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小学生五年级端午节大全(21篇)

小学生五年级端午节大全(21篇)



作文是一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备受好评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小时候,每当家里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来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里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好像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

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

如果,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很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五年级:xxx

端午节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cnfla:)。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下面是关于端午节的五年级。

作文。

范文,欢迎阅读!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是我们奉化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为什么要插艾草呢?大人们都说艾草是用来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驱蚊虫,还能令人保持神清气爽。我不想停留于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个爱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来,于是我便去问爷爷,爷爷把艾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的一清二楚。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来到人间打探民风,因为那时候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老神仙来到了人间,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可怜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个破碗,来到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门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在农妇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说:“去去去,臭乞丐,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大嫂听了,顺手将墙上挂的被虫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来,扔给老神仙,凶巴巴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气了,用袖子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又大又显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光。化作一缕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脸色白里透青,好久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朵,手中拿着瘟药,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儿子,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儿子在匆忙赶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么大的抱,小的牵!于是又变成了一个老头,倒在路发出一声声的呻吟,女人的看见了忙问,“老人家,你怎么啦?”“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把手中的孩子一放,随手在路旁的草丛中摘了摘了几片艾草叶,放到老人的伤口上,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问了:“你走得这么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村里有个大嫂,脾气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气了,说三日之内,让我们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们急着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起来,说:“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去逃命吧!”“那你为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噢!”老神仙听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就办错了事!天下还是好人占多数,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你们大可不必担心,也不用逃命了,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顶上,就不会得瘟病死去了。”说完,便跳上云朵,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里。一到村子,女人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人间处处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国人特有的节日——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这个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同。

听爷爷说,相传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一生才华横溢而投报无门,他痛恨朝廷无能,愤然投江自尽。人们怀念这位才子,惧怕他的尸体被鱼虫啄噬,遂投喷香的肉粽疏散鱼群的注意力。故事就是这样,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爷爷一起过,因为爸爸妈妈太忙,不能回来团聚。奶奶离开我们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爷爷和我相依为命,我们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却有滋有味。爷爷也因为有我这么个听话的孙子而自豪,逢人便讲。可是只要讲到我学习上的忙,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好爷爷的建议,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爷爷给我找了家教老师,以弥补我学习上的缺陷。

今天爷爷早早地买来了粽子、还准备了我根本就没有见过的东西——雄黄、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东说说,西问问,好像当年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奇。爷爷没有因为我“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边整理这些东西,一边跟我说话。

只见爷爷用棉花棒从雄黄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额头、手臂和脚背上,说是可以防蚊虫叮咬的;接着又讲雄黄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说是可以防止和驱逐蜈蚣、昆虫和蛇之类的害虫“入侵”。

听爷爷说起,端午节还是天气变化的分界岭,有古话说得好,“吃过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说,过了端午。天气会慢慢转暖,不再有冷空气空袭了,人们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细线慢慢解开,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将早就不听话的鼻子往前凑了凑,好歹也先让鼻子“享受”下这天下无双的美味吧。一缕缕粽子的香味随即飘逸过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慢慢品位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位爷爷。

“快吃吧,亮亮!”我被爷爷的话语打断,这才睁开双眼,用筷子夹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来。“嘉兴肉粽,飘香万家”,一点不假,我吃的就是嘉兴肉粽。

“小娃儿穿绿衣,系上一根绿丝条。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特产粽子了!粽子可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的好东西呀!让我来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被别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为了大鱼不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给大鱼吃。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个包粽子能手,她会包许多种粽子,有猪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枣粽等等一些各种各样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节的时候,她就会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给亲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我刚来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把包粽子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猪肉,已经煮过的粽叶。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张粽叶,把它折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层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说:“这样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开。最后用粽绳紧紧的系上,就这样,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开始包了,看着外婆轻轻松松地包了许多个,可是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叶给包碎了,就是把米给漏出来了,好不容易包好一个,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较,简直是天差地别!外婆劝我别灰心,她说只要认真去学一定会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我想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和外婆包的一样好!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虽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会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的屈原大夫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后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会自发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节,妈妈也买来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种,有蛋黄味、有肉味……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红枣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纯糯米做的,形状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个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绑在粽子外层的线,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叶一层一层剥掉。一个金黄色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软软的,带有竹叶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尽,老百姓全力打捞他的尸体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一只粽子就被我消灭了。

我吃完后想:粽子这么好吃,希望在遥远的未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失传。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小学生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今年是第一个把端午节列入法定节假日的一年。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起源的,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终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出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间》、《九歌》等不巧的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京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着大石块自投汩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听说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放入江中。听说让鱼虾吃饱就不会吃屈大夫的身体了,百姓们也投了许多食物。一位医师倒下了一坛雄黄酒,说是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蛟龙吃掉饭团,人们就用棕叶包起来,发展成棕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在很多节日里,它们都有很多传说故事,同样也很有趣!

端午节的来历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屈原的故事。趁着爸爸放假的时间,我缠着爸爸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爸爸的兴致看来很高,他把握抱在腿上,搂着我,慢慢地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听爸爸讲完故事,我对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有了很清晰的印象。今天,我要好好享受这美味的粽子,看看电视里划龙舟的热闹场面,好开心哦!

作者:陈宁。

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馥馥艾叶香气袭上心头,千年前那朵浪花将整个华夏山川染成了青绿色.

——题记。

临近端午,奶奶早早地将片片艾叶挂在门头前,我愣了愣,才知道原来是他来了,眼色不禁黯淡了下来,奶奶察觉到了我的变化,笑了笑,轻声说:“怎么了?什么时候这么在意这个节日?”我恍若初醒,抬起头说道:“没......”简简单单地回应,表情淡然,而心中却点起阵阵涟漪,欷歔惆怅,若有若失。

我知道,我联想到了他,尽管光阴荏苒,但你那纵身汨罗江的身姿却永不消逝。屈原呐!因为你心中有国,所以你不愿蒙受世俗的尘埃,以死明志;因为你心有有民,所以你悲愤交加,创作出令世人慨叹的《离骚》!

在我不认识你之前,我眼前一片黑暗,在听到那句“路漫漫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犹如为我敞开了大门,翻开尘朴的书籍,引我而去。

我大吃一惊,那个“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诗人、大忠臣,真可谓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朝廷乌烟瘴气,而他却“出淤泥而不染”自比孤傲的鸷鸟!你明明可以学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而你却以身殉国,以死明志,使我们只能略悉你的文采,引来了多少年间的无声欷歔......不过,就是如此,我们才能体会你的坚定执着,体会到你饱含血泪的悲伤怨愤之歌!

香草零落,美人迟暮,到底是谁支撑着你?你又到底是为了谁“哀民生之多艰”?山河破碎,乘风破浪,纵横驰骋,为谁指路?前方是波涛汹涌的汨罗江,身后是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直!世人皆浊唯他独清,世人皆醉唯他独醒!

啊!我还在犹豫什么?诗人为我指路,我要心无旁骛地走下去,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看海棠,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这个时候,听到孩子们唱起这首童歌,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初五就是端午节,在端午节这天家家都很开心。当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不管是谁在这天都很开心。

在端午节前一天,人们都会去买新鲜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咸鸭蛋来包粽子。

在端午节当天男人们在湖边看赛龙舟,女人们在家里包粽子,孩子们就在外面玩耍。

说起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当天必须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也是需要技巧的,拿起粽叶在锅中煮五分钟,把糯米,红豆,枣……洗干净。开始包粽子了!先拿起两片粽叶一大一小叠在一起,从粽叶三分之一的地方折成一个小三角,然后放一勺糯米一颗红枣一勺糯米,按着把上面的粽叶盖下来,按这个形状一直包裹,最后用绳子紧紧地绑好,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中煮熟,在煮的时候粽叶的香味足够飘三里呢!

赛龙舟的人们,都坐在龙舟上,一个个都做好了准备,只要一声令下就向前冲。开始了,一个个龙舟就如脱了僵的野马向前冲,一个接着一个。观众们也在旁边为他们加油打气。每一个选手都用尽了吃奶的力向前划,没过多久就有一些龙舟因为没了力气而落后了一些。最后还有两只龙舟在向前冲,不分上下,就在最后一刻一只龙舟向前冲了冲,获得了冠军。岸上的观众都欢呼了起来。

晚上,家家都在家里洗艾草澡,用来给身体消消毒。

端午从快乐的一天里过去了,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小学生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连一条小鱼都没有钓上来,后来,爸爸钓上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罗非鱼,其他人也一条一条的钓上来鱼了,我心里正着急,突然,我的鱼漂往下猛地一沉,我迅速抬竿,再一扬竿,一条大罗非鱼的头被拉出了水面,我没有停下提竿的动作,因为我知道,只要鱼被拉离了水面,就没有力气挣扎了,终于,鱼的大半个身子都被拉出了水面,只剩下鱼尾在水里摇动,我终于成功的把这条大鱼拉了上来,爸爸用取钩器取了好久,才把鱼钩从鱼嘴中取出来。后来,我和哥哥又钓起来三条大罗非鱼,可是都没有我的那条大。所有人都留在我们钓起大鱼的地方继续钓鱼,我却去了另外一个钓点,大约过了十分钟,我就钓起来了四条鱼,其中还有一次钓了两条鱼上来,可惜,其中一条鱼在“飞行”的时候跑了,还有一条大鲤鱼,因外拉断线跑掉了。

午饭后,太阳光非常强烈,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在阳光下钓鱼,终于要回家了,可是又出了事故,经过几个钓鱼人装鱼的脸盆,我动了一下里面的一条大鱼,那条大鱼跳了起来,把水溅了我一身,鱼也跳到了地上,全身湿透的我只好先换了衣服,才离开。

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钓上来一条超过两公斤的大鱼。

小学生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我国四大传统之一,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多种多样,但是,最能让人们接受的还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见楚国这么腐败,便于五月初五那天自投汩罗江中,屈原投江后,被许多的蛟龙所困住,乡亲知道后,纷纷把许多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蛟龙。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我们江浙一带过端午的方法多种多样。端午那天,人们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豆沙馅的,有肉馅的,还有蜜枣馅的……各种口味都有。

这一天,人们还会把雄黄酒放入瓶里。夏天,当人们被什么不知名的虫子或无毒咬到时,只要涂一些雄黄酒就可以消肿。一些乡下人家,还会在墙角阴沟里喷洒一些,可以防毒。

这天,人们还要把艾草挂在门上,还把菖蒲做成宝剑的形状,和艾草一起挂着,可以赈灾辟邪,保佑安宁。除此之外,妇女还要戴花挂香袋,表示将来会有婆家。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节目,选手们喊着号子,整齐划着,双臂有力的挥动着,擂鼓的那个人高声喊着;“加油!加油!”家乡的端午节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节日,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我喜爱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以往的端午节,我们一家四口都去外婆家过,那热闹的气氛、浓浓的端午节味儿,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中,端午那天,外婆一见到我们,像小孩那般乐开了花,忙着拿黄瓜、黄金瓜、麻花塞进我们手中。

既然是端午,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外婆包粽子了。桌上放着粽叶、糯米、红豆、红枣、五花肉,还有扎粽子的线。外婆麻利地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握成锥形,然后,放些糯米,再放红枣,(是红枣粽嘛),放上两颗或三颗红枣,用手把糯米压实,再把粽叶对折过来包个严实,用线捆结实、捆紧。看着外婆熟练地包着一个又一个粽子,我也忍不住了,试着去学,两片棕叶拿在手,无论怎么折都没有外婆折得好,糯米不是放太多,就是放太少,最后包起来一点样子都没有。可谁会在乎我包得好不好呢,外婆看见了还一直夸我。

阵阵粽子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子,仔细闻闻还夹杂着红豆、红枣、五花肉的香味……。

正沉浸在对以往端午节的回忆里,妈妈的手机响了。我竖起耳朵,果然是外婆打来的,心里不禁美滋滋的,等下就可以去外婆家啰。然而,耳边传来了妈妈的话:“老妈,今年端午在家过了,斌的家庭作业很多,还要复习,星期一要月考。”我听了,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下脑袋,闷闷不乐地继续埋头做作业。

窗外飘来阵阵粽子的清香,邻居家在烧粽子过端午了。

傍晚,妈妈催促还在做作业的我:“先吃饭吧,等会吃完饭再做,抓紧点,还得复习一下,准备明天的月考。”

不经意地,那端午的味儿在悄然间淡去。我记忆中的端午还会回来吗?

br/>。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咚,咚,咚咚咚……”

一阵鼓声伴着下课铃声传出。“外面有人划龙舟!”不知谁先喊起的,一批爱凑热闹的同学们朝门外涌去。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一个个趴在栏杆旁,凑热闹。

弯曲的河流,一丛绿草边缘,“哗”地窜出一个龙头。黄色的鹿角,橙色的狮子头,在河水的衬托下显得十分耀眼。

一根手指指向草丛,一个尖细的声音传出:“看看看!龙舟在那儿呢!”不一会儿,一条条长长的,五彩缤纷的龙身缓缓出现,水中划出一道道明显的波纹。“咚,咚。咚,咚”,鼓声越来越响,鼓手越敲越起劲。“加油!”打头的中年人大喊,水手们有力地划着。

“哗啦,哗啦。”

几十把木桨划过水面,激起一波透澈的水花。木桨前后划动着,水手们不时给自己鼓气:“嘿咻!嘿咻!”“加油哦!”

边上,几十人同学的脸上洋溢着笑,还不时地双手击掌。呵,他们居然也容入了“龙舟现场”。

后面两栋楼的走廊边,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高个子、矮个子的同学,倚在墙角,正在欣赏端午前的景致。也有一根根手指跃过栏杆,指向那条耀眼、闪亮的龙舟。

鼓手双手紧抓木棒,有力地敲着大鼓。“咚,咚”,木棒不时地在空中划过一条完美的“抛物线”。

端午节,你可曾回家和亲人共度端午?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每到端午节,我们去药店里可以买到各种形状的香囊,也能自己动手做。听奶奶说把香囊挂在身上可以驱虫防病,还有很多人在自己家门口挂上一束艾草,据说这样也可以驱除蚊蝇、消除病毒。

端午节还有个故事。楚国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五月初五那天,他因受冤屈跳入汨罗江。百姓们为了让鱼虾不要来吃他,在江上边划船边扔大米。为了防止大米被鱼虾吃掉,就把大米包进粽叶里,于是吃粽子、赛龙舟就成为了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会举办龙舟赛,鼓声喧天,热闹非凡。

去年端午节的那天,奶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餐桌上摆满了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红枣、酱肉。想到美味扑鼻的粽子,我卷起袖子洗干净手,兴致勃勃地拉上奶奶开始包粽子。奶奶包粽子很专业,我还没看清楚步骤,她已经包完一个了。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锥子形状,再把糯米填进锥子里直到铺平,夹一块肥瘦适宜的酱肉嵌进糯米里,最后再把粽叶包起来用棉绳扎成三角就大功告成了。包粽子可比吃粽子难多了,我手忙脚乱地包完第一个,抬头一看奶奶已经包完好几个了。奶奶鼓励我说:“你已经很棒了,你爸爸都不一定有你包得好看呢!”我听完,心里其实还挺得意的。

包完最后一片粽叶,糯米和酱肉也刚好用完,奶奶把所有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慢慢的香味开始冒出来,我眼巴巴地望着蒸锅,等待美味的粽子出炉。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它不仅让我享用了美食,更体会了劳动的价值。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包蛋黄肉粽。

先要准备材料,糯米、咸鸭蛋、棕叶,棕榈绳。我把一大盆糯米到上老抽,这老抽一倒入糯米时,没有异象,都迅速流到下面去了,可是一搅拌,整盆米都变成深红色的了,恰似用红水渲染上去,糯米也象一堆碎石子。

我低着头,身体挺直,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打咸鸭蛋,因为只用到咸蛋黄,妈妈让我做的工作就是帮她把蛋清与蛋黄分离出来。妈妈先是示范给我看,妈妈说,把蛋打在分离勺子里,蛋清就会从孔中流出,留下蛋黄。

我把手握紧,发泄心中的紧张情绪。我用两指拿着鸭蛋,在碗边重重一敲,迅速把鸭蛋移到勺子上,指甲插进蛋壳,用力往两边一掰,蛋壳分成两半,蛋掉在勺子上,蛋清流了下去,蛋黄留在勺子中间。此刻,我背上一堆冷汗,那边妈妈却不慌不忙地在搅拌糯见她用勺子往前一顶,再用勺子将边缘的米卷到中间来又一顶,一推,米简直像摇晃的水,荡来荡去。

米拌好了,蛋也打好了,现在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拿起两片在棕叶,这叶子的叶茎最多有半米长,苍翠欲滴,妈妈把两片叶子又叠起来,再卷成一个三角碗状,往里面倒上一勺米,用勺子整平,然后放入蛋黄,用米盖住,再拿起一大块肉放在米上,小的部分肉朝关,大的朝后,用米盖住,把棕叶从后往前折上去,用棕榈绳子系紧,然后泡进水里,瞧见她熟练的动作,应该是个包粽子的老手吧。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我喜欢许多传统节日,例如红红火火的春节,热闹非凡的元宵,登高赏菊的重阳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记得端午节那天,清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正要出门,却被妈妈拦住了,她从架子上拿下一个圆乎乎的、像鼓着腮帮子的癞蛤蟆一样的东西,她说:“这是香囊,据说戴上它能辟邪哦!”我凑近一闻,一股熏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连忙戴上它,心想:我能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啦!

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边吃饭,边聊天。妈妈告诉我:“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妈妈说完,就夹起一个粽子,让我咬了一大口,那粽子的清香在我的身体里汩汩流淌,真美味啊!

我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回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因为他的国家灭亡了,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打败,但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就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一位渔夫见了很是感动,就把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说是不想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大夫的尸体。后来,就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听完,我终于体会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万般无奈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濠河边看龙舟比赛。爷爷说:“古时候,划龙舟是为了捞到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变成了赛龙舟的习俗。”这么说着,迎面驶来一条真龙般的龙舟,它虽然宽大约只有一米,可长却有十多米。一些人在后面击鼓,那声音如雷轰鸣、震耳欲聋,一些人在前面划船,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了,可还在拼命向前划,真精彩啊!

回到家后,我突然想到:屈原之所以被人们牢记在心,是因为他对祖国贡献很大。我也只有现在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才能报效祖国。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端午节五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在安铺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乡的人们都举行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

有一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和我到九洲江边观看人们赛龙舟。到那里观看赛龙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处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呀!江上大桥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旧桥上的人却很少,而且有警察守着。这是因为旧桥比较小,而且有些栏杆也不见了,还有些桥墩也断了。因为人比较多,我和爸爸妈妈花了很长时间才挤到前面去。

赛龙舟开始了,有黄队和蓝队还有红队,龙舟是长长的,可以坐很多人。随着一声哨响,运动员一起划桨,隆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飞去。这时,两岸的观众大叫起来“加油!加油”。这时鼓声越来越大,运动员越划越起劲,各支队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互相追赶。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比赛终于结束了,结果是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

我们随着人流离开了江边。这时街灯已亮了,我越想越觉得龙舟比赛很好看。

我爱我家乡的龙舟比赛,更爱我的家乡。

“妈妈,我想吃粽子了。”“好呀!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要自己包粽子。”妈妈神秘地说道。“嗯,好吧!”

首先,准备粽叶(箬叶),我们要认真挑选大小合适的粽叶,这个步骤很重要,关系到包的粽子是否漂亮。挑好的粽叶放水里清洗干净,放盆里备用。接下来,就得准备糯米了。妈妈说包粽子的糯米洗干净后要泡上40分钟左右,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和妈妈准备了各种口味的粽馅,有甜的、有咸的。

很快,我们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拿两张大小差不多的粽叶,把它卷成封闭的三角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粽叶里,同时放入喜欢的馅,最后用线紧紧的捆起来,这样,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包好啦!

我和妈妈一起包了二十多个粽子,有不同的口味:肉、蛋黄、豆沙、红枣……包完以后,我们把炉子烧热,把里面的灰烧得烫烫的,再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去。这样做法能蒸出“碱”味来,所以我妈妈老家那里的人把这种粽子叫作“灰汤粽”。

灰汤粽蒸好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肉粽,还没到嘴边,我的口腔就被“它”的蒸气给烫到了。等“它”凉了,我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恐怕连神仙都吃不到呢!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我经历了许多传统节日,而让端午节我十分难忘。

端午节这天,我正兴致勃勃地打电脑游戏时,我猛地闻到一阵香气。顷刻间,我的灵魂被这“香气迷魂阵”给“勾”走了。我顿时没有心思打游戏了,便无奈地走到厨房。只见婆婆正拿着粽叶包粽子。那香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走到婆婆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着婆婆,双手抓着婆婆的衣袖,一副“可怜样”从我脸上溢出了。婆婆“抵挡”不住我的“可怜迷魂术”,便无奈地笑笑,说:“好的,你想吃对不?可我没把粽子包完,你要帮我。”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包!谁怕谁呀!我挽起衣袖,做出一种要大干一场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包了。过了一会儿,五六个粽子就包好了!婆婆说:“你这孩子呀,手艺进步了呀!”婆婆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开始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我可不想听婆婆的唠叨呢,便一边说:“粽子好了叫我!”,一边“逃之夭夭”了。

我坐在电脑边,不禁发出八千万分贝的尖叫。原来我到楼下时没有把电脑游戏关掉,让对手赢了!“啊!老天!我招惹你了吗?为啥这样对我?为啥呀!……”啊!天花板都快被我揭开了!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叶香满堂。终于,期盼已久的端午节到了。

今天外婆早早地就去了菜市场,买了一些肉、糯米、粽子和咸蛋黄,她叫来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外婆和妈妈很快就一人包好了一只粽子,而我怎么也包不好。外婆看见了,耐心地说:“先把两张粽叶叠起来,折成漏斗,放一些糯米,接着往上面放进一大块肉,然后再放一颗熟的咸蛋黄,上面再铺一层糯米,最后用粽叶把它裹起来,用绳子捆紧,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外婆把粽子倒进锅里去煮,一个小时过去了,锅里飘出一股粽叶地清香,馋的我口水都快下来了,又等了一个小时,香喷喷地粽子终于出锅了。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糯,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饭,我们看起了电视,刚好转播赛龙舟,一共有四条赛道,只要最快划完两千米就能拿到冠军。坐在龙舟最前面地是鼓手,中间是桨手,最后面的是舵手。鼓手是这个龙舟的总指挥,他每击一次鼓,桨手就一起用力地划一下。比赛开始了,1号和4号龙舟一下子就冲了出去,2号和3号龙舟紧随其后,在锣鼓声和岸边的加油声中快速前进。只剩50米时,1号突然加速冲刺,终于拿到了龙舟赛的冠军。

我觉得端午节真是有意思啊。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_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吃粽子了,天姿,吃粽子了。”妈妈在餐厅大声地喊我,我连忙关掉电脑游戏跑过去。

只见粽子像舞蹈演员一样,排成一圈一圈的;粽叶被包得棱角分明,仔细看,有的像伸出腿脚跳舞的小朋友,有的像拉开架势准备攻打别人的斗士,还有一个被粽叶包的圆圆的,像一个胖乎乎小女孩。

我拿了一个紫薯馅的,慢慢地解开粽叶上的细线,一层一层地揭粽叶,脱了衣服的粽子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冒着热气,飘着粽香。我“呼——”使劲往粽子上吹了一口气,希望它凉的快点。然后顾不上它是否凉了,就用牙齿咬了一点,“啧啧,真好吃。”我边吃边说。接着又朝着它吹了一口气,然后咬了一大口,“哇!紫色的,妈妈快看,紫薯,真甜!”我边吃边说。

妈妈剥着粽叶对我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我看着妈妈,嘴里嚼着粽子说:“昨天才从电脑里看了屈原的故事。”妈妈轻轻地“哦”了一声。

我又问妈妈:“妈妈,屈原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把粽叶放在桌子上说:“应该是真的吧!史书上有记载,还有我学过屈原的《离骚》这首诗。是节选的段落,那首诗很长的。”

妈妈还给我讲了她小时候怎么过端午节故事。吃着粽子听着端午节的故事,真是快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农历五月初五早晨,我们一大家子人兴致勃勃地赶往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就看到奶奶已经铺开了包粽子的场面,我便快速地加入了。

包好了粽子,爷爷拿出毛笔蘸上雄黄酒,在我和弟弟的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在我俩的手指和脚趾之间涂上雄黄酒。闻着灶上飘出的粽子香味,奶奶端出“五黄”和几个小菜,我们便开吃啦!

我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很喜欢吃味道可口的粽子,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放学回到家,就闻到了从厨房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妈妈煮的粽子发出的清香,因为端午节到了。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祖国各地的人们在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一点却是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做的,那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据说,这样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以前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而今年却有了一次大的改变,那就是这些传统节日都会放假。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能够有休息的日子当然是最开心的了。可是爸爸却不这样的认为。他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因为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然而,就是一个这样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节日,却有别的国家来争。他们想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这怎么可以呢?这是我们中国的,所以不可以让别的国家进行注册。这才有了每年的放假。

听了爸爸的话,什么叫传统,什么叫国家,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认识。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气中弥漫这糯米和艾叶的香气,清香宁神,层层的雾气掩映着热闹的气息。

犹记几千年前,那位诗人抱石投入了汨罗江,人们纷纷划船寻找,龙舟,粽香在节日里传承下来。今天的端午是否还似当年那样,龙舟驰骋,糯米粽香。

是否还记得,那一年手包粽叶,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绕成一个又一个喜人的粽子,蒸笼的青烟弥漫,江南小镇的细雨朦胧,谁手持艾叶,一曲离散,吹尽了断桥的哀愁,喝尽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黄酒。

说到端午,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五色线,小小的丝线在手腕脚腕上绕来绕去,绕成一个个五彩的结,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说法也在其中流传下来,下雨天时拿下来顺着河水流走,总少不了雨天的诗意。

我还记得家乡的端午节必须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叶包裹着的糯米,层层的香气萦绕在鼻翼之间,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生怕是破坏了粽子的形状,糯米的软糯香气与粽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无穷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许还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为,这香囊里有着朱砂,雄黄和香药,外包丝布不仅样子玲珑夺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驱瘟之意,在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极。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亲手才能体会到端午的乐趣。粽香、五色线、艾叶、赛龙舟。这本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如今却能见的几个又有谁人能知,连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各色粽子争奇斗艳,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那种手包粽子的欢乐,民俗在渐渐淡去,哪个才是我们想要的节日。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许多多,比如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时,我可以吃粽子,大人们则可以包粽子、赛龙舟等。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去寻求妈妈的帮助。妈妈听完告诉我:“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而投江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小鱼、小虾去吃屈原的尸体,就从家里拿来米饭和鸡蛋投入江中,这样,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从此,人们就把屈原自尽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我听着听着入了迷,又夹了一块粽子送到了嘴里。过了几分钟后,我又向妈妈要了一个粽子,撒了白糖继续享受粽子的美味。

端午节这一天,我不仅吃到了可口的粽子,还知道了许多知识。我爱端午节!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可真不容易啊!

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张耒的《和端午》,因为今天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一大早起来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妈妈叫醒了,妈妈把蒿叶扎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里面放进糯米、绿豆、葡萄干,然后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个有着风度的绿战士就出现在眼前。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了起来,可包出来的粽子,总有一个“将军肚“。经过妈妈的巧手改扮,小粽子们总算减了肥。

当然,端午节是绝对少不了喝雄黄酒的。我们村子每一个老少爷们都放开了喝,平时讨厌他们喝酒的那些姑娘们,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连小孩看着也都嘴馋。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们都给自己的孩子讲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丰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在我们村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不禁又朗诵起这首诗,深感端午节这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