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

作为榜样,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人民的榜样主要人物事迹,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篇1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

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篇2

刘__,男,蒙古族,1972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他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们的信任和家长学生们的好评,表现出了教师应有的品格和素质。执教28年以来,他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担任高中英语课教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他还担任备课组长,经常加班加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不叫苦叫累,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教育管理方面,他遵循“安全第一,沟通引领,情感教育”的原则,坚持“倾听第一,引领为本”的方法,灌输“坚强如铁,我心飞翔,相信生命,相信自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严格时间,严格环节,勤于分类,勤于动手”的班训,培养学生“学会坚持,管好自己”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班级“自主学习,严格管理”的班风。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盟级先进班集体。教学中,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告诫自己要对得起家长及学生,对得起学校。

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他从熟悉学生特点,到熟悉教材,再到把握宏观教育走向,扑下身子,大量翻阅资料,大量做题,认真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课堂做主,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他注重及时做好课堂的反思与总结,善于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提高,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一直严格执行“三年教学规划”,坚持“ABC”整体教学法,在“积累、改错、高度”三个维度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学生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少,见效快”,释放出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安排其他活动。他所在英语备课组是一个典型的老中青结合组。他常和同仁们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所在英语备课组学习教研气氛浓厚。担子虽重、压力虽大,但他从没有懈怠过,从没有降低过工作要求和标准,表现出了较强的敬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教师的应具备的思想觉悟和优秀品格。

教育教学常规已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他常说,“只要身体许可,一定冲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管好自己,帮助学生。”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篇3

王__是居住在锡林浩特市奶牛新村辖区1组28号的居民。他的前任妻子于2015年因病去世,留下了80多岁的母亲,王__没有因为妻子的去世而放弃对岳母的赡养,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年迈的老人。2018年他与现任妻子再婚后一直与岳母同住,生活上互相照顾,尊敬老人;工作上互相扶持,兢兢业业;感情上互相沟通,其乐融融,他们夫妻的孝心无处不在,在辖区居民的眼里,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谱写了一篇健康、文明、孝顺的家庭乐章。

老人的节俭和经历始终感染着王__的现任妻子。老人经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里的废旧物品他们都整齐的放在院里的小房里,或废物利用或待积攒数月后一起交到废品回收站。平时的生活支出他们也是思虑再三,从来不大手大脚,更别提什么名牌、奢侈品。但是在街道号召捐款捐物时却从不落后,总是想着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他人。

王__和现任妻子都是打工人员,他常说:“干活只有自己安全,家人才安全,家才安全,家庭才能幸福。”

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王__和妻子有个约定“矛盾不过夜”,遇到事情勤沟通,讲道理,夫妻俩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他们的儿子女儿都已经成家,有长辈的言传身教,子女也非常体恤他人,推己及人,成为社区的好居民。

他们用心用情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了最不平凡的动人故事,如涓涓暖流,浸润心田。

中国人民的榜样人物事迹篇4

__,男,汉族,1971年7月生, 1990年9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93年6月毕业后到南湖一中工作至今,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现任初一(7)班班主任,“师德标兵”主要先进事迹。工作15年来,韦老师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和上佳的敬业精神。他乐于奉献,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教师,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的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韦明涛老师关爱学生,真诚奉献。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关心学困生,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他凭着做人的良心,教师的责任心,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97届学生马大千倍受白化病的折磨,在学习、生活上面临很大的困难。韦老师多次和他促膝恳谈,调动班级力量理解和关爱该生,用爱心点亮了学生的心灯,使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有特殊家庭困难03届任超、薛超同学,韦老师更是将他们接到自己家居住,在生活和学习上处处关心他们,最终两人都考取了理想的学校。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韦明涛老师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自己的师德、师范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韦明涛老师坚信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06届王文豪同学因家庭特殊情况长期成绩落后于班级其他同学。韦老师用爱去温暖他,生活上给予帮助,与他谈心,拼命挖掘他的长处,树立他学习的信心,使该生获得了很大进步。

付出真诚就能得到真诚,付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而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这些年来韦老师收获很多。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端正。时时有历届毕业生前来探望他。近三年来他个人连续年度考核为优秀,__年他还获得建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建邺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等殊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cailiao/475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