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大全(17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大全(17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需要通过总结来加深对语言运用规律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的鼓励广大同学德智体综合发展,全面评价每一位同学,特制定本办法。

总分100分,由德、智、体三部分组成。其中德育占20%,智育占70%,体育占10%。

智育:以考试的平均学分积为基准分,取70%,算作智育的最后分。(智育成绩:(单科成绩a×该科学分+单科成绩b×该科学分+单科成绩c×该科学分?)/学年总学分×70%;参加重修考试的同学其重修科目成绩按照重修前成绩计算)。

体育:一学年两学期成绩的平均分取10%,算作体育的最后分。

德育:德育考核主要从集体观念、品行表现、组织纪律、学习态度四个方面考察。以二十分为准,直接计入总分,德育分的标准是:

(一)集体观念(3.5分):热心组织、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积极为集体服务,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未交登记表及回执单者扣除0.5,未交实践报告者扣除0.5)。

(二)品行表现(3.5分):爱国爱校,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西安邮电学院校园文明公约》,爱护公物,有环保意识。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尊敬师长,举止得体,团结同学,勤俭节约,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三)组织纪律(3.5分):法纪观念强,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在周末晚点名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每迟到、早退1次扣除0.1分),不缺席(每无故缺席1次扣除0.5分);敢于同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作斗争。

(四)学习态度(3.5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热爱本专业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无迟到、早退或旷课现象(每迟到、早退1次扣除0.1分,每旷课1次扣除0.2分),遵守学习纪律,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与科研学术活动,勇于发明创造。

以上四项赋值时每项优秀为3.5分;良好为3分;一般为2分。如有扣分,扣至0分为止。

(五)德育附加分(最高限为6分,超过不加)。

1、学生干部(学生班主任)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者,加0-1分。学生党团主席(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书记助理、青协负责人)1分、副主席0.9,部长加0.8分,副部长0.7分,干事加0.5分;优秀部长、干事累加0.2分;党员工作站站长加1分,副站长0.8分,站务委员0.5分。各班班委加分可参考:班长1分,团支书0.8分,学委0.8分,其他班委0.5分、科技积极分子0.1分(任期不足一年者以半学期为单位计算)。

2、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者,加2分;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

优秀团干、暑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等校级优秀荣誉的加1分;获得院级荣誉称号者,加0.5分;获得校级优秀团支部称号,支部内各团员均加0.5分;获得校级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班内人员均加0.5分;军训优秀学员加1分。获得优秀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加0.5分。

3、科技发明、科技竞赛与学术活动加分。

获国家奖励:一等3分二等2.5分三等2分;。

获省级奖励:一等2分二等1.5分三等1分;。

获校级奖励:一等1分二等0.7分三等0.5分;。

在国家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者,加2分;在校级刊物(含军训快报)上发表文章(简讯报道除外)者加0.5分,在院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者加0.2分,校级、院级以及多篇文章可累加分,但是总分不得超过1分。

4、文体活动加分。

参加国家级文体比赛者:第一名3分,第二名2.5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5;。

参加省市级文体比赛者:第一名2分,第二名1.5分,第三名1分,第四名0.5;参加校级文体比赛者:第一名1分,第二名0.7分,第三名0.5分。包括校运动会、冬季越野赛、校合唱比赛、校新生辩论赛等。(校合唱比赛、广播体操参与者加0.1分)。

参加院级文体比赛者:第一名0.7分,第二名0.5分,第三名0.3分。包括院书画比赛、系足球、篮球赛等。

5、智育成绩较上一年度前进10名者,加1分。(按照班级排名计算)。

6、被评为“校级文明宿舍”,舍长加1分,舍员加0.7分;被评为“院级文明宿舍”,舍长加0.7分,舍员加0.5分。一般舍长加0.1分,宿舍卫生长期不好,不予加分。

7、在校期间做出突出贡献,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生加2分;在维护校园秩序和校园环境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成绩显著者,可酌情加1-2分。

注:2、3、4、5、6五项加分由班主任、辅导员根据规定凭有关部门提供的证明做出,同类奖励取最高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8、英语通过国家cet-4级425分(含425分)加1分,cet-6级425分(含425分)加2分(本项加分在各年度考评中均有效)。

9、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加1分,通过普通话考试加0.3。

10、参加义务劳动0.5分/人/次,参加活动、讲座加0.1分/人/次(此项以辅导员提供的名单为准)。

1、受留校察看处分者,扣15分。

2、受记过处分,扣10分。

3、受严重警告处分,扣7分。

4、受警告处分,扣5分。

5、受通报批评,扣3分。

6、宿舍卫生长期不好,扣5分。

7、周末晚点名不到扣0.5分/次。

8、检讨书扣0.5分/份(检讨内容与晚点名一致的不重复扣分)。

另说明:

1.课程性质为实践课的,期末成绩为优秀(90分)、良好(80分)、中等(70分)、合格(60分)、不及格(50分)。

2.运动会获团体荣誉的,团队中每一位成员按获奖等级加相应学分(比如,张三、李四、王五、赵六4人荣获4x100第三名,成员每人按校级三等奖加0.5分)。

3.个人加分不受职务数量限制,每一项职务都可加对应学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主要内容有: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自己最满意的习作与书画作品、日记,最典型的活动杰作(参加实践活动作品等),检测卷及其他荣誉。

2、即时性评价。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评价者在课堂上、活动时、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实施书面的或口头的评价,给学生以鼓舞、指导、调整。这一评价次数、时宜等因人而异,不求整齐划一。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思维的品质、创造性、独特性、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展示性评价。

展示性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一般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时机可以以各种板报、作品(业)展览、竞赛、评比等形式安排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也可以以期末检测为形式安排在学期末进行。

4、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性笔试。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既要进行书面检测,又要进行实践检测。每学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评价检测,学校在每学期中途进行一次调研性水平检测。

技能学科的水平性评价学校只进行阶段性的(一般每学年一次)水平性调研检测。

(1)形成性评价结果以“综合性、激励性的评语+等级”的形式呈现。其中学生平时各学科的作业的评价采用“双等级”制(一方面评价作业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书写等)+激励性批语进行,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个别性指导。

(2)展示性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等级制”(优、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评价结果采用等级的方法进行,不论是何性质的水平检测,均不要当众宣布学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学科学业水平综合等级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即在学期末素质发展报告书中,以任课教师寄语性的激励评价语言(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学科的等级评价的形式呈现(素质报告书中不公布分数)。

总之坚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团西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5、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关键表现提示等。

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绩;同伴赠言: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希望与祝愿;教师寄语:记录班主任或你最欣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评价;家长心声: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

1、本评价方案给每个学校以创造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本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体现校本特色。

2、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每月评价记载表来呈现。

3、学生综合素质月评价要按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依据年段具体行为目标达成情况,在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等意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记载完成,但每次评价结果必须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签字认可。

4、学生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由班主任依据月评情况,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给予客观评定。

5、学生综合性评语,在每学年即将结束时形成,其整理归纳活动,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和“家长心声”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并于下学年报到时反馈给班主任备案。

6、材料整理粘贴栏,可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实施。主要粘贴学习过程的记录材料和关键表现的材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仙槎桥镇第二完全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意见。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

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

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一)评价内容。

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依据。

2.学生互评。

3.家长评价。

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四)评价次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学期评价。即时评价一般随着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记入成长档案袋;学期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每学期评价一次。

(五)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

学期等级。每学年从5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一)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

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业成绩,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努力获取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

1、操行表现评价:

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能力、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等个人操行表现。

2、个性特长评价:

通过开展书画赛、体育运动会、六·一、元旦、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英语竞赛、作文展评等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记录。

3、学业成绩评价:

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主要以期末考试试卷测评成绩呈现。

期末检测内容:

语文:

考试试卷和学生语文素养。

数学:

考试试卷和平时测验。

英语:

考试试卷、英语会话和课文诵读。

科学:

考试试卷、实验操作、小制作。

品德与生活:

考试试卷和社会调查。

音乐:

歌曲演唱。

美术:

作画、剪纸、手工制作等。

体育:

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手册得分为依据。

1、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个等级。

2、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

3、各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学期结束,学校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其家长。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形式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由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两部分组成。

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知错就该,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说普通话,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机整理书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认真作好两操,能和别人合作,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不挑食,喜欢读有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少儿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护花草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

(二)、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经过学科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每科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由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评价。

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也要观众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不能截然分开,通常基础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和学习目标同步发展,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作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学科分阶段提出具体评价指标。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列出若干项行为表现作为评价指标。

目标体系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注意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根据不同发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以及班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主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进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在学科教学或各种教育活动中分层实施评价。创设情景、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会与内化。通过表现性任务、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分析、个人自评、同学、教师、家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要遵循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该学段、学年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作业、测验、栲栳市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

(1)、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2)、平时学习: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包括各种测查如识字、背诵、朗读、默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创造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口试、实际操作等性质评价形式。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除关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体现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还要重视加强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考查学科应通过平时观察、评语、记录、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习惯、兴趣、毅力、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学生表现的信息进行考查。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必须与基础发展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性质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性发展目标在学科中的体现,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

(1)、日常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活动观察:校内外活动观察,要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长表现: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摸、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

(2)、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信息等。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更典型、客观、真实,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史。

期中期末组织成长记录的交流展示。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终结性评价内容。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可,明确改进的方向。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

学生自评和互评: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行为写出自我评语;二是自己或同学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教师评价:一是由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评出分项等级,并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性评语,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二是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所制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及学科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达成及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并对学生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描述,写出激励性的评语。

家长评价:一是对自己子女的综合素质写出鉴定性评语;二是对自己子女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评出分项等级。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包括等级或评语。

评语包括:

1、家长评语。

2、教师、班主任评语。

等级包括:

1、分项等级。即根据评价内容所列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整体判断对两个方面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给予一个等级。

2、综合等级。即把分项等级和分主体等级综合,作为综合素质或学业水平的最后等级。以上等级均为四等,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待及)呈现。

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由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学科学业水平评价表,包括多主体评价和教师综合评语构成。将期末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报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习惯方面的情况。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的内容评价用文明星来命名,包括:文明之星、礼貌之星、诚信之星、安全之星、责任之星、团结之星、环保之星。

星级评价,核算成优等数量。

文明之星:(红色星)。

1、热爱祖,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主要成就。

2、遵守校纪校规,熟知并履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课间在指定地点文明游戏,不随意跑跳、不乱攀爬。不打闹。

4、校园内外讲文明,注意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恶意讽刺、侮辱人。

5、抵制不良诱惑,不涉足网吧等场所,不从事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

6、认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有团队意识,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礼仪之星:(紫色星)。

1、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注重仪表,不说脏话。

2、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3、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4、尊重残疾人,不欺侮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诚信之星(蓝色星)。

1、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话。

2、端正学习态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

3、为人正直,坚持正义,敢说真话,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安全之星:(黄色星)。

1、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谨记安全,不作危险的事;危机时刻安全自护。

2、留意安全隐患,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3、不藏匿、携带、使用危险物品。

责任之星:(橙色星)。

1、敬父母,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富有爱心,关心帮助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

3、做好值周工作,履行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环保之星:(绿色星)。

1、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2、不随意扔垃圾,并能做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团结之星:(粉色星)。

1、关心集体,响应号召,各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3、同学之间组织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合作完成,增进友谊。

说明:1、通过文明之星评选时间按标准进行评选,只要学生品行符合星的标准就可得哪种星,学生一个月可得多星。

2、学生品行评价表在班级网页中体现,每种星按规定的颜色体现在电子评价表中,学期末合算出星星总数,作为学生品行评价的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使评价过程成为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育过程。

(二)科学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建立合理、公正、透明、便于操作的工作程序,采取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使评价过程可信、评价结果可用。

(三)全面性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要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做到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基础性发展目标。

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按照《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附件1)执行。具体的评价标准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

综合素质评价应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与。教师要全程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开展评价,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使评价过程民主、真实、和谐;家长要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公正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

学生成长记录是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学校要引导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做好成长记录,如实反映学生在基础性发展目标上的各方面表现,其中应重点包含学习情况的记录,如选修课的修习及所获学分的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学校社团活动等基本信息。要特别鼓励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成长记录应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在收集成长记录材料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二)评价结果呈现。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的评定采用“合格”(记为h)、“尚需努力”(记为s)形式呈现。学生行为表现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基本要求,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具备一定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应评为“合格”。有严重违反《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基本要求,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可评为“尚需努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发展性原则。

组长:z(校长)。

副组长:z(副校长)。

成员:z(教育处主任)、z(教学处主任)、z(团委副书记)、z(年级组长)、z(年级组长)、z(年级组长)。

职责:负责领导和管理我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负责制订《阳贵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组长:z(副校长)。

副组长:z(教育处主任)、z(教学处主任)。

成员:z(团委副书记)、z(年级组长)z(年级组长)z(年级组长)。

职责: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负责实施《阳贵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工作,初步审订评价结果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

(三)、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每班各5名,名单略去):

说明:

1.组长为各班班主任;组员为在本班任课达一年以上的教师2名,学生干部2名。职责——负责对班级中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实施本班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与综合评定等工作。

2.班级评价小组在评价程序中,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的顺序进行,“同伴互评”过程中按班级进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分解成若干项“关键指标”,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详见附表)。

学生展示的实证材料、平时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尽可能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等情况,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完成评价小组评语。

各项指标按三级评分。凡比较符合标准者可得3分,基本符合标准者可得2分,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则得1分。

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合格和不合格。

指标均分达2分者,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指标均分不达2分者,则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等第,但要如实记载突出问题。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要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指标均分超过2分评定为b,2分评定为c,不达2分则评为d;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能提供明确证明材料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得a。

凡得a等第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a:研究性学习成绩突出,得到社会公认或权威部门认可;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1、你也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姑娘。你是我们班的财政部长,你干得很地道。老师同学都很满意。你严于律已,小小年纪就知道珍惜时间。你还是你母亲的好帮手,外表秀美的你,做起事来,没有一点娇娇女的味道。你关爱着几个成绩比你差的同学。这些都说明你父母很有教养!相信理想大学的门会为你而开的!

2、你是我们班上外表温柔美丽的女孩,不可避免地成为男生追求的对象。但你做到了自尊、自爱,把求爱信视为“竹影扫阶”,而我心“尘不动”。这是一个女孩最难做到的,而你却做到了。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孩!本学期你学习用功,各方面进步都很大。相信你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长大后才貌双全的你,将会更具魅力。你是幸福的,你还有爱你的母亲和父亲!你的进步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3、你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子,你各方面都不错。你到校的路途较远,父母又长期在外打工,你还是能自觉遵规守纪,真不容易!你有较强的自尊心,主动选择竞争目标,默默地争取进步。如果你的父母能给你一些关爱,也许更有利于你的学习!向班上优等生靠拢,对你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稍稍注意一下学习的方法即可。理想钟爱每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相信最终的你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4、你是一个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学生,同学们给你取名“美少女”,不仅仅是外表的美。是因为你的可爱而美美丽。你勤奋学习,乐于帮助别人,任劳任怨地为班集体服务,像一个懂事的大姐姐,小小年纪还学会了省吃俭用。所以你平日的一举手一投足更给人一种美感!你母亲真了不起!养育了有你这样优秀的女孩!相信你的父亲知道后会有所感动的!

5、你是我们班路程较远的学生,但你竟然做到了提前到校,你真了不起!学习中你不畏惧,勇敢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做到按时按质完成老师的作业。你总是默默地、自觉地维护教室的清洁卫生。你的父母都一直不在家,你却这么听话。你真像我们班上不知疲倦的燕子,你父母真该多抽空回来,好好奖励你才对!

6、你是一个懂事,有爱心的女孩。你从小就懂得父母挣钱的艰辛,你的作文《初一女生打工记》感动了同学也感动了老师。你严于律已,犯了一些很小的事,你就开始自责,你让那些没有自觉性的同学有愧色。更不简单的是你还让你的父母与你一起进步!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孩!像你这样的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的!老师将永远恭候你的佳音!

7、那天的语文课上,你这个害羞又出了名胆小的女孩,竟然张嘴就让同学们吃了一惊。原来你是那么的健谈!你们小组因你而自豪!你是一个勤奋的孩子,经常见你向别人请教,你的成绩也在不断进步。如果具有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相信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是幸福的!父母都很关心你!全班同学和老师也爱你!

9、你的智力因素是一流的,开学不久你就成了全年级的数学尖子。你的自尊心很强,这本来会助你成功的,可往往却事与愿违,恰恰因这而犯错。暑假建议你去钓钓鱼(经父母同意),让你暴烈的性格有所改变。老师可不忍心出了社会的你,处事还如此鲁莽!你要知道,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智力因素。相信克服了这一缺点的你,将是社会不可多得的人才!清华、北大的门为你开着,为什么还不“快快打点行装上路呢”!老师同学将试目以待!

10、你是我们班上最具天才因素的孩子,同时又是老师的“痛”。你小小年纪就很耿直,朋友较多,并且都是比你年级高的同学,为此给我添了不少的麻烦,因为许多学校是不容许随便窜门交友的。你最大的毛病是无法管住自己,不知道究竟自己该做什么?你自己也明白你为我添了多少麻烦!可那天你受了别班老师的委曲后,你说你想转学,照理应该高兴的我,心却异常沉重起来,我深知你那沉迷赌博的母亲是不会来管你的;更不要说你的父亲了。结果是你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弃儿!我可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一个天才被毁灭!看过初中综合素质评语大全的人还看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5、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关键表现提示等。

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绩;同伴赠言: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希望与祝愿;教师寄语:记录班主任或你最欣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评价;家长心声:记录家长的反馈意见。

1、本评价方案给每个学校以创造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本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体现校本特色。

2、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每月评价记载表来呈现。

3、学生综合素质月评价要按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体系》,依据年段具体行为目标达成情况,在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等意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记载完成,但每次评价结果必须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签字认可。

4、学生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由班主任依据月评情况,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给予客观评定。

5、学生综合性评语,在每学年即将结束时形成,其整理归纳活动,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和“家长心声”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并于下学年报到时反馈给班主任备案。

6、材料整理粘贴栏,可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实施。主要粘贴学习过程的记录材料和关键表现的材料。(举例参照附表)。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从教18年来,我不断摸索着自己的一套评价手段。特别是新一轮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我有幸成为一名课改老师,为我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因为这些年来主要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下面就把自己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不同的学生有着鲜明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削弱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加强评价的诊断和促进功能;消解学生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发展。教师要毫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让激励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成长,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比如:对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善于进行鼓励性表白;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过程方面的独特个性,教师要善于表示由衷的赞叹;对那些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表示真切的钦佩;尤其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即使是面对他们的“笨嘴拙舌”,教师也要细心地剖析其可能的积极态度和正确思维,鼓励其大胆表达,和其他学生一起倾听发言,真诚地陪同其进步,精心保护其每一个进步的足迹。

二、评价主体的互动性。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教师评学生”这种评价主体单一的评价模式,而应该加强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让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和学生自己等都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完整性和激励性,让学生在多维立体评价中看到成绩,了解不足,明确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尤其在中高年级,可开展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尝试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等,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水平。在每节数学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都会问学生一个相同的问题:今天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这些认识的?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反思了学习过程,积累了宝贵的数学思想,学会寻找和认识独特自我,从而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知识,又为今后开展个性化学习,争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要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全面、和谐、持续、个性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各个方面的评价,使评价的内容体现出强烈的整体性。

第一,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开展。

在具体的评价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强化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弱化学生在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由于固有差异而形成的不可比因素,让学生在评价中真切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今后学习增强动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我利用孩子们喝水的水瓶,让学生分学习小组来设计一只装运水瓶的纸箱,看大约需要多少硬纸板?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考查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学生能否主动和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能否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活动,了解学生能否考虑到水瓶的高度和每箱所装的瓶数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确定纸箱的长宽高,能否根据长方体的特征进行灵活的演算,能否向同伴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等。

第二.关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该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应以不同年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考查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对某一学段结束时达到的学段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留给学生纵向发展的空间,减轻学生由于学习困难带来的压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表示四分之一,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创造四分之一吗?(对此,教师必须科学分析每一种可能的做法)这就反映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不在同一个层面。

第二,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问题。在小学阶段中,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在教学《利息》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替爸爸参谋一下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选择哪种储蓄最合适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让学生也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我们在教学中,在实施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外显因素,考查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着持久的兴趣,是否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同时,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的选择,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实践、体验而逐渐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为学生提供选择模仿、参与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形成个人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给与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而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着不同的呈现结果。比如: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以及学习情况,从而给予学生他们鼓励或指导矫正。而成长记录袋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也有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五、评价结果呈现的全面性。

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并科学呈现评价结果,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就会更客观、更丰富、教师、学生、家长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同时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呈现的评价结果面前体会到客观公正,体会到关心爱护,受到激励鼓舞,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到有效的强化。

总之,评价就是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一个教师们永远探究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环境,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这就要求教师们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青县王胜武屯学校。

闫艳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在实施评价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展潜能,实现自主管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打磨成长的轨迹;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德育为先、素质为重的过程性管理;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注重素质、提升能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二)发展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要注重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淡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

(三)多元性原则。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要从情感态度、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评价主体和方式务必多元化,要采用自评、互评、师评方式,注重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实现多角度、多方式的评价。

(四)可行性原则。立足实际,讲究实效。注重培训,评价内容和评价标为师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五)客观性原则。认真领会评价标准,让客观的评价标准贯穿评价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关注并尊重学生平时的表现事实。科学收集评价信息,采取科学的评价步骤,采用科学的评价鉴定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综合素质评价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评价内容包含以下3个维度:

1、情感态度:爱国情感、懂得感激、富有爱心。

2、思想品质:明礼诚信、乐观向上、遵守规则、珍惜资源。

3、行为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体系的一级指标由3个维度构成,二级指标由10项内容构成,三级指标由24项内容构成。在运用该指标体系实施评定时,要认真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逐条评定。(具体内容见附件)。

1、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个等级。

3、评价结果作为评选、表彰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

六、组织实施。

1、成立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德育处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

2、各班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学期结束,学校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其家长。

七、关于《小学生手册》填写补充说明:

1、每个学期须填写2页内容,学生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素质均按等级填写。(优、良、合格、待合格)。

2、学生考勤、爱好特长、奖惩记载须如实填写,没有的写“无”。

3、老师的话,须用正楷字撰写,且无错别字;学生的话,须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家长的话由学生放假领回之后要求家长认真填写,下期开学班主任要检查。

4、填写完成后各班将《学生手册》交德育处统一检查盖章后方可下发给学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根据根河市教育局《关于湟中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运动与健体、特长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各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评价方法包括日常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时应把握“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的操作原则。

1、日常性评价。

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

(1)、即时评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成果评价、访谈交流、行为观察、问卷反馈、情景测验等)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2)、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发展提高的重要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信息,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学科检测的阶段成绩,学生的最佳作品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和管理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同时便于展示。

(3)、学业考试。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对学生各学科知识的测试结果,每一阶段要记录在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4)、实绩表现。通过演讲比赛、小制作、小发明、小竞赛及文体艺术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2、阶段性评价。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校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编印各种相关的评价子表,汇总、上报学生的评价结果;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评定过程,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纠正评定中的错误。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前,学校要通过教师大会、班会、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培训,争取各层面的知晓、理解与支持,为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综合素质评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每个班级成立一个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各位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原则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

(3)、综合素质评定小组要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每学期结束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参考各种资料,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关数据和其它形式的行为表现,并利用这些数据和表现来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阶段性评价的结果填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表现记录表》。

1、评价结果的呈现。

(1)、等级表达。分为a、b、c、d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40%。对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的确定应十分认真、慎重,评定为“不合格”的学生应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报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

(2)、质性评语。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括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低段学生的评价应浅显、生动。

2、评价结果的运用。

(1)、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及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家长明确告知。学生或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由校评定委员会进行调查与处理。

(2)、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记录以备审查。

1、成立组织机构:

(1)、校评定工作委员会。

组成人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

职责: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认定评定结果;监控评定过程。

(2)、班级评定工作小组组成人员: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评定人员给学生授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学。

生综合素质考查,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改变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形式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由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两部分组成。

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健康、勤俭朴素,关心他人、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知错就该,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说普通话,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机整理书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认真作好两操,能和别人合作,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不挑食,喜欢读有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少儿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护花草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

(二)、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经过学科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每科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由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评价。

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也要观众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不能截然分开,通常基础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和学习目标同步发展,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作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学科分阶段提出具体评价指标。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列出若干项行为表现作为评价指标。

目标体系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注意对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根据不同发评价内容和指标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以及班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结合所有学科教学进行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主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进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在学科教学或各种教育活动中分层实施评价。创设情景、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会与内化。通过表现性任务、观察、记录、访谈、作品分析、个人自评、同学、教师、家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学科发展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要遵循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该学段、学年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作业、测验、栲栳市和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

(1)、练习、作业。

作业分析评价是教师了解、掌握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最常用、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学生的认真程度,主动作业的情况;课外学习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2)、平时学习: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包括各种测查如识字、背诵、朗读、默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创造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口试、实际操作等性质评价形式。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除关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体现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还要重视加强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考查学科应通过平时观察、评语、记录、表现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习惯、兴趣、毅力、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学生表现的信息进行考查。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必须与基础发展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观察、记录、访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性质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性发展目标在学科中的体现,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

(1)、日常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活动观察:校内外活动观察,要通过学生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长表现: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车摸、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发明成果、艺术性活动记录或奖励证书。

(2)、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信息等。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更典型、客观、真实,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史。

比较,使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

学生自评和互评: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行为写出自我评语;二是自己或同学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教师评价:一是由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评出分项等级,并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性评语,重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二是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所制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及学科发展目标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达成及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并对学生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描述,写出激励性的评语。

家长评价:一是对自己子女的综合素质写出鉴定性评语;二是对自己子女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评出分项等级。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结果包括等级或评语。

评语包括:1、家长评语。2、教师、班主任评语。等级包括:1、分项等级。即根据评价内容所列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整体判断对两个方面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给予一个等级。2、综合等级。即把分项等级和分主体等级综合,作为综合素质或学业水平的最后等级。以上等级均为四等,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待及)呈现。

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由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学科学业水平评价表,包括多主体评价和教师综合评语构成。将期末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报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习惯方面的情况。

大王小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这个学期你的身高有了很大的变化,看起来已经是壮实的小伙子了,可惜心理还是个小朋友,严重缺乏自控力,需要老师时刻看着你,你才会知道要做什么,所以你那聪明的头脑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你清楚,你在老师家访时的表现是很好的,老师也曾想把你当班干部培养,可惜你并没有珍惜老师、家长给你的机会,随意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时甚至有些放纵,这使老师多么失望啊!你要明白,妈妈每天这么风里雨里地接送着你,到底为了什么?好好记着,好好把握每一天,用心!

对于你,老师有着说不尽的喜悦和激动,难以忘记你每一个学月的第一;难以忘记你带领团员义务劳动时的身影;难以忘记英语演讲比赛上你那出色的表现,太多了,在我们六班,你的名字代表着荣誉,代表着成绩,而每一次的投票也都证明着你在班里的位置,同学喜欢你,信任你,愿意和你在一起,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会很兴奋,我总在想,如果我们六班能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同学,那该有多好啊!希望你能够保持这份优势,并尽量地,有计划地影响、帮助更多的同学,让同学想你靠拢!

在这个学期中,你的知名度不断地攀升,而最让大家记住你的是你在第九届艺术节上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一路地过关斩将,闯进了学校的汇演,很多同学都记住了你的英姿,记住了你那虎虎生威的螳螂拳。你是真的英雄,是我们六班的英雄,我们都很喜欢你。可惜的是,你总会被电脑游戏所惑,而忽视了学习,你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应该懂得取舍,也应该明白,这对你的成长是绝对没有好处的。老师想看到的是一个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的你,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你,其实你快做到了,欠缺什么,趁假期好好补补!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河北省三河市新集镇张庄小学卢丽君。

学生发展。

评价。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评价方式应该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一、评价的含义及作用。

评价就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客体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应该发挥这样一些功能:(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2)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4)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想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1、应该注重对学生建构知识时采用的策略或方法的评价,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应该采用师对生、生对生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而上述种种评价方式或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无不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

3、我们在评价方面的确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如:设计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等。为此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不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同样发现有不少问题存在。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没有让教师、学生、家长体会到对学生发展的明显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做一点探讨。

1、关于《素质评价手册》。

(1)期末进行的素质评价数学部分,分为概念、计算、应用题3个方面,评价由教师、该生所在小组及学生本人三方面给出,从形式上看,倡导了评价的多元化。但落实到教师、小组、学生本人怎样去进行评价,却没有细致可行的方案出台,使评价流于形式。

以学生互评为例,仅用一堂课时间,让6、7个学生围桌而坐,在缺乏足够的素材展示(如个人的作业,四个方面测试的结果)的情况下,让学生凭印象给同组的其他成员评定四个方面的等级,这样的评价结果其信度和效度是可想而知的。对一个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也应该有一套类似医学诊断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测量后的数据积累,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数据不仅教师要掌握,学生也应当了解。以便他们能在同别人的对比中加以自我的反省,也便于别人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

(2)“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否作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尚有质疑。表现在评价方面,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来自学生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在心里把学生评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项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生的评价目前尚缺乏信度和效度。对此,要对生—生评价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人。如:可以倡导学生自拟题目或自己组织数学活动,在小组中进行测量,使他们通过测试活动,积累评价他人必须依赖的数据;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各人的作业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结合按时完成与否、完成质量的高低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评价。在成人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2、关于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但尚存在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课堂评价举例:

课堂作业:在方格本上画出对称图形。

两位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展示出来,学生评价后,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确是画对了,了不起!”进而,教师:“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的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引发学生继续评价)。

评析:巡视课堂,每个学生都能抓住对称的特征,进行作图。但在评价前,学生多以绘制矩形、三角形为主。展示作业都正确无误,但教师用“如果你在应征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职位,经理要你携带一幅你设计的对称图形,作为对你设计能力的考察,你会选择上面哪幅图呢?”对评价进行指引。学生议论之后,再次作图时,注意到从构图的美观,色彩的搭配、图形的创意等多方面去计划自己的图案设计。由此绘制了精彩纷呈的对称图案。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在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地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自由解答的习题。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问对与否”,应该对思维有深度的提问予以充分的肯定。用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质量较高的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关于作业的评价。

教师批改作业,主要目的依旧是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考察学生对基本内容掌握与否,以便及时弥补学生的疏漏。对优秀的作业,主要是采取加贴红花的方法给予鼓励。作业内容主要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主。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显得力度不足。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即,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的“对”与“错”上,要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待学生作业。图形设计中,有的学生创意好,绘图不够美观、有的有创意,但绘图中有错误等等,教师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赋予适当评语,指出他的优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学生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教师尤其要对思维质量高的解题方法给予特别的嘉奖并在全班推荐。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要重视通过评价从学生作业中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分析他们作业中错误的成因,并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弥补解决问题策略上的不足。

综上所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