库等,禁止用电炉。寒冷地区室内设置炉灶取暖时,应有专人管理,炉灶的烟囱必须符合消防规定和有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3.工地宿舍和厨房尽量考虑建于工地上风地带,减少施工烟、尘对人体的侵害。建于河岸、沟渠旁时,应考虑防洪措施。房舍基础应夯实,松土带、基础应垫以片石,保证房舍稳固,防止遇大风和暴雨天气造成房屋倒塌伤人事故。

七、具体要求

1、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明白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重要性,严禁朝既有线方向抛物。

2、在临近既有线施工时,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监控,服从济南铁路局相关车间监控人员现场命令。

3、在临近既有线施工必须使用吊车时,吊车摆臂不得朝向既有线,必须从线路外侧吊板或吊物。

有关培训的会议纪要例文篇2

由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组织的养护工程监理安全培训会议于20__年5月13日在金华市德源大洒店四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杭金衢分公司养护专项工程驻地办、金丽温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驻地办、甬台温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驻地办、上三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驻地办,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陈鼎主持,会议记录如下:

一、公司总工范建良针对工程安全监理的法律、法规、安全监理重点等知识进行培训

1、安全监理概念。

2、 监理机构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条例,省人大≤浙江安全生产条例≥第13条。

3、安全监理的主要依据:交通行业

4、标准,国家通用标准,相关行业标准。

4、监理合同及施工合同。

5、安全监理涉及的主要规范及实施办法。

6、安全监理主要职责: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实施中监理: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理过程中,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7、违法行为:未审的方案及组织设计(技术措施):完全没有审查,没有尽到审查应有的深度;发现隐患未及时处理,应当发现的隐患未发现;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未及时汇报;未按法规执行,程序规定未检查验收。

8、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合同违约责任。

9、安全监理手段及方法。

1、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监理工作制度。

11、安全监理台帐:

(1)安全管理台帐:制度汇编、文件登记、组织体系、查三类人员、持证核查、设备核查、核查费用投入、方案审查、隐患登记、训查记录,

(2)安全教育培训台帐:会议记录、培训记录,

(3)安全审查记录:质保体系、审查三类人员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特种作业人员审查记录,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

12、日常安全记录:训查记录,危险性较大工程整改通知单,监理日志、隐患通知单。

13、如何做好安全监理工作:企业及总监办的总监责任制,落实责任,强化安全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强化管理,加强学习,抓重点,强化巡查,注重细节,勤于记录,勇于督促。

14、浙省养护施工如标文件中合同条款的要求:承包人的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养护专项施工方案,安全监理过程中发现承包人存在安全隐患及未落实的应急时督促落实整改,加强安全作业管理,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承包人未执行整改要求的责任由承包人负责,养护作业安全措施。

二、金丽温高速公路养护驻地办张晓利总监谈高速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并通过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应注意的安全措施:

1、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指导概念和分类:一类是施工双向主车道施工,二类是施工封闭单向一个或一个以上车道,三类是施工不涉及主车道施工项目,施工区域警示设置的要求。

2、 目前存在的问题:超时作业,为节约成本更新不够及时,施工点多时施工员会存在缺位,对施工区交通标志设置缺泛认识,安全管理不到位,与交警、路政缺泛信息沟通和协调,车辆管理不规范等。

3、 施工进场及撤除应注意的问题:施工人员进场前配备安全反光服,车辆开启警报,进场时要有序进行,撤除时有序的进行,避免随意走动,随时注意安全情况。

4、 紧急情况的处置原则:保畅通,果断处理,防止堵车,组织有序撤离,服从交警的管理,配合交警工作。

5、 相互学习探讨安全管理想关知识,加强运输车辆及设备操作工等人员的安全培训,牢固安全生产管理,管质量必管安全生产原则,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技能强化,四不放原则。

6、 安全的重要性和典型案例分析: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谈薄,加强安全培训,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管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到位,防范意识不强的员工,未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驾驶员责任心不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