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2024年梁启超家书读后感范文(21篇)

2024年梁启超家书读后感范文(21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对这个人物的特质和内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文学素养有所裨益。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育有子女十人,除一子早殇,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思永是考古学家、五子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一门三院士,世所罕见。近日细读《梁启超家书》,品先哲育子之道,可谓感慨良多。

100年以前的中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长袍马褂、三寸金莲、拖在脑后的辫子和暗灰的呆滞的眼神。翻开《梁启超家书》,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启超称呼子女"宝贝""baby",落款是"爹爹",他给子女讲笑话、讲日常生活琐事,还时时自我调侃,他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说"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他的感情坦荡率真、平等开明,全然没有大家长的专制作风和封建士大夫的迂腐习气。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从该书所刊出的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引导子女的兴趣,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而是反复征求子女意见,直到确认合乎子女的本心。

思庄大学没考好,梁启超及时安慰她:"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还说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愿,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

思成在国外的学习遇到瓶颈,梁启超和他探讨学问的有用无用:"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倡导子女兴趣要广泛,视野要开阔,主张"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

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人生之旅历途其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思成徽因美满姻缘伉俪佳话,正是梁启超一手促成的,"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他从来没有强迫孩子,只是用他的阅历为孩子做了人生指引。

梁启超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文取向也在家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要求子女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梁启超九个子女,有七个先后赴海外留学,但没有一个留在国外,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交织着自由与闲适,奋斗与自强,成长与成熟的大学生活,有时也不可避免的迷茫与失落。此时顺校园闲步出去,看看校外之景,便觉豁然开朗心情大好,其实一本书,一杯淡茶,也能助我走出机械,走出电子的荆棘。让那一袭烦恼伴随茶香飘到窗外。读好书是享受,《梁启超家书》不仅有助于了解梁先生的生平,更有助于我们排解生活与学习的烦恼。有了大学问家,教育大师的教诲,我们也许会像他的九个子女一样优秀。

梁启超,成名于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近代学术大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共同创办清华大学文学院。除了早年政治上的先觉者,到后来的教育大家学术大师,他还是模范家长,他九个子女个个成才,都是国之栋梁。在某种程度上,可比苏洵、苏辙,苏轼一门。

《家书》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写给第一任妻子李惠仙。主要是梁先生在国外。

逃亡与访学期间与身处澳门的妻子的交流。关怀备至,温情脉脉,而又有大道理的穿插。精彩的一篇谈到梁先生在美国遇到华侨女郎并陷入爱恋之中事,他谈到女郎的仰慕乃至主动追求及那女子的优秀,及自己的一时意乱情迷,将自己当时的情形完全汇报给了夫人。妻子动怒,禀报岳父大人,并回信称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他又苦苦相劝,说妻子不明事理,自己早年与嗣同君创立“一夫一妻”会,绝不会背弃。一场家庭纠纷被完整呈现。后来梁先生也说到做到,主动与那女子保持距离。

另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是写给子女的。梁先生常年与家人分居,聚少离多,

但他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与学习。在教育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很注重子女在自然科学的学习,注重所学科目与国家需求的联系。晚清垮台后,梁先生担任过当时政府的部长。父亲是部长,又是德高望重的大家,还要学习吗?还需要找工作吗?梁先生却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不允许孩子依靠家庭。

他的九个栋梁子女,其中还有三个院士,这样成功国内仅此一例,国外也只。

有为数不多的大仲马、小仲马父子;汤姆逊父子;伯努利家族。为什么梁家的孩。

子如此有出息、如此爱国,答案全在这厚厚一叠家信中。信中表达了一种最特别也是最超前的教育理念,即使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毫不过时,因为它包含着永恒和经典的做人真理。

梁先生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也不忘在书信中教育他的孩子们必须爱国。爱国,就像一颗种子,他把它种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而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又不是守旧的、固步自封的,他深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是旧中国最需要的。他让孩子们像海绵一样吸收国外最好的知识。为了使其最大化地吸收知识,他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又是中国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他的很多子女是在国外学习与成长的。而放到国外的孩子们又像牵在他手中的风筝,当祖国需要之时,他就把他们拉回来为国效力。梁家所有的孩子没有一人留在国外,无论当时的中国是战火连天还是贫穷困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爸爸梁启超是那么地爱国,他心里没有小小的“我”,他让每个孩子都志存高远,从小就把责任放在心里。

梁先生还关心孩子的人生伴侣,他最得意之作就是长女梁思顺的丈夫周希哲和长子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当然他从来没有强迫孩子,他只是太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会喜欢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终身伴侣,而他阅人的本领又是那么厉害。他欣赏林徽因的才华,对她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当得知林徽因的父亲意外离世后,他第一时间在给梁思成的信里写了这样的话:“我从今以后,把她(林徽因)和思庄一样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她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度过她目前的苦境。她要鼓起勇气,发挥她的大才,完成她的学问,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艺术界做些贡献??”梁启超从此承担了林徽因全部的学费,而当时的林徽因和梁思成还没有结婚,都在美国读大学。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女儿思庄考大学时没考好,梁先生及时安慰。梁先生告诉她:“清华是个安乐窝,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在学习上有些跟不上时,感到非常沮丧和痛苦。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当梁思成在国外的学习中感到进入“瓶颈期”,不知道该如何前行时,梁启超在信中说:“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常常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一时兴起就会在信里写:“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今人说父母与孩子有代沟,其实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激活代沟。父母应主动缩小代沟,和孩子们多交流。孩子开始时可能不愿理你,但久而久之,你们会相处的很好。

即使如今的父母能像梁先生这么直白地对孩子表达感情也不算多,也仅限于那些有良好教育背景的成功人士如李开复。孩子对父母说些动感情的话也常常觉得难为情,而百年前的梁启超已经这么对他的孩子做了,将自己的情感直白地、坦诚地告诉孩子们,使得他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成为了感情丰富、激情澎湃的人。

梁先生对子女的教诲涉及方方面面,可谓无孔不入。他用浅而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解读因果报应的佛家观点,家书内容是梁思成的兄弟梁思见因学习、做事而迷茫困惑不解而写信向兄长倾诉,梁启超看到儿子们的信件,给儿子回信说因果是有报应的,做了坏事再做好事是不可抵消的,做坏事一定要受到惩罚,会泱及后辈子孙。梁启超先生用这短短的几句,告诫儿女们做人做事的底线,正是这些传统的一脉相传,让他的儿女们知道做错事做坏事的严重后果,使他们的人生旅途多了座右铭,多了航标灯,多了舵手。梁家儿女九人成才的旅途也从梁启超先生的短短几句家书中窥见一斑,令每个看过这几句具有佛教哲理的短句而震憾。

梁家儿女九人成才的旅途也从梁启超先生的短短几句家书中窥见一斑,令每个读者震憾,在这样的教诲下,不成材似乎变得困难。

给人影响深刻的:“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其实这不仅是梁启超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也是他对所有中国年轻人的期望。自信的梁启超从来都把自己当作年轻人的榜样。晚年的梁启超除了大量的政务缠身之外,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到各地大学演讲,即使是疲劳不堪,即使晚年身患尿血怪病,即使手术误切了他的好肾,他仍然难以停下做对年轻人有益的事。他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读《家书》不仅学习梁先生的为人,更要牢记他的教诲,他的教育理念。因为这理念已经经历了实践的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学太过闲适,就很容易出问题。今天和朋友进网吧,明天进酒吧,后天进球场,周六ktv(周日睡觉),以致你发现抽不出时间去学习。是大学太舒服?,大学本该这么舒服?相信看了这本书的同学一定不会再这样了。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

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

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

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今天我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一进故居,一幅《少年中国说》映入眼帘,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对少年的重视、期待与向往。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梁启超家的家规、家风就很值得世人学习,比如爱国、尊师、重道等等。就是这样的家风家规成就了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其中有火箭专家梁思礼,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考古学家梁思永。可见,接受优良家风家规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真是至关重要啊!

参观完梁启超故居,我又想起了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惜国家荣誉,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这本家书的内容都是梁启超给儿女们写的信,既让爸爸妈妈知道了梁启超对儿女们的优秀教育良方,也让我们知道了古文的有趣。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梁启超在民国十二年五月八日给思顺的家书。讲的是思成和思永跟梁启超进城,跟他二叔过生日和五七国耻纪念。中午。思成和思永同坐菲律宾带来的汽车出门,可是却被一辆大汽车横撞过来,两个人都受了伤,思永脸全是血,但也回来给家里报信,等到曹五背思成回到家,发现他脸完全没有血色了,但还是忍着痛安慰了全家人。到了医院思成左腿断了,腹部以上没受伤。思永只是嘴巴碰裂了不能吃东西,于是,思成在思永面前大口大口的吃东西,特让思永看着生气,而思永确在思成面前手舞足蹈让思成生气,这两个淘气精既使受了伤也不忘的淘气。

从中,我体会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和梁启超对儿女们投入了心血和精力。既使出门在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都会对儿女们了解家里的情况,有趣的和特殊的事情,也会跟家里人说说自己(梁启超)在外的生活和身体的状况。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中国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民主宪政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中国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军校任十九路军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宪政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昨日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老严以前买的书《梁启超家书》,随手翻了几页,却被梁启超那种对孩子的有温度有深度的爱所深深吸引,拜读之后,感慨颇多。梁启超先生,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名满天下,然而作为一位父亲,他是那么的可亲,可敬,他时而称呼他的孩子们为“宝贝,乖乖”,撒娇卖萌,尽情挥洒他的爱与思念,时而认真地和他的子女们谈论家国天下,谈论民族大义,进行道德培养,而他自己,也活成了子女们心中的精神楷模。

很多时候,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一本好书,你并不能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好处,或者理解地很肤浅,不明其深意。然而当我们经历了世事,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再碰到一本好书,你会觉得,这书中的道理,为什么我知道的那么晚,而如今读来,是如此熨帖我心。我们经常和知娴谈论一些事情,但是年少的她,当然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想法。我喜欢在读到好的文章和书的时候,在三人都闲暇的时候拿来读一下,而往往和我产生共鸣的只有老严,我知道,她还太小。

我希望我能在知娴的每个人生阶段都能陪伴她的左右,在她遇到的每一个抉择时,我都能给她力量,给她我最中肯的参考意见。这应该是每一个母亲的心理。然而我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人,我知道,很多弯路需要她自己走,很多挫折她会躲避不及,而我,也不确定能陪她走到哪里。因此我希望,我能在读到好书的时候,替她记下一笔,写点我的感受,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把我的反思写下来,记在这里,现在她未必懂,将来或许她可以翻出来看看,等我们可以对某件事情产生共情的时候,让我们来共同回忆一下,探讨一下。或许,这也会是我对她的爱的纪念和传递。

今天,读《梁启超家书》,真的如书中所说,每一封信里,都透露着父亲浓浓的爱意,其情之真,其爱之切,几十年后读来,尤能被其强大的磁场一击命中并被深深吸引。我也萌生了想给知娴写信的冲动。我是那个时时监督她学习,管理她生活的执行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矛盾不断,相爱相杀。我反思在作为朋友方面,我共情的能力太小,在她那里,我只是一个母亲,尚做不到真正的朋友的角色,我希望我能学到《梁启超家书》精髓的万分之一,好好反思自己。孩子真正和我们朝夕相处只有短短三四年的光景了,我希望我也可以在我们的相处和离别中学会写信,传递我那滚烫的爱女之心,虽然不能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照亮子女的道路,也希望能给她的人生路增添一份温暖和自信。

摘抄我喜欢的梁启超先生的家书的精彩部分如下:

1)人之生也,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候之后,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它,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学――梁启超致梁思成书(背景:林徽因父亲亡故,梁启超先生写信给梁思成,劝解林徽因鼓起勇气,发挥天才,完成学业,不要沉迷于伤痛。)。

2)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z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励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要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做去便对了。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欢喜极了。中国先辈们屡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遍发生许多刺激,去去波士顿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于“海若”,若和自然界的崇高伟丽之美相比,更不及万分一了。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这段读来太爱,摘抄了一大段,梁思成这样的大师,在青年时期也有迷茫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局方寸之内,经年累月学基础画工,出游波士顿一次,感知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不免对自己当时的境地感到怀疑。而梁启超先生这一段书信真是句句精妙,把自己高湛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切身的体会,传递给自己的儿子。梁思成,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著有《中国建筑史》。而他的成长离不开这样一位视野宽广,格局宏达的父亲的密切影响。

转到目前的知娴的学习,我们经常形容十年寒窗,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强度也越来越大,在面对如今的社会环境,网络,游戏,闲书,对他们的诱惑越来越多。诱惑越大,对于学习的疲倦感也越来越强。但是我依然认为,十年寒窗,仍然是需要分秒必争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们可以不用想我们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抉择,但是现在的每一分的学习都是有用的,不管是主科语数英,还是史地生,你学进去的每一点知识,都会积聚在你的精神内核中,你学的每一段历史,都是我们的前生,你了解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地球,你学到的每一分生物知识,都是我们人类和生物界的循环和繁衍,这些点点滴滴,都会帮助你的精神内核在某一刻达到质变,你会变的更加睿智,更加丰富,从而更加宽广。今天的每一分耕耘,都会使你将来成为一个更加自信、得体、美好的自己。

3)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这种境界,固然关系人格修养之全部,但学业上之熏染陶熔,影响亦非小。因为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业便占却全生活之主要部分。学业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这些话许久要和你讲,因为你没毕业以前,要注重你的专门,不愿你分心,现在机会到了,不能不慎重和你说。

梁启超先生给子女的家书里,随处可见真知灼见,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们虽然没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遇见这样的长辈,但是读读他的信,他们的很多生活细节,包括上学,择业,交友等很多方面的思考跃然纸上。如果我们能读进去,有思考,益处会很多。这也是他们留给几十年后的我们的一笔可贵的财富。

我们的人生在历史长河中渺小如尘埃,然而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所历的每一段光景都是鲜活而厚重的,需要我们常做思考、调整,我们需要不断地跳脱开,审视自己的内心。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最近无意读到梁启超写的一篇《论毅力》,一番诵读,心中泛起朵朵涟漪,曾几何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找寻了许久,愣是没找到(记忆中也写过类似文体)。也罢,找不到或许是命中注定。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两个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做了这篇文章,是为了激励和打气,为了心中的坚毅坚持下去,坚持总会有收获。

下面简单领略这篇文言文的风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那颗心。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大概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想要干成一件事,必须要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支撑。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就像那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之所为】,只有经历苦痛,才能收获甜蜜。

人的一生,其实跟破茧成蝶一般的历程。一开始作为蚕蛹一般,经历暴风,大雨,暴晒,还有夜晚的凄凉,熬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经历了那么多的所谓挫折才能成为美丽的蝴蝶,那振翅飞翔是蝴蝶最美的时刻。

熬过所谓的挫折和磨难,必须是自己的毅力支撑。

愚公移山的时候,别人问他,如何实现,愚公是这样回答的,我现在再移山,我死了以后,我还有儿子,儿子也有儿子,只有我们家有人,就祖祖辈辈的干下去,一直到把山移走。这是什么?这就是毅力,毅力是超越生理的难受的。

不论你现在经历啥,请记住,不要放弃,熬过最难受,迎来的是美好。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干就完了,不要放弃!(侯晓斌)。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以前上历史课学过“公车上书”,梁启超是这次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在中国历史上,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于梁启超为什么可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想肯定和他的家庭有关。

在这本书的开头就直接说了:凡是卓越的天才人物,一定有他超拔脱俗的、不同凡响之处。而在他的幼年,也一定会有启发引导他的人,培养他,爱护他,不使他中途夭折,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开出绚烂无比的花朵,结出硕大无朋的果实。

在梁的成长中有三个人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他的祖父,二是他的父亲,还有一位就是他的母亲。正是他们,呵护他、培养他、教育他,让他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梁启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小渔村,跟着祖父一起生活了十九年,通过祖父的言传身教,他考上了中国科举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童子秀”。并且在后来得到了地方官员的赏识,但是他有独立的思想。看到国人受苦的情况下,他急切希望改革政治。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一直致力于改革。

因为良好的.教育和他的聪明,在之后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在袁世凯称帝后强烈批评。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各种辉煌的事迹。

读完《梁启超传》我深深敬佩梁启超,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积极站出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人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梁启超这样的人我们今天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我感觉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应当注意自身修养。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鼓励人们只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地。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他认为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逆境和顺境总是交替轮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事无巨细,都会遭遇无数次阻力,不同的人对待阻力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毅力,从而决定了他们的事业成功或失败。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一样: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在事业的登攀中,只有毅力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

但是,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有了毅力,所有想干的事都能成功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锲而不舍的人,并不是都能获得成功。这也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应该有选择的“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途径中一个必要的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如果单有毅力,一万次失败之后,只懂得一昧的蛮干,并不懂得去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那么这种坚持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却很难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就比方说,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其中的主人公够有毅力了吧,可他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原因很简单,他所选择的方向并不值得他去坚持,与此相反的是,歌德曾经尝试着学习绘画,但在发现绘画并不适合自己的时候毅然放弃了绘画,而选择了文学,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大文学家。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选择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毫无选择的去干,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或财富,而有选择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话,那么我们的坚持,锲而不舍,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曾经听一个人说:青年人的可爱,就在于凡事不干则已,一干就是开弓没有回头前,哪怕到头来一无所有,也绝不半途而废。或许他是对这种闯劲持赞同的吧。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便不会再回头,如果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了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那么就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了。”成功的人正是做到了有选择的,并且是正确选择的锲而不舍下去,才取的了如今的辉煌,就比方说,陈景润吧,相信许多同学对他不陌生,原本是教师的他,在讲台上并不受欢迎,或许他在教师方向锲而不舍的话,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他便错过了教学王冠上的那一颗明珠了。

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成功离我们不远了。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作者:西安分行办公室李佃强。

《梁启超家书》是一本不太厚的书,但与以往我们对这位大家的政治活动、学术研究印象不同,读罢此书,一个劝学、“催婚”、风趣、有点碎碎念的“顽童”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不凡,笔者更关注梁思成一些,重点把他写给梁思成的书信分享给大家。

做学问,不以是否有用来评判。

梁启超家学渊源极深,对于这个长子,在劝学上用的功夫着实不少。梁思成写信,问做学问有用无用,梁启超以唐朝的诗人李白、杜甫和名相姚崇、宋z为例,告诉梁思成“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人人各有所长,做学问的人与做官的人,只要都竭尽全力发光发热,给社会做点贡献,就都是有用的。而对于梁思成这种看起来急于求成的心态,梁启超也给予了驳斥,他在信里写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把准了年轻人做学问心态的症结,那就是短时间内急于有所收获,长期来看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或许可以让梁思成幡然醒悟,沉下心做自己的学问。

在梁启超看来,在学校中求学,最重要的是学规矩,“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当然,这里的规矩并不只是学校的规则,而是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务求循规蹈矩,而不是投机取巧。“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因此,做学问不怕出不了彩,怕的是基础不牢、根基不稳,花拳绣腿、弄巧成拙。梁启超还讲,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有的知识要一天一天慢慢积累,像是炖一锅好汤,有的知识则要集中精力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像是爆炒一盘好菜。这种精准把握学习火候,懂得快慢结合的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学习研究都是很有益处的。

感情不节制,便会自投苦恼的罗网。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为徐志摩证婚的情形,徐志摩的妻子才与前夫离婚就迅速跟徐志摩结婚,他本来不想去,无奈胡适之、张彭春两位朋友苦苦求情,但他也毫不客气,不留一点情面,“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在他看来,“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发此感慨,一是表达他对徐志摩结婚一事的抗议,二是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如此冲动,自投苦恼。彼时,梁思成与林徽因同在美国,梁启超在信中也频频叮咛二人互相照顾,在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被袭逝世后,他赶紧给梁思成去信,“徽因造此惨痛,唯一的伴侣、惟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他”,而在金钱方面,他从来都是大度的,在询问梁思成的预算时,会特意提醒,将林徽因的一并计算在内。可见,他对儿子感情生活的重视和殷殷期待。

在梁启超的观念中,“人需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他本来也不是一个“催婚”的人。林徽因的父亲出现变故之后,梁启超更多地为林徽因着想,便想着让自己的儿子把责任承担起来,甚至提出了让儿子换一个更容易谋生的专业,成婚之后,也能负担起一家老小,“但现在的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因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我从前希望他学都市设计,只怕缓不济急,他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何如?”其对林家的情谊可见一斑,梁思成听从了他的建议,研习建筑学,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

梁启超自认为是一个“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这让他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在他看来,人要有多种趣味,要烂漫向荣,“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他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便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对于梁思成,梁启超有些担忧,“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在学问上,他建议梁思成对于文学、人文科学,要“多用点工夫”。在社交上,他也建议梁思成,交友取益,也要方面稍多,这样才能交换更多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梁启超认为,如果梁思成守着太专的学问,“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意思是,你自己的学识和生活不够丰富,连你老爸谈话的节奏都跟不上了。梁启超生怕梁思成会变成钻进一门学问的呆子,“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像上面这样亲切风趣的语言在他的文字中并不鲜见,他催促梁思成“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他十分珍视与子女互动,甚至会嗔怪在欧洲旅行的梁思成,“你来信终是太少了,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明信片也好)”,读起来颇有些可怜祈求的意味,却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最深切的牵挂,最随意却最浓情的表达。只可惜,这样一个有趣的父亲,被北京协和医院“孟浪”的医生错误地割掉了一颗肾,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大度的梁启超还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此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三年,与世长辞。

梁启超的家书虽然不是浸透生活的散文诗,却充满了诗一样的父子柔情,虽然不是韵律整齐的歌曲,却如酒后哼出的小调,百转千回、别有风味。我读完之后,都有一种赶紧提笔给自己女儿写封信的冲动了,哈哈。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近代中国文人不少,梁启超就是一个,梁启超,成名于戊戌变法,是戊戌变法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近代学术大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共同创办清华大学文学院。除了早年政治上的先觉者,到后来的教育大家学术大师,他还是模范家长,他九个子女个个成才,都是国之栋梁。在某种程度上,可比苏洵、苏辙,苏轼一门。

我对于梁启超的了解甚少,但他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就令人刮目相看,梁先生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爱国思想又不是守旧的、固步自封的,他深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是旧中国最需要的。他是一个保皇派的历史角色,但他又不失为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以及一个好父亲。

《家书》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写给第一任妻子李惠仙。主要是梁先生在国外逃亡与访学期间与身处澳门的妻子的交流。关怀备至,温情脉脉,而又有大道理的穿插。精彩的一篇谈到梁先生在美国遇到华侨女郎并陷入爱恋之中事,他谈到女郎的仰慕乃至主动追求及那女子的优秀,及自己的一时意乱情迷,将自己当时的情形完全汇报给了夫人。妻子动怒,禀报岳父大人,并回信称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他又苦苦相劝,说妻子不明事理,自己早年与嗣同君创立'一夫一妻'会,绝不会背弃。一场家庭纠纷被完整呈现。后来梁先生也说到做到,主动与那女子保持距离。

另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是写给子女的。梁先生常年与家人分居,聚少离多,但他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与学习。在教育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很注重子女在自然科学的学习,注重所学科目与国家需求的联系。父亲是部长,又是德高望重的大家,还要学习吗?还需要找工作吗?梁先生却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不允许孩子依靠家庭。

梁启超先生也不忘在书信中教育他的孩子们必须爱国。爱国,就像一颗种子,他把它种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他让孩子们像海绵一样吸收国外最好的知识。为了使其最大化地吸收知识,他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又是中国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他的很多子女是在国外学习与成长的。而放到国外的孩子们又像牵在他手中的风筝,当祖国需要之时,他就把他们拉回来为国效力。梁家所有的孩子没有一人留在国外,无论当时的中国是战火连天还是贫穷困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爸爸梁启超是那么地爱国,他心里没有小小的'我',他让每个孩子都志存高远,从小就把责任放在心里。

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浓浓的父爱,每一封的价值都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应该像梁启超先生教育子女那样,培养我们的爱国精神,把国家的荣辱兴亡当成是自己的重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

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

“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

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

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

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

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

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时代的悲哀。

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

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

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

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

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

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

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

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

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

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

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

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

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

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化大革命,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

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

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

《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

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

既朴实,又活泼。

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

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

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

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

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

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

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

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

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

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

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

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

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

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梁启超传》读后感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既朴实,又活泼。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记得高一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要会考,考前一个月里三次模拟都没过的,好像全班也没几个人。而我居然没什么反应,照常睡觉,还因此被历史老师当堂挖苦。后来为了会考,使劲背了两个礼拜,终于混过。但是,当时背是背下来了,孙中山他们辛亥革命完,为什么大总统自己不当,给了袁世凯,我一直没懂。而且,因为我近代史没学懂,虽说喜欢看历史剧,却从来不看近代史题材的历史剧。最近看了《梁启超传》,对近代史有了兴趣,准备去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瞎编乱造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算军阀横行,土匪猖獗,外强割据,生灵涂炭。越是这样,就越凸显时代的英雄。

梁启超所相信的,要靠制度,要依赖制宪,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面的深意,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中国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民主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中国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军校任十九路军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一如梁任公说的:"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皆在于此。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的儿女他们个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个家庭中出了三个院士这也是极少见的。

九子皆才俊。

每当我听到同学们激昂豪迈地诵读《少年中国说》时,心中燃起一股暖流,视线逐渐模糊,《梁启超家书》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梁启超家书》一开始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在儿女眼前,后来经过整理,编订构成了一本书。梁启超的一封封书信渗透着对子女们浓浓的亲情与深沉的爱。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对儿女的'人生指导,像照明灯一样点亮了孩子们光辉的前程。当然,更少不了对儿女的关心、问候。这与《洛克菲勒的38封家书》大同小异,同样都是为孩子们照亮前程,指引人生。不同的是,《梁启超家书》充满了家国情怀,充分表达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对梁启超这种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最好写照。作为一位父亲,他当然希望子女成才,但他更重视健康。他说:“汝需如汝乃吾之命根”,身健则心灵,心灵则易悟。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才能有一个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梁任公说的一句话:“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行之好机会。”思永、思成被车撞得头皮血流,却还乐观地直面生活。梁启超认为,这并不是灾难,而是挫折,挫折正磨炼了德行与心性,使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勇敢。如今社会安定,我们这一代有一部分人太矫情了,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挫折,也就不能很好地磨练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便放弃,可笑至极,受了一点小伤便大声哭喊,没有想过老一辈那么苦是怎么挺过来的。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汲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还记得我三年级被小车碾碎脚趾的时候,我受不了那个疼痛,哭得稀里哗啦,但是爸妈赶到医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我,他们都在乐观地安慰我,甚至还给我讲笑话。当时我一点都不理解爸妈,觉得他们对我太没有同情心了,我都受伤了,他们还笑得出来!现在想想,爸妈并不是不爱我,不关心我,他们当时的种种所谓的“笑”,其实是他们在灌输我一种难得的乐观精神。事情已经发生,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忧愁满面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才能更以好的心态,好的精神面貌抗衡不幸。确实如此,在我受伤住院的那些日子里,同样快乐,同样充实,我的伤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少年的我们,应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向上,学习种种有用的知识,陶冶情操,为国家之富强而发奋图强,让自己更加优秀,国家更加富强!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家学渊源极深,对于这个长子,在劝学上用的功夫着实不少。梁思成写信,问做学问有用无用,梁启超以唐朝的诗人李白、杜甫和名相姚崇、宋璟为例,告诉梁思成“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个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人人各有所长,做学问的人与做官的人,只要都竭尽全力发光发热,给社会做点贡献,就都是有用的。而对于梁思成这种看起来急于求成的心态,梁启超也给予了驳斥,他在信里写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梁启超把准了年轻人做学问心态的症结,那就是短时间内急于有所收获,长期来看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他语重心长的告诫,或许可以让梁思成幡然醒悟,沉下心做自己的学问。

在梁启超看来,在学校中求学,最重要的是学规矩,“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惟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当然,这里的规矩并不只是学校的规则,而是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务求循规蹈矩,而不是投机取巧。“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因此,做学问不怕出不了彩,怕的是基础不牢、根基不稳,花拳绣腿、弄巧成拙。梁启超还讲,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有的知识要一天一天慢慢积累,像是炖一锅好汤,有的知识则要集中精力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像是爆炒一盘好菜。这种精准把握学习火候,懂得快慢结合的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学习研究都是很有益处的。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详细描述了为徐志摩证婚的情形,徐志摩的妻子才与前夫离婚就迅速跟徐志摩结婚,他本来不想去,无奈胡适之、张彭春两位朋友苦苦求情,但他也毫不客气,不留一点情面,“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在他看来,“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发此感慨,一是表达他对徐志摩结婚一事的抗议,二是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如此冲动,自投苦恼。彼时,梁思成与林徽因同在美国,梁启超在信中也频频叮咛二人互相照顾,在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被袭逝世后,他赶紧给梁思成去信,“徽因造此惨痛,唯一的伴侣、惟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他”,而在金钱方面,他从来都是大度的,在询问梁思成的预算时,会特意提醒,将林徽因的一并计算在内。可见,他对儿子感情生活的重视和殷殷期待。

在梁启超的观念中,“人需等到生计完全自立后,再实行创造新家庭”,他本来也不是一个“催婚”的人。林徽因的父亲出现变故之后,梁启超更多地为林徽因着想,便想着让自己的儿子把责任承担起来,甚至提出了让儿子换一个更容易谋生的专业,成婚之后,也能负担起一家老小,“但现在的情形,思成结婚后不能不迎养徽因之母,立刻便须自立门户,这便困难多了。我从前希望他学都市设计,只怕缓不济急,他毕业后转学建筑工程,何如?”其对林家的情谊可见一斑,梁思成听从了他的建议,研习建筑学,回国后在东北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建筑系。

梁启超自认为是一个“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这让他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在他看来,人要有多种趣味,要烂漫向荣,“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他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便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对于梁思成,梁启超有些担忧,“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在学问上,他建议梁思成对于文学、人文科学,要“多用点工夫”。在社交上,他也建议梁思成,交友取益,也要方面稍多,这样才能交换更多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梁启超认为,如果梁思成守着太专的学问,“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意思是,你自己的学识和生活不够丰富,连你老爸谈话的节奏都跟不上了。梁启超生怕梁思成会变成钻进一门学问的呆子,“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像上面这样亲切风趣的语言在他的文字中并不鲜见,他催促梁思成“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他十分珍视与子女互动,甚至会嗔怪在欧洲旅行的梁思成,“你来信终是太少了,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明信片也好)”,读起来颇有些可怜祈求的意味,却是一个父亲对子女最深切的牵挂,最随意却最浓情的表达。只可惜,这样一个有趣的父亲,被北京协和医院“孟浪”的医生错误地割掉了一颗肾,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大度的梁启超还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此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三年,与世长辞。

梁启超的家书虽然不是浸透生活的散文诗,却充满了诗一样的父子柔情,虽然不是韵律整齐的歌曲,却如酒后哼出的小调,百转千回、别有风味。我读完之后,都有一种赶紧提笔给自己女儿写封信的冲动了,哈哈。

《梁启超传》读后感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革,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

最近几天,在读《梁启超家书》,颇有感触,以记之。

首先,任公和众多父母一样,在家书里经常关心儿女的学费、经济问题,不仅读书的要资助,结婚以后的子女经济窘迫,他也会慷慨解囊,一切就如天下的父母一样。

第二,任公是个极民主的父亲,对于买房子、建坟墓等本应由父母作主的事情,他会在信中征求儿女的意见,让子女真正参与到家的建设之中。

第三,任公是个极温和的父亲。女儿考试不及格,孩子入学要延迟等,他都以鼓励为主,强调的是打基础,只要基础牢固了,今后的学习自然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任公是个极开放的父亲。他的子女众多,虽然自己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和文学史研究,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从未对他们的未来进行严格的规定,思成喜欢建筑,就学建筑,思永喜欢考古,就学考古,思忠喜欢军事,就帮他联络西点军校,不管他的子女今后将从事哪一行,他都是支持的。不过有一点,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官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学问。

第五,任公是个极自信的父亲。对于思顺和思成的婚姻,他是极自信的,认为自己促成了两对佳偶,但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这鸳鸯谱点得好不好,尚不得而知。

我最大的感受,作为父母,教给子女的,应当是做人的道理。对做事来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基础打好了,长年累月,总会取得成就。任公用自己的给子女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嘘寒问暖之语或许没有常挂嘴边,但在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关爱流于点滴。

梁先生的家书中,他有时扮演慈父角色,为子女人生之路的规划起引导作用;有时候似乎也是位慈母,对子女诸多宠溺,宠溺之间不乏告诫,慎言慎行,人贵自立,人贵自省,人贵自知;有时候宛如兄长,呵护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又好似孩童,对子女们撒娇。撒欢、逗笑、关爱、或宽言鼓励,或敞开心扉,梁先生的真性情,很难想像到他是一个生活在思想禁锢,长辫宽袍,三寸金莲的封建时代,思想穿越百年灰色中国,以身作则,做年轻人人格的典范,也让我们读到了别样的梁启超。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之心长存,当取外国之知识报国,当取外国之思想报国,当取爱国之先进报国。梁先生希望子女不管在国外多有成就,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报效国家,即使这个国家还在经历苦难的成长,即使这个国家还是沉睡的狮子,吾之国,吾之家,以吾赤诚之心相报。他还希望子女于苦难中磨练成才,当自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治学之路不可不严谨,“汝求学不可太急”,“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关怀之中透着严厉。精于术业,也许生活中会少些乐趣,但是知识和专业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和课堂上,交友取益,读书取益,生活中亦有颇多可学习的地方。

当孩子求学治学碰壁时不断的鼓励和劝慰,知识不是死的,不是几门考试、几张卷子,几本文凭,学问也是灵活的,不拘泥于眼前的小磨难和小挫折,不消沉,不堕落,不灰心。一个人若是在束缚的环境中消磨意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

哲子女之道,似双手托着奋起的雏鹰,自由飞翔,偶有训诫,皆语重心长,一代大家,“智、德、仁”的典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