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条据书信

毛毛虫挠痒痒小班音乐教案(通用13篇)

毛毛虫挠痒痒小班音乐教案(通用13篇)



在小班教学中,教案还可以起到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编写的小班教案范文,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小班韵律活动毛毛虫挠痒痒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听音乐跟唱歌曲。

2、引导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

3、鼓励幼儿以愉悦情绪参与到活动中。

材料准备:图片一幅、胸饰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挠痒痒,说说有什么感觉。

二、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故事导入歌曲。

2、听歌曲并提问:

(1)你喜欢哪一句?(进行分句教唱)。

(3)哪里是大树爷爷在笑?(怎样笑用动作表现)。

3、听音乐边游戏,边完整演唱。

4、选择胸饰,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二、学唱歌曲。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2、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4、幼儿自由学学。

5、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笑的。

6、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7、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8、幼儿欣赏音乐。

9、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10、学唱歌曲两遍。

三、听音乐玩游戏。

1、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5363|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2、请幼儿用一个手做毛毛虫,另一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3、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小班韵律活动毛毛虫挠痒痒教案

教学理念:

在培育孩子用美妙的声音学唱k曲的与此同时,勉励孩子勇敢地用动作表现乐曲。通过给孩子挠痒痒为游戏作伏笔。很好的予以孩子勇敢表现的机会,推动小伙伴间的沟通,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学唱k曲,勉励孩子用动作与声音勇敢表现乐曲。

2、体会与小伙伴一块儿游戏带来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难点:

要点:学唱k曲,可以用美妙的.声音与有意思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难点:学看图谱,体会三拍子music的节拍特征,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教学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music磁带、毛毛虫指偶与大树头部装饰数个。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music,让孩子随music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建场景,学习歌词。

(1)孩子,你是怎么样挠痒痒的?其它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样?

3、放录音,启发孩子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4、幼儿教师带着孩子快乐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1)教师扮毛毛虫,请一孩子扮大树,表演1遍。

(2)请几位孩子饰演毛毛虫,幼儿教师饰演大树,在music声中表演1遍。

(3)全部孩子边唱边表演2遍。

6、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字更换小白菜祖父,例如:豆角大姐姐、冬瓜(又称枕瓜)祖父等。

教学扩展:

外头的青草也想与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当怎样唱这一首歌哩?幼儿教师带着孩子边创作乐曲边做动作出教学室,去室外找更加多的伙伴创作乐曲。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师幼和幼儿之间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音乐挠痒痒教案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活动目标:。

1.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歌曲乐曲.

2.能随着歌曲的情节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卡片若干,音乐磁带,大树头饰.

活动过称:。

一.熟悉音乐,学唱歌曲.

1.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好听的故事,看看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它有许多好朋友,有一天,大树正在睡觉。呼噜、呼噜睡的真香。这时,一条小小的毛毛虫爬来了,哇!毛毛虫爬出来了!一颗小树喊了起来,把大树也吵醒了,大树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大树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钻进大树手臂和胳肢窝挠痒痒,大树一下子咯咯咯的笑出声来.

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这个调皮的毛毛虫!

2.教师完整的用快乐的情绪唱一遍.

3.幼儿跟着教师唱,体验哈哈哈哈的快乐情绪.

二.跟着音乐做动作.

1.教师请幼儿说一说怎样挠痒痒.(挠胳肢窝.腰.脖子等地方).

2.幼儿倾听音乐带,教师揭示幼儿歌曲乐曲的第二句是挠痒痒.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三.玩游戏.

教师为幼儿带上毛毛虫卡片,跟随音乐快乐游戏.

今天老师让我们小朋友也当毛毛虫,和老师一起玩个好玩的游戏.

教师讲游戏玩法与要求:。

1、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挠痒痒时幼儿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互相邀请扮演角色,反复游戏.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游戏,鼓励并表扬做的好幼儿.

活动延伸:。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教材分析:

挠痒痒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运用动作和声音大胆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1、观看课件,以故事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为理解歌词作铺垫。

2、在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3、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情景游戏作铺垫。

4、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情景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5、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在培养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游戏作铺垫。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会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音乐磁带、毛毛虫指偶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活动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小班艺术教案:毛毛虫挠痒痒

1、学习用手指点画毛毛虫。

2、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3、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1、热身游戏。

(1)教师扮演毛毛虫妈妈,跟着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老师,出发!(教室内)。

(2)毛毛虫们真棒,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音乐起)。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挠痒痒(中指弯曲,身体跟着手指的动作慢慢向前,当音乐发生变化时提醒幼儿去慢慢接触别的幼儿或者老师的身体模仿挠痒痒)。

2、音乐游戏。

(1)提问:哪里像是毛毛虫在挠大树爷爷的痒痒?请幼儿一起找出音乐中节奏强的部分。

(2)提问:怎么"挠痒痒"?(启发幼儿用手指来比划:左手扮大树,用右手的`食指毛毛虫在左手掌上演示"爬行"。)。

(3)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做动作。

3、互动游戏。

(1)、教师(或家长)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大树,音乐到节奏强处,教师挠"大树"痒痒(注意观察幼儿表情)。

(2)、幼儿可选择当毛毛虫,游戏反复进行。

4、动手游戏。

(1)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的样子(浑身毛毛的胖乎乎的)。

(2)教师示范用手指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出毛毛虫的身体。

(3)幼儿自由创作。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

教学理念:

在培育孩子用美妙的声音学唱k曲的与此同时,勉励孩子勇敢地用动作表现乐曲。通过给孩子挠痒痒为游戏作伏笔。很好的予以孩子勇敢表现的机会,推动小伙伴间的沟通,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学唱k曲,勉励孩子用动作与声音勇敢表现乐曲。

2、体会与小伙伴一块儿游戏带来的欢快心情。

3、会用动作与声音表现挠痒痒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要点:学唱k曲,可以用美妙的声音与有意思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难点:学看图谱,体会三拍子music的节拍特征,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教学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music磁带、毛毛虫指偶与大树头部装饰数个。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music,让孩子随music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建场景,学习歌词。

(1)孩子,你是怎么样挠痒痒的?其它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样?

3、放录音,启发孩子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饰演毛毛虫给孩子挠痒痒(勉励孩子相互挠挠)。

4、幼儿教师带着孩子快乐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一致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教师扮毛毛虫,请一孩子扮大树,表演1遍。

(2)请几位孩子饰演毛毛虫,幼儿教师饰演大树,在music声中表演1遍。

(3)全部孩子边唱边表演2遍。

6、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字更换小白菜祖父,例如:豆角大姐姐、冬瓜(又称枕瓜)祖父等。

教学扩展:

外头的青草也想与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当怎样唱这一首歌哩?幼儿教师带着孩子边创作乐曲边做动作出教学室,去室外找更加多的伙伴创作乐曲。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师幼和幼儿之间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