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课件大全(18篇)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课件大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文体和语言特点,使我们的写作更具有风格和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动力。

六年级数学课件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而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特点:定滑轮会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而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只能省力。

六年级数学课件

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位置(一)新授课新授。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量的除法比较关系。

1、谈话导入。

今年杨老师35岁,黄文祈12岁,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我们的年龄关系?

六(1)班有男生4人,女生4人,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年龄关系?

(根据回答板书)。

2、旧知导入。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b、9元2千克。c、12元3千克。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它们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老师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用35÷12,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老师与同学年龄的比是35:12.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用比的形成来表示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师举反例:小明有10元钱,花了2元钱,还剩几元钱?这道题怎样列式,10-2=8(元)可以写成10:2吗?(不能,因为两个量是相减的关系,不是相除的关系。)。

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学生自学,总结,同学们想想怎样求比值?进行求比值练习。

强调:7÷2可以说成什么?2÷7可以说成什么?它们一样吗?

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1、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填表格)。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五、应用知识做练习。

(1)求比值。

105:351.2:2。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17:84:1102:113。

(3)选择题。

买4支钢笔用12元,钢笔总价和总量的比是()。

a、4:12b、12:4c、

(4)判断。

小明今年10岁,他的爸爸今年37岁,父亲和儿子的年龄的比是10:37.()。

一项工程,甲独做7天完成,乙独做9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7:9.()。

大圆半径是4厘米,小圆半径是1厘米,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的比4.()。

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习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二、学情分析:

我跟班上来的,对我班学生也比较了解,我班有47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

学具准备:

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羊吃草的故事(猜谜)。

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再猜两个字的水果名。

师: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

一、谈话导入。

1、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过圆形?

4、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动手尝试,认识圆的特征。

(一)、初步认识圆。

1、说了这么多圆,看了这么多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手头的的。(问题就只工具动手画一画。(学生动手画圆)。

2、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要停留在借助什么来画的,不要作过深的追问)。

3、比较:看看你所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交流: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用圆规画圆。

1、刚才有同学用圆规画出了一个圆,其他同学会画吗?请拿出准备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交流:谁来说说用圆规是怎样画圆的?或者说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圆规的使用方法。)。

要点:针尖要戳在纸上,另一只脚是笔,两脚随意叉开。

3、全班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我们把两脚叉开4厘米来画一个圆。(画好的同学拿出剪刀,把画的圆剪下来。)。

(三)、圆各部分名称。

1、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例2的一段话认真地读一读。

2、反馈交流:你知道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圆心、半径、直径,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圆上将个部分标一标、画一画。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出示3个圆,分别判断,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圆心、半径、直径的关系。

1、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地查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研究研究?大家手头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大家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另外,我还有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自备本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小组活动。

2、反馈交流:

要点: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3)、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r=2/d;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这些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

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学生可以自由说。

3、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自由填表,反馈交流。

三、应用拓展。

完成“练一练”第2题。

(1)、读题,说说是怎样理解题意的。(注意说清直径是5厘米,圆规两脚叉开即半径应该是2.5厘米)。

(2)、学生画一画,反馈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圆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刚才的画面(课件再次显示)。

这不就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圆周率得出的过程。

3、会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重难点:

体验圆周率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尺子、绳子,每个同学准备直径是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圆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用心感悟,理解概念。

a)要求兔八哥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b)要求鸭小弟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c)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d)指出你手上的圆的周长。

三、动手操作,体验过程。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任意两个圆的周长并完成表格。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3、提出猜想。

你觉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观察手上三个圆,说说你的想法。

跟直径、半径有关。那你觉得有什么关系呢?

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

5、汇报展示。

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6、认识圆周率。

7、引导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c=d。

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两个圆先求出示一个知道直径的圆,利用公式完成练习。

2、判断题:

1)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就越大()。

2)圆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3)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3、解决开始跑步的问题。

4、计算我们人民币1元的外周长,不知道条件怎么办?先测量然后计算。

5、拓展。

五、温故知新,总结课堂。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今天,我们全家搭乘着高铁,满怀兴奋地来到了我国北方的滨海城市青岛。

青岛三面环海,海鲜自然也很多。我们到宾馆后就兴匆匆地坐着出租车出去品尝青岛的海鲜。海鲜是青岛美食的代表,服务员首先给我们上了一份辣炒蛤蜊,鲜啤酒配蛤蜊是青岛人必不可少的美味搭档。蛤蜊物美价廉,眼看着张着大嘴就上桌了,向我们展示它雪白的嫩肉。青岛的蛤蜊和杭州的不同,里面吃不出一粒沙子,让人可以放心的品尝且回味无穷。蛤蜊煮汤也很好吃,不光是蛤蜊,连汤都极鲜极美,上面漂浮的几根碧绿的小葱,让人看了就想痛快的喝上一大碗。

世界闻名的青岛啤酒可谓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去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地址就在青岛啤酒厂内。一进大门,就看见厂房楼顶上的储罐都做成了啤酒罐的样子,而大楼门前的喷泉自然也是超大号的啤酒瓶和酒杯,刹那间让人有仿佛到了小人国的错觉······参观完了啤酒的生产工艺和历史以后,我们就到了“啤酒一条街”。我们品尝了青岛鲜啤酒,爸爸赞许地说:“青岛鲜啤酒果然非常好喝,不虚此行!”

青岛是个很好玩的城市,当我登上了回家的高铁,眼睛盯着车窗外的站台,这几天去过的崂山、啤酒博物馆、极地海洋世界、美味的海鲜和美丽的大海一一在我脑海闪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再见了,青岛!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一阵风吹过,青岛的天更蓝了,青岛的海更清了。

这阵风是书香之风。这清清的书香气中涌满了奥运所蕴含的激情。作为一名青岛的`中学生,在假期中我大量阅读了一些有关奥运的书籍,如:《奥林匹克趣闻集锦》、《中国雅典奥运会金牌看点》、《圣火传递心中的爱》等等,这些书籍不仅大大的增加了我的知识量,让我了解了有关的奥运知识,还从中爱上了这些体育项目。

这阵风是奥运之风。让这暖暖的奥运风在青岛这片沃土上撒下希望的种子,茁壮地成长吧!本来我是一个不爱运动的女孩子,但是自从我了解了有关的奥运知识,面对即将迎来的北京奥运会,特别是帆船比赛将在帆船之都青岛举行,激动的心情就在我的心中萌芽了。我开始注意奥运,开始喜爱这些体育项目了!我变得更加活泼,我的课余时间也变得更加丰富!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跳远……这些体育活动一直陪伴着我,充实着我的生活。“1,2,3……”听,我们又开始踢毽子比赛了。该我上场了,“1,2,3……”队友和对手们都热心的帮我数了起来。我起劲地踢着,毽子踢高了,我就慢点儿踢,毽子踢低了,我就快点儿踢。就这样,不知不觉队友们都数到了80,81,82……。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很累了,但我的那颗炽热的心并没有累。虽然我并没有打破过去120次的记录,但也锻炼了我的这颗心!这也许就是奥运带给我的一种体验吧!举办奥运会不仅增加了青岛的形象,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美,更是借机让青岛打出品牌,所以作为青岛的一分子,更应该做好我们本身的责任,加强学习奥运知识。

就让这阵风永远停留在我们心中,让书香沾满青岛的每一棵草,让奥运在青岛的每一个人心中萌芽!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在一条条诱人的马路两旁,便是青岛那密密麻麻的、式样奇特的房屋了。在这里德国人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最明显的恐怕就要算是这些耸立在马路两旁的“人”字顶的楼房了。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着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岛”。

记得在我们踏上归程的那一天,在青岛登记口旁,我快活得像一只小鸟。是呀!马上就要回家了。我猛地朝窗口望去,目送着这座渐渐远去的海滨之城。在飞机上经过一天的颠荡,我们终于到了家,出站走了不远,前门的广告牌就跃入眼帘,四个巨大的字--“青岛啤洒”被鲜艳的底画托着,使人感到那么亲切!顿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青岛,仿佛又走在那曲折的小巷里,又站在那戈壁式的房檐下,又汇入了那海潮般的人流……。

点评:这是一篇游记,但似乎写景的内容很简略,大部分内容是在叙述石老人观光园的传说,好像有点详略不当了,而在描写作者准备回家时却又表现得那么快活,好像家更吸引小作者啊,所以我们还需注意词语的准确表达。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暑假期间,我们全家同表哥洋洋还有姨奶一起去青岛游玩。

坐了一夜火车终于到了青岛,下了火车,我们跟随旅行社的大巴游览了栈桥、小青岛、信号山、五四广场等景点,导游说为了安全,不让我们下海,真失望啊!不过,吃过晚饭,我们自己来到了海边浴场,我和表哥脱下衣服,穿个小裤衩,迫不及待、毫不畏惧地迎着浪花冲进了海里,啊!好爽啊!海浪拍打着双腿,就像妈妈在抚摸着我的脚一样温柔。浪退了,回头看看表哥,他正在沙滩边堆城堡,为了防止海浪,他又在前面造了个防浪堤,可他还不放心,又在防浪堤前面建了个防浪沟,“这下好了!”表哥刚松了一口气。“叶峻峤!快来帮忙啊!来了,海浪来了!”话音刚落,海浪就将刚刚堆起的城堡夷为平地了,我们走回岸边,准备重新再来。“咦?哪来的空椰子?”我捡起一个空椰子问。“扔掉呗!”表哥说着,就把椰子使劲抛向了海里,可不出10秒钟,椰子就被浪花卷了回来。“好你个椰子!”表哥站起来,又使劲一抛,竟然又回来了!刚刚那股堆城堡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每冲回来一次,他就再使劲扔一次,“哎!好羡慕椰子能冲浪啊!”表哥叹了口气。突然,我们突发奇想:海浪的威力这么大,我们把椰子埋起来,海浪能把它冲出来吗?于是,我们立刻用手刨坑,等到够深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椰子放进去,再培上沙,ok了!“嘭嘭嘭!”一个浪打来,椰子一下子就浮了出来,“哇!好厉害!”我们一齐欢呼起来。干脆我们一屁股坐在水里,半躺着,看海浪能不能把我们冲走,浪来了,我们一下就被冲的坐起来向前顷,太好玩了。

夜深了,该回宾馆休息了,我们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点评:这篇叙事作文本文写出了真情实感,很充分、很具体,另外,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写法,很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使学生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一、提问:

问:我们在学习可能性的知识时,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你们能举例说说吗?

我们还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二、完成第25题。

读题,理解题意。

可演示主持人两次抽奖的过程,使学生明白:

第(1)题用4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表示4种不同颜色的座位票,演示从中抽出一种颜色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每个同学获得开心奖的可能性。

第(2)题用10张红色彩纸表示10张红色座位票,按1~10编号后,演示从中抽出一个编号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拿红色票的同学获得幸运奖的可能性。

三、完成第26题。

出示题目,读题。

问:要使落下后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3,必须有几个面涂上红色?有几种涂的方法?

要使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5/6,必须有几个面写上2字?有几种写法?

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

符合要求的涂色或写数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第(1)题必须有2个面涂成红色,第(2)题必须有5个面写2。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盼望着,盼望着,愉快的暑假总算到了,爸爸,妈妈决议带我到青岛旅行,让我看看大海!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的胶洲湾畔,是国家级风光名胜区,是我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那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辉映出青岛美丽的身姿,具有典型欧式风景的修建,形成了中西合璧,欧亚风情的特征。赤礁、细浪、彩帆、金色沙滩构成青岛美丽的风光线。前史、宗教、风俗和节日庆典赋予青岛旅行丰厚的文明内在。

一到青岛,我和爸爸、妈妈兴奋地直奔大海而去,当咱们站在大海滨时,蓝蓝的大海和湛蓝的天空溶合在一起,水天一色,蔚为壮观。面对着大海,那惊涛骇浪的海面真像是一块蓝色的宝石,闪着诱人的光泽。当一阵海风吹来,海面上马上风起浪涌,真像是脱缰的野马在飞跃着,这种瞬息万变的现象真让我感叹万分!这一切好美!

我和爸爸,妈妈换好泳装奔向大海,一排大浪冲过来,把咱们的衣服都打湿了,我捡了一些贝壳和海带,就在沙滩上玩起了沙子,玩了一会,我就到大海里游水,海水还很凉,我趴在海水里别提多凉快了一个大浪打来,我被呛了一口海水,让我品尝了一下海水的滋味。那咸咸涩涩的滋味让我永久不能忘掉。我带着游水圈在宽广的大海里漫游,如同忘掉了时刻的存在。大人们也乐在其中,有的在波浪中,英勇搏击,自不量力地对抗着波浪;有的舒展身体,随浪漂流;还有的躺在金色的沙滩上,无精打采地,别提多舒服了!

我爱青岛,爱她那幽雅特别的修建,碧波荡漾的大海,弯曲漫长的金色沙滩,生气勃勃的亚热带树木,平整洁净的柏油马路,使我领略到祖国河山的绚丽,青岛公民的勤劳才智。的这一夏,真的令我难忘!这次来到了大海的身边,让我对大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感触到了它的无量魅力!如果有时机,青岛,咱们再见!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期待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了,这次暑假出行我们选择的是青岛去看美丽的大海。

因为是暑假旅游旺季,海滩上黑压压的都是游人。妈妈说:“快看,前面就是大海啦!”“咦”,我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大海在哪呢?我怎么看到都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呢?”妈妈笑着说:“‘草地’后面就是大海呀!”原来那一片绿色的“草地”是海边的浒苔,绿油油的一片将海岸线的沙滩全部遮盖了。看着厚厚的浒苔,我手里的小铲子顿时不香了。爸爸看着我有点不开心,拉着我说:“这次青岛之行太划算了,又能看到草原还能游泳冲海浪,我们先去游泳吧!”不管这煞风景的浒苔,在大海的怀抱里被海浪冲击着一点点的被推回岸边的感觉确实太爽了,像踩在云端荡秋千。弟弟第一次看到大海,从一开始的`不敢下水,看着一个个海浪拍过来了,也开始兴奋的撒欢踩着水跑得很开心了。

第二站我们选的是海上第一仙山——崂山。爸爸为了满足我们挖沙子捡贝壳的愿望,让我们在崂山的沙滩疯玩了一天。这里的沙滩还没有被浒苔包围,金黄的沙滩又细又软。我们几个小朋友拎着小桶带着小铲子,捡贝壳、挖城堡、在海边的礁石里找小螃蟹。即使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也依然不亦乐乎,比起晒黑当然开心最重要!哈哈!

快乐的时光真是过的特别快,四天的旅行很快就要返程。可是我们都还意犹未尽,不舍离去。我喜欢崂山的美丽风景,喜欢青岛夜市的小海鲜,喜欢一直泡在沙滩上捡贝壳。

这次青岛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沙滩边的浒苔,我查了资料:浒苔不仅让游客烦恼还影响了海洋环境。希望青岛可以尽快找到原因并治理好它。让沙滩可以不再成为“草原”,而是真正的碧海蓝天金沙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去年暑假,我们一行人千里迢迢,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那是一座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的美丽山城,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海水浴场,有风景秀丽的崂山,还有精巧别致的红瓦绿树,真不愧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第一天,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游览了栈桥,石老人,五四广场和海底世界......青岛的海底世界真让我大开眼界,深深地被那里的景象惊呆了,海底的岩石上长满了千姿百态的珊瑚;各种各样的鱼类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拍照留恋,还看到了几位漂亮的大姐姐,穿着美人鱼的服装,在水里游来游去,姿态优美极了!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海滨浴场——金沙滩。青岛的海边美丽极了,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我首先看到的是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有的人在遮阳蓬下睡觉,有的人在海里游泳,有的人在吃烧烤......我们踩在细软的沙滩上,奔向那向往已久的大海。海平静时,像一位温顺的孩子,海面波光粼粼,似一面镜子。可海有时像一头愤怒的雄狮,怒吼着拍向岸边,撞击着岩石,气势雄伟而壮观。我们在海浪声中互相拍打嬉戏,一层层美丽的浪花,呼啸着向沙滩打来,一眨眼,它又逃了回去,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打闹着。这时,海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骏马奔跑着,跳跃着,时不时击出泡沫直冲岸上,那声音就连三蹦地裂来形容也不够用了,一排浪花正要退去,又一排巨浪所向披靡地向岸上冲来,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我们投入了大海的怀抱里,汹涌的海浪拍向我们,跌倒了,又爬起来,在海浪声中尽情地玩耍,绿海碧波留下了我们欢乐的笑声......

青岛,这个依山傍水的海滨城市,我依依不舍地对你说了声:“再见”!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暑假期间,我,爸爸和妈妈来到美丽的青岛旅游。

我们先到了青岛有名的栈桥,站在桥上,左右两边是无边无际的海水,望着那蔚蓝色的海水,我不禁兴奋地大叫起来。

在栈桥看海水很美,但最令我难忘的是金沙滩。我们赤着脚站在柔软的沙子上,仿佛是在做脚底按摩。望着那一望无边的大海,与天已融为一体,海天一色让我们心旷神怡。我迫不急待地要下海游泳,我和爸爸游得不亦乐乎。游得正高兴,突然一个浪涛拍打过来,呛得我鼻子直痒痒,我连忙爬上岸,海水可真是波涛汹涌啊。妈妈虽然没有下海游泳,但她给我们拍了许多照片作纪念。爸爸一会也上岸了,“咱们用沙子堆一个城堡吧?”妈妈兴致勃勃地提议道。“好主意!”说干就干,不一会,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堡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我又给城堡挖了个四通八达的地道,再建个水渠,海水也被引到城堡里了,“真有趣!”我高兴地喊道。不知不觉就傍晚了,海水开始退潮了,“走,我们捡贝壳去。”爸爸兴高采烈地说。只见这里的贝壳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看,我捡了一个大的!”我叫到,妈妈激动地说:“这个贝壳好漂亮啊!”不知不觉我们在金沙滩玩了一整天。

后来,我们还去了悠闲宁静的鲁迅公园,仿佛梦幻世界一样的八大关等地方。

青岛处处是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我喜欢这次青岛之行,更喜欢青岛美丽的金沙滩!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

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反思、总结。

小黑板。

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

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20=14(厘米)20=6(厘米)【错,要分的不是20厘米】。

《伴你成长》。

六年级青岛作文:青岛旅行

她说:“你不要小看这个亭子哦,它可比你大多了哦。在很久以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而这座亭子在战火中依然得以保存,是不是很有意义啊!”“哇!原来如此啊!”我若有所悟的说道。

接着,妈妈带我去来到金沙滩。放眼望去,金沙滩仿佛一地都是金子。我开心极了,心想:如果这些都是真金的话,那该多好啊。我会用它们盖一座希望小学,帮助没学上的小朋友们。此时,妈妈看到我愣在哪,拍拍我的头,奇怪的说:“怎么了?不去玩吗?”我向妈妈做了个鬼脸,快步向沙滩跑去。

一天的游玩很快就结束了,有意义的亭子,迷人的金沙滩,让我舍不得离开。青岛之旅,我漫漶期待的等待这第二天的到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