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范文(14篇)

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范文(14篇)



通过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计划范文六:高中化学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联系生活,正确理解“所以你要像花生……”“那么,人要……”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2、了解“落花生”笔名的含义,对许地山用生命践行理想感到钦佩。

3、归纳学法、写法,能将自己从身边受到的启示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章重点写什么?那你觉得最重要的是那句话?

把书读成一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同学们真会读书。

二、理解“父亲”的话。

a、像花生,像花生的的什么呢?(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b、花生怎么不好看了,你从哪里读懂的?(跟桃子、石榴、苹果对比)。

可是在“爸爸”的眼里,花生这“不好看”却成了什么?(最可贵之处,体会“好”与“贵”的不同。)。

c、它最可贵指的是什么呢?(藏而不露、不炫耀自己)。

d、那么父亲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通过虽然……可是……的`句子描述,在理解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

虽然……可是……更可贵的是……,感受“可是”后面更为重要,更是作者的核心观点,如:虽然他有些懒,可是他却十分的聪明,虽然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得出核心观点,重点不是美与不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用的问题。

三、理解“我”的话。

1、我们理解父亲的话,那“我”理解父亲的话了吗?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你从哪里看出“我”理解了父亲的话?(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父亲说:对……)。

2、你们也理解“我”的话了吗?

a体面、讲体面好吗?那只讲体面呢?重点是什么:做有用的人。

b你的观点呢?

c联系生活举例谈谈你所看到具有“落花生”这中品格的事物。

四、升华,小结,练笔。

1、读最后一段,理解“印”字的深刻含义。(结合许地山的平生去理解)推荐他的书目。

2、小结学法和写法。

学法:抓重点词句,谈自己理解,找例子印证,联系生活说说。

写法:详略得当,对比鲜明,借物喻人,重点语言描写。

五、作业。

小练笔:仿照第10段的写法,试着选身边的一种事物,写一写自己领悟到了什么?

《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落花生。

2、由笔名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3、翻开书,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4、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6、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姐姐说:_____,哥哥说:_____,我说:_____,爸爸说:_____。

7、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8、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孩子勾画出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9、全班齐读。

10、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1、从这里可看出爸爸将=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乡比较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12、自己想一想,读一读。引导: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全班一起读,读出这种精神。

14、爸爸只是在赞美花生的精神?吗不是的。他是在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因此,父亲接下去说:引读第12自然段。

15、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呢联系爸爸的话,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是啊,爸爸教育孩子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摹虚名,默默奉献。怎么读爸爸的话?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16、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所以,他说:引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引读:人,要做:不要做:

19、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21、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议花生这部分,作者为什么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22、这篇课文朴实无华,使读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相信也感染着你,把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再练习背一背。

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过节。

议花生可贵: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不炫耀}。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学习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学习准备】。

ppt课件【学习过程】。

第一。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播放ppt课件。

2、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刚才所看的课件,谈谈对猫的感受3、出示自读要求。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板书:古怪、可爱)三、赏析词句,品味涵泳,理解内容。

(一)教师引导,赏析第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

2、联系上下文画出猫的古怪性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品读表现猫“老实”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2)自由品读表现猫“贪玩”的相关词句,谈出体会。

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想想这些地方为什么写得好。

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

(1)联系上下文深化对“蹭”的感受,体悟“人爱猫,猫爱人”的和谐情趣。

(2)通过对“踩印”的理解,体会老舍先生的爱猫情结。

1、留心观察一个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2、背诵你认为好的词句。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性格。

贪玩。

尽职。

古怪。

高兴。

不高兴胆小。

勇猛。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

活动二:品读感悟“花生”的可贵之处。

1、分角色朗读。

2、自由读。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活动三:领悟父亲所说的话,懂得做人的道理。

1、自读课文,找出父亲的话,多读几遍。

2、对比交流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的特点。

3、全班交流。

4、谈谈你对“不好看但很有用”的理解。

5、你听了父亲的话明白了什么?活动四: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1、回忆《梅花魂》。梅花象征什么?

2、本文借花生来比喻像花生一样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人,这种手法就是借物喻人。活动四: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2、小练笔:《家乡的土豆》。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并初步体会作者详略得当地来写花生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想想花生有哪些可贵之处,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做人的道理,进而学习作者借花生来领悟做人道理的这种写作手法。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11自然段,然后讨论:

(1)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果实埋在地下)。

(2)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不同之处?父亲为什么用花生和它们作比较?(精讲: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了说明花生并不注重外在的美丽,而有内在的可贵之处,那就是不求虚名、默默无闻、踏踏实实。)。

(1)父亲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你怎样理解“体面”?从我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讲: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花生  借物喻人  做人。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把“印”字换成记好不好?为什么?

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写了落花生,详写议花生这一部分,其它部分都是简单带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四、总结全文。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板书: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五、课堂测试。

完成练习册61页精要交流。

六、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春蚕、橡皮、铅笔、扫帚)。

七、板书设计。

落花生。

花生  借物喻人  做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

2.带领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猫性格的古怪,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学习片段。

3.体会“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亲切的语言特色。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交流。

3.板书课题:猫猫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反犬旁,音旁是苗古人为什么用苗表示读音呢?(猫叫声是喵喵的)。

你来学学猫的叫声。

好可爱的小猫呀。这个同学推测挺有道理的。

同学们,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猫可以为民除害)。

正向我们所说,同学们你看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看,老舍爷爷被称为什么?(语言大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我们的同学生字词语预习得非常不错。接下来检查一下朗读课文,打开课本翻到70页,先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反馈交流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1-3自然段都是写猫的古怪,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一句总起句。第四自然段的这一句是过渡句。

3.老舍先生在这篇课文里写了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把重点句连起来,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剖析“古怪”

1.这里写猫的性格,老舍先生用一个词概括说(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词语手册上怎么说?(性格特别,令人难于捉摸。)2.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老舍爷爷写猫的这些性格特点主要选取了哪些典型的事?板书:老实(睡觉)贪玩(出走)尽职(抓老鼠)。

(一)品读句子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1)“乖”,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想想你心目中的乖孩子?(安安静静的,不惹是生非,文气······)。

这说不定是一位绅士呢,请一位绅士读一读!多么文静的小猫,像位淑女,请你读!

(2)品读句子2: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贪玩)。

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法呼唤猫回来?老舍有没有写谁怎么呼唤猫回来?而是用了一个什么词?“任凭„„也„„”

(二)教师读着出示句子3: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读读这个句子,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很有耐心,很有决心)。

(1)品味“屏息凝视”。

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样的?(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连几乎听不到的呼吸声都要控制,那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表现?(生练读)同学们,让我们找准目标,屏息凝视,体验l0秒钟。你感觉怎么样?请你来读一读。

(2)体会“一连„‘非„„不可”:同学们,“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按三个钟头来算吧,三个钟头是多少分钟?(180分钟)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钟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们刚才才体验了l0秒钟啊!(生激情诵读)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该向猫学习。

(三)指着板书:老实贪玩尽职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矛盾、奇怪)。

作者是怎么把这几个词连接起来的?

二、三自然段。

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用上。

说它······吧,它的确······,可是······说它······吧,的确是呀······,可是······借助这个句式试着背一背第一自然段。真不错,那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句式说说第二或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些地方可展开合理的想象。

第二自然段的古怪体现在猫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第三自然段呢?既胆小又勇猛学生练说交流:

体会“蹭”,(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蹭出什么?体现什么?)体会“梅花”比较句子:

四、阶段小结,布置作业。

交流:观察仔细喜爱猫咪扎实的语言功底。

愿我们用一颗喜悦的心观察生活,让美丽的语言从我们笔尖流淌,记录下我们成长中每一朵心动的花,每一件值得记忆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满月的小猫。下课!

2.布置作业。

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搜集有关写猫的文章诵读并摘抄。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猫性格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人爱猫猫爱人。

胆小勇敢。

(语言亲切、用词凝练、形式多样)。

落花生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读题。

3、介绍落花生:因为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花生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大约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花生传到了中国。

4、介绍许地山。

【许地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2、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二段。

1、默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懂?

2、学生回报。

3、理解“开辟”“居然”

4、用“居然”造句。

5、指导朗读。

五、课堂小结。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课前活动。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什么送给大家的,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太阳)是虎,有脚只会爬,紧贴墙上爬,离墙便枯死。

(爬山虎)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鲸)《太阳》和《爬山虎的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篇文章,它们都是说明文。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一篇说明文。

师:【师简笔板画“鲸”】生喊:鲸。板书课题。

师:我们到浩瀚的大海上,看看真正的鲸吧!(播放有关鲸的图片)解说:晨曦初露,夕阳西下,我总爱出来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美景;我们高高跃起,是表演空中芭蕾?还是要与天空试比高?和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比,我们“双鲸跳”毫不逊色。你们看,这尾鳍像什么呢?我们要出发啦,我们要去哪儿?要去干什么?想知道吗?哼,就不告诉你们!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众生:鲸有多大?多重?它们有几种类型?它们吃什么?„„师:很好,只有不停地问,才会不断地发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从小都爱提问,从小就是典型的----“问题儿童”呢。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会写吗?(学生在鲸的简笔画中按身体部位听写生字:腭、肺、肚、胎)(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并重点学习“腭”:让学生伸出舌头,顶住上腭,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了解腭的准确位置。说明“月”字旁的字与身体部位有关。)。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老师现在教你们一点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好不好?写好有关月字旁的字有两个要点:第一招,月字旁要写的瘦长一点(师范写“肺”字)这叫左窄右宽。第二招,写“月”字时这一撇是竖撇,(示范写竖撇)记住,一定要先竖再撇。右半部最容易出错,不要写成“市”字,教给孩子们口诀:上下通气,呼吸顺利。学生打开《写字》书书写带“月”字旁的字。除了“肺”字,再任选一个来写。

师:接下来再来检测一下词语读得怎么样?

师:生字过关了,来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理解退化。分配任务读课文。评价读课文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默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写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出关键字: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师:你们真会读书,一段话读成一个字,读成一个词,都是抓关键、抓要害,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后面所有自然段大家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找到一个关键词、句,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信,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

学生默读课文,找关键字词,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师:仔细观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给这4段戴上一个小标题帽子?(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

生:我们可以上网,可以找有关的书籍寻找答案。

师:对!好的课文就是一扇窗,一个引子,它可以吸引你探索更广阔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天下课后去搜集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来具体给我们介绍鲸的这些知识的。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知识。(板书:鲸)。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提出。

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

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

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

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2、分组合作学习。

(1)根据选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2)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研读。

(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演说家的讲解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

3、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并初步体会作者详略得当地来写花生的好处。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想想花生有哪些可贵之处,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做人的道理,进而学习作者借花生来领悟做人道理的这种写作手法。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11自然段,然后讨论:

(1)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果实埋在地下)。

(2)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不同之处?父亲为什么用花生和它们作比较?(精讲: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了说明花生并不注重外在的美丽,而有内在的.可贵之处,那就是不求虚名、默默无闻、踏踏实实。)。

3、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齐读12―14自然段,思考。

(1)父亲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你怎样理解“体面”?从我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讲: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花生借物喻人做人。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把“印”字换成记好不好?为什么?

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写了落花生,详写议花生这一部分,其它部分都是简单带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四、总结全文。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板书: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五、课堂测试。

完成练习册61页精要交流。

《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乡土画家》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为乡土画家的艺术成就和他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交流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其间引导学生学习白石老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艺术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解决两大问题:齐白石老人为什么被称为“乡土画家”?齐白石老人能够做到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原因。

2.理解“自诩”“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质疑课题导入: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乡土画家,这篇课文中的乡土画家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乡土画家)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这位乡土画家。

2.自诩激趣导入:我国有一位画家在《自传》中曾经这样自诩: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乡土画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齐白石的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有条件的学生查找相关资源进行汇报)。

2.师简介齐白石其人其画。

三、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安顺市凤仪小学丁花菊。

教材分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堂练习卡。

3、记分牌,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大象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大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大象可谓是庞然大物了,可是大家知道吗?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海洋生物,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那是什么动物吗?(鲸)出示图片,板书课题。解题: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

2.介绍鲸的相关知识。出示鲸的图片。

鲸,生活在大海里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所以叫鲸鱼。它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鲸分两大类:一类叫作须鲸,口中有须没有牙齿,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比较温和;一类叫作齿鲸,口中有锋利的牙齿,如虎鲸等,比较凶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分别体现在哪些自然段中?(出示问题)。

2.学生读文,全班交流读书成果,老师相机板书:鲸的体形特点。(1)鲸的进化过程。(2)。

鲸的种类。(3)鲸的生活习性。(4~7)。

3.过渡: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去了解鲸到底有多大。

三、

1、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鲸的体形有什么特点了吗?(相机板书:大)对,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同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问题。(出示示例)比如:如果你画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一句,就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多重?最小的鲸也有多重?(2)句子中的“约”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你提的问题可以是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字词,还可以是针对作者的写法。问题不分大小轻重,只要是能提出问题,就值得表扬。大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课堂练习卡1”上,提得越多越好,老师刚才举例用的句子以及问题你也可以写在问题卡上。

3、学生读文、勾画、写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2)轮换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一方得2分,回答问题的得1分;(3)问题提出后,先由对方回答,对方回答不出再由本方回答;(4)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者,要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否则不计分;(5)不可以重复提问题。

(6)凡是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都有小奖品奖励。

5、宣布提问大pk正式开始。

7、小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场pk,我们对鲸的“体形大”这个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再次直观地感受一下鲸的大。(出示图片,同时复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8、为了巩固我们刚才pk中学到的知识,现在来完成一个练习。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让学生体会出:“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

“作比较”,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体形之大。

“举例子”,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

9、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五、回顾课文,教师。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体形大的特点,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余的2~7自然段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用提问的学习方式去自学,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3”: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或物品,用上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

2、默读课文,把文中其它段落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板书设计:

9、鲸鲸:

大(1)重长。

说明语言:严谨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5。

《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12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3、在教师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使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

画中感悟,品读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都生在奉化,长在奉化,奉化呀,就是我们的家乡。

2、板书:家乡。

师: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而且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想了解他们的家乡吗?那就请大家打开书本102页,先听老师给你介绍介绍吧。学生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引导学生说:家乡美)。

3、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如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4、检查字词(带拼音的字----词语)。

(1)小朋友读得真起劲,生字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他们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得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全班检查词。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5、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的家乡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

生:xx的家乡在……(师贴词条)。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

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吧。

c平平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真美!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看看。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细细品读,画中感悟。

预设:海边。

2、小朋友,见过海吗?怎么样的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大海是蓝蓝的,一望无边,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艘艘帆船在海上星星点点,海边是又松又软的沙滩,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凉爽的海风吹着好舒服啊!

3、涛涛的家乡正像我们说的那么美,现在我们看看涛涛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你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

4、交流:你觉得涛涛的家乡美在哪儿?

预设: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生:美在海水蓝。

师:说的真好(显示句子: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请你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是啊,你瞧,海是那么蓝,那么宽。谁有本领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蓝和宽读给大家听。(先指名读---再男女生比赛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范读。老师通过评价语言,指导训练学生朗读:如: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到涛涛家乡的海是那么蓝,宽广无边,一望无际。老师仿佛来到了大海边……)。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生:美在鱼虾。

师出示句子(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指名读-----评价: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美啊。

再指名读------评价:(如老师听出来了船可真多呀……老师又听出来鱼虾页真多……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师:出示渔船出航捕鱼的图片。是啊,你看,海面上有那么多的船,海中有那么多的鱼和虾,多迷人啊,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生:美在贝壳。

师:是啊,住在海边的孩子多幸福啊,你们瞧,他在干什么呢?

生:捡贝壳。

师:你瞧,这些就是涛涛捡的贝壳。(欣赏贝壳图片)。

师: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贝壳?

师:看到了那么多贝壳,你高兴吗?想说什么呢?

生:高兴,想和涛涛一起去捡贝壳……。

师:海边的生活多有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回味海边生活的乐趣。师生合作读涛涛家乡这小节。

7、海边真美啊。老师真想去涛涛家乡看一看,你们呢?老师建议大家假期中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海边玩一玩。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涛说再见吧。

今天我们就暂时和涛说再见吧。现在生字宝宝还等着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呢!

(四)写字:贝虾。

1、齐读。

2、虾:请生观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和老师大屏幕上的差不多,请你给自己打上五角星。写的不满意的再改改。

3、贝:请你仔细观察,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一个。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完成补充习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