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神奇的尾巴大班教案(汇总6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神奇的尾巴大班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神奇的尾巴大班教案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神奇的蛋壳大班教案

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表)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神奇的语言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懂得的、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的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能在别人谈话后给予补充。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关于语言的知识。

(一)演唱英语歌《我会说a、b、c》,引入主题。

让幼儿说说这首歌是用哪国的语言演唱的?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知道的语言使用的国家。

2、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有的国家使用一种语言,比如:日本。有的国家使用几种语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上英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2、你们那儿的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朗诵方言儿歌《两只老虎》

活动二:音乐《英语歌:whit`syouname?》

1、初步接触国外的英语歌,会唱英语歌。

2、理解歌词的意思,学做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钢琴一台、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与建议:

(一)、在钢琴的伴奏下自由地进入教室,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习英语歌曲,理解歌曲的意思。

1、幼儿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歌曲的意思。

2、教师解说歌曲的意思。

3、幼儿用整体教唱法学习歌曲,注意吐词清晰。

(三)、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1、游戏:《对唱》

2、游戏:《你的名字?》

环境创设:

在教室里创设一个“语言文字角”。

生活渗透:

在生活中利用空余时间讲一些有关“语言文字”的故事。

家庭渗透:

在家中父母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的环境。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语言”的有关知识,并初步接触了英语歌曲,了解了英语的发音。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开阔了幼儿的见识。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神奇的电话大班教案

1、知道电话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电话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2、掌握几种公众服务电话的使用方法。明白不能乱拨应急电话。

3、知道如何拨打亲友的电话号码,体会电话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知道电话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电话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2、掌握几种公众服务电话的使用方法。

3、知道如何拨打亲友的电话号码,体会电话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4、明白应急电话只有需要时才能拨打,不能乱拨应急电话。

1、准备一台接通线路的电话机和数只手机。

2、搜集公众服务电话的相关资料。

每人准备一本通信录。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台电话机。教师:你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电话?

2、教师出示课题:神奇的电话。

二、漫步“畅想园”

1、教师讲述电话是如何发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选择图片,分组活动。每组备有两只通讯工具,学生根据教科书的图片演示,体会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开拓思路,畅谈电话。教师:电话还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哪些便利?(拨打越洋电话,问候海外的朋友;电话预约电台节目;预定宾馆房间;和宇航员通话,了解神秘的太空……)

4、教师小结:到2002年底,我国共有固定电话两亿多部,移动电话近两亿部,电话通信网四通八达,遍布全球。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着电话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神奇的电话,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走近公众服务电话

1、学生自学,思考:你知道哪些公众服务电话?如何使用?教师根据学生提问随机进行表格式归纳板书。

公众服务电话

普通服务电话种类使用特点和方法

查询电话114声讯收费电话,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直接拨号。

报时电话117

气象服务电话121

应急电话火警电话1191、为应付突发事件而设立,不能随意拨打。

2、在使用时,必须说清楚发生紧急事件的地点和当时的状况,以及拨打应急电话者的姓名、联系电话。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2、小组活动:拨打普通公众服务电话。

3、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随意拨打应急电话?如果发紧急情况,如何正确使用应急电话?

4、实践活动:分小组模拟拨打应急电话119、120和110,并思考:拨打应急电话应注意什么?以拨打报警电话为例:

(1)报警要快。遇到需报警的事情,要迅速就近打电话拨通110台,首先向值班人员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在的状况如何。

(2)报警时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以便值班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采了适当的紧急措施。

(3)报警人要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工作单位,说明报警时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便于报警台与报警人联系。报警台会采取保密措施为报警人保密,切实做好保护报警人安全的工作。

5、教师小结:110、119、120这些应急电话千万不可随意乱拨,它们是为应付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乱打这种电话,不仅会妨碍警察、消防队员和医生的工作,而且自已也会受到惩罚,害人害已。

四、制作小小通信录

1、交流:你有通信录吗?你最近和谁进行过电话交流?

2、学生制作小小通信录。

五、课外实践

制作一份公众服务电话的宣传单,宣传单上注明如何正确使用应急电话。

神奇的尾巴大班教案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3、激发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知道壁虎尾巴和其余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

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1、找尾巴。

出示小动物的身体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黑板上的是什么东西啊?你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出示动物的尾巴,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并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

师:你觉得这些尾巴漂亮吗?这些尾巴不仅漂亮他们还有很大的用处呢?

带领小朋友们观看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各个动物尾巴的作用。

2、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教师放录音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刚刚故事里还有哪个小动物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啊?

师:它的尾巴与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3、找一找。

发给幼儿每人一根动物的尾巴让幼儿自己去找小动物的身体。

神奇的魔水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碘洒、土豆、青菜、镘头、苹果、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3、写字板、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结合故事,了解淀粉的.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彬彬长得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淀粉的作用。

(二)幼儿猜测

1、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一一指认记录纸中的食物。

2、请幼儿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猜测在记录纸中进行记录。

4、各自交流自己的猜测。

(三)实验验证

1、出示碘洒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这是“魔水”。

2、引寻幼儿记录“魔水”的颜色。(荼褐色)、

3、介绍“魔水”遇到淀粉时会变成深蓝柴色。

4、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2、根据幼儿的介绍,教师一一验证。

(五)游戏:找一找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猜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点击课件:一一验证

3、赛一赛: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淀粉食物多?

a介绍比赛规则;根据课件和食物,各组讨论并将猜测的结果写在写字板上,哪组猜对的多,就在哪组上插上一面红旗。游戏共进行四次,哪组旗帜多,哪组就赢。

b幼儿比赛延伸:当碘洒遇到淀粉时,有时变色深,有时变色浅,为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