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小学学校美育论文(专业19篇)

小学学校美育论文(专业19篇)



学校不仅是学习本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学校活动的精彩瞬间,让你更好地了解学校的魅力。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摘要: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军,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其中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劳动者的美育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美育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美育教育;校园文化。

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还是劣质低价。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设计了一种飞艇但在实验过程中总是存在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设计师对此无能为力。后来别人推荐了一个美术家修改设计美术家看了设计图在图纸上进行了简单的改动结果制造出的飞艇竟然再也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大家向美术家请教其中的奥秘美术家说:“我不懂自然科学也不明白飞艇的飞行原理我只是用美学的眼光去欣赏它。因为我相信好的设计必须是美的这是大自然中最普遍的规律。”美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所有美的通性应是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愉快和精神愉悦。美不具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但实用的、功利的东西也可以是美的美从实用性、功利性发展而来又高于实用性、功利性。大量的商品交换实践活动说明实用而又精美的商品极易推销实用但形式不美的商品不易推销不实用又不美的商品无法推销。为了更好地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实现商品的“美”的环节上多下工夫。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于劳动者审美价值的培养、审美观念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审美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中的美育对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职业学校的美育水平。本文就如何开展美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实施美育实践,实现美的创造。

发现美、审视美虽说是一种心灵体验,但过渡到创造美就需要有一定的切身实践和体会。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寻找美、描述美、体验美、制造美的活动。例如,利用周日学生逛街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商店的物品、装修、服务、设计,举行诸如“美在某某产品之视觉美”“美在墙体广告之营销美”的主题征文或者讨论活动,让学生增强创造美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布置教室、宿舍,举行手工比赛等制造美的活动,增强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针对营销、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多讲一些创意产业的典型案例,例如《牡丹汽车为中国女足喝彩》,厂商审时度势制造轰动效应而为牡丹汽车打开了市场之门;《复旦管理学院的品牌形象传播》,以“视有界,思无界”表现了复旦的博大人文、胸怀世界的学术追求。这些案例非常值得品味和学习。

二、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可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绘画、技艺、歌舞、影视、摄影、着装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美的行为,获得美的体验,把对美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文学、艺术、书法、写作、棋类、体育等社团组织和兴趣活动小组。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还可以结合热点时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习长征精神、为烈士扫墓、听先进人物的演讲等,通过这些使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美的氛围。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具有很多的未知性,他们思维敏捷,正是接受系统绘画美术教育的关键期。绘画能够让儿童进入到想象的天堂,能够促进他们感情领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让他们一点一滴成长,由开始的胡乱涂鸦,到后面的应付自如的绘画,进而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绘画陶冶儿童的高尚情操。

儿童绘画对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会有较佳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充满求知欲、好奇和生机,他们愿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而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儿童绘画,能够让他们在绘画中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他们完整的人格,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绘画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

儿童要学好绘画,那么就需要始终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美术有别于语言艺术的文学、听觉艺术的音乐,它是一门具有物质性、静态性、可视性、造型性的艺术,它需要儿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体验其中的奥妙,去感受过程。儿童在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会有叛逆、好动、注意力分散的天性,而通过绘画活动能够让他们去收获喜悦、感受快乐,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心去迎接挑战,这无疑能够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

4.绘画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

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他们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主要包括了创造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感受力等,其中核心部分是创造力和思维力。创造力,既能够培养儿童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绘画、表现美、理解美的能力,还能够开启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使得儿童对于美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促进儿童智力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开展儿童绘画工作。

1.定期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少儿美术大赛。

群众文化组织应该多鼓励少年儿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感受群众文化氛围,展示儿童自信、快乐和健康的一面。应该定期组织举办少儿美术大赛,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成就自己的作品。透过孩子们的画笔,能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目光发现和观察美丽事物,在画纸上尽情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和精彩、美丽的世界。

2.用心血去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们的努力大加赞赏,那么他们往往就会带着满足感和喜悦感去学习绘画;如果我们能够将绘画课程上的活泼、轻松,用心血去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那么儿童就会有更多的兴趣来投入到儿童绘画中,实现良性循环。

3.定期举办儿童绘画培训班。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之一的群众文化组织(如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应该要致力于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定期举办儿童绘画培训班也是群众文化组织开展的诸多公益性活动之一,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培训班实行免费的教学机制,由群众文化组织的美术老师授课,培训内容包括线描、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知识。课堂上采取统一讲授与个别循环辅导的方式。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这一切须有创新人才方得实现。创新人才要由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以想象为基础,美育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这便是美育、想象力、创新教育三者的辩证关系。同时,由反思引发设问与思考,给作为教师的我们留下一片任由思想和行动驰骋的空间。

关键词:美育想象力创新教育辩证关系。

培养创新人才,自然离不开相应的创新教育。

美育、想象力、创新教育,乍看去,这三个词之间似乎难于找到合适的链接点,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审美(即审美活动)是美育的手段,美育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主要途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重要因素,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培养人形成正确审美观,并能以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这一目标是通过审美活动来实现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发生的审美过程。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中的人,审美客体也就是审美的对象。

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才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才成为客体,也就是说,审美的主体、客体只能在审美活动中“现实的生成”,即是指二者具有一种“即时性”。比如:当你第一次面对九寨沟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时,你一定会被这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惊呆了!继而为之赞叹、陶醉,乐不思返。此刻,你和你眼前的这般美景共生在你的审美活动之中,主体与客体即时生成;可如果你是景区的工作人员,虽然每天生活、工作在这仙境般的美域,却可能因为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美景没有被你当作审美的对象来欣赏,而你也没有作为欣赏美景的人,这样,审美现象没有发生,审美活动没有“生成”。

想象,就是根据已有表象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这就像工厂把原材料加工成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已有表象”便是原材料,而“创造新形象”便是加工。

已有表象主要源于我们的审美对象,大致有三个方面:

1.自然的。自然界里进入我们审美视野的很多东西,像动物、植物、山水风光、气候气象、地质地理、天文、自然现象等。

2.艺术的。这是艺术活动的产物,是指各种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艺术作品。

3.生活的。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方面,以及其间接触的很多事物,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审美现象是无处不在的,审美活动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基本的生存方式中必然要有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已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生存状态。

就是在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中,我们积蓄了大量的将被我们用来“创造出新形象”的“表象”。

“材料”有了,如何“加工”呢?

打个比方:我们要冶炼合金,就要有几种现成的金属(上面所说的“材料”),要有一个熔炉(我们的大脑),还要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燃料和高温的炉火(想象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这才能将原有的材料熔化、融合,从而冶炼成合金。

那么,丰富的情感从何而来呢?

人的心理过程中有一种叫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的,常对各种事物持不同态度,产生各种主观的态度体验。如热爱祖国,憎恨敌人,喜欢大自然的清新秀美,痛恨那些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人,接触到好的艺术作品会为之心动,甚至会感动得流泪……这些热爱、痛恨、喜欢、厌恶、感动等。在每一次审美活动中,都伴随着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而我们的情感,也正是在这样无数次的心理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洗礼、锤炼和积淀。

创造性想象,就是依照情感本身的力量、复杂度和延续程度,对储存的“原材料”加以重新改造、组合,以产生出一种全新的形象的活动。

想象力是一种由已有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的能力,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由不知到知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想象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又以想象为基础。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创新的同时也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

至此,美育、想象力、创新教育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已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谈谈美学和审美活动.美育.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曾繁仁.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美育.20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能够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生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及乐观主义的精神。它是对审美对象形象直观的情感体验,是采取完全自由、没有任何强制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的教育。它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所以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美育教育,从而合理高效地在班级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影响学生感受美。

教室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点,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从一点一滴中感受身边教室环境的美,逐渐将这种美迁移到自己身上,培养其爱护班级环境,打造魅力班级的优秀思想。开学初,我在教室的一角粘贴了一面小镜子,并且用花边装饰,镜子下放了一把小梳子和一个指甲刀,没有过多的语言,每天一到教室,孩子们总会在镜子前左瞧右看,拿起梳子整理整理,学生们没有反感,没有怨言,一个小小的举措强过多次针对仪表美的口头教育。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暑假过后,孩子们走进校门发现学校已经大变样,睁大了眼睛这摸摸那瞧瞧,怎么也看不够。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班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新学期学校的变化,那一张张小嘴便滔滔不绝起来。有的说教室变大了,也明亮了,而且更暖和了;有的说宿舍规范了,也干净了;还有的说学校看起来特别宏伟……一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着光亮,诉说着美好。春天,校园处处盛开鲜花,桃李芬芳,牡丹芍药争芳斗艳,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如此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花园旁、操场边、教室前……欣赏着校园中的美景,发现了校园的美,孩子们更加喜爱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校园。

三、课堂教学领略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教学更是美育的重头戏。冰心的《肥皂泡》文字优美,意境深厚,字里行间都仿佛能看到在空中飞舞的五色浮光。为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字,感受文字中的美,我带着他们亲手做肥皂水,来到了操场,只见轻轻地一吹,空中便多了许多精灵,孩子们“哇”地喊出了声,这声音中有惊喜,有感叹,有激动,这都是因为他们欣赏到了美,感受到了美。诵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欣赏《因为你是我女儿》这篇文章时,通过范读、自读、引读、议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更多时候,我是献上一张张优美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图片美的同时,感受文字中的美。正是这一次次的旅行,引领着我与孩子们对美的探索。

四、组织学生创造美。

教师与学生一周五天共同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便成为了第二个家。学生要有一个优美、秀丽、整洁的校园环境,这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教师带动下,师生共同植树、栽花、种草、清扫,真心爱护、布置着这个家。美化学校,先要从美化班级开始,学期初,孩子们找来了花盆,在里面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花,我对他们说“:这些花既可以美化环境,又是班级生命力的象征,希望同学们精心呵护它们。”在同学们的呵护下,几盆小花虽不能争奇斗艳,却也是生机勃勃。当一朵小花开放,孩子们总是叫着、拉着我去共同欣赏,每天师生目睹小花茁壮成长,不失是一份充实愉悦的活动。照顾这些花的同时,孩子们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呵护他人的成功。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不是一个装饰,或者随意涂抹应付学校检查的风景。每一期的板报设计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设计到实施,都是他们亲力亲为。由住宿区到教学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段斜坡,很多孩子走到这里时都会加快速度冲下去,有的一时收不住速度便摔倒了,磕破了腿,摔破了手,擦破了皮,时有发生。老师们为这个情况头疼不已,总是告诫自己班里的孩子,一定要慢慢地走下来,但情况并未好转。甚至有一次,一位老师也不小心在这里扭了脚。这时,孩子们对我说:“老师,咱们不是刚刚学完实践活动中看图写话吗?那里边没有井盖的井旁边立了一块牌子,我们是不是也能在这个斜坡旁边立一块牌子啊?”真是一个会发现、会思考、会解决的孩子!我说:“这个主意不错,那我们就一起干吧!”于是班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立牌”行动。走读生从家里找来一块木板,几个孩子在上面贴上白纸,还有几个用彩笔画上了花边,中间用红笔写上了大大的“小心危险”四个字。完成了,孩子们兴奋而郑重地把牌子立在了斜坡旁,并且义务当起了看守员。每当有学生想要跑下去时,他们就会拿起牌子在那个人面前摇晃,提醒他注意。学生通过自己创造美,从而可以学会自觉地维护美,培养起爱护公物和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美育是教师进行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美,热爱美,维护美,创造美,用美的内容去塑造学生美的灵魂,教育工作也会有滋有味。

小学学校美育工作计划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2、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全过程,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有计划地对班主任或全体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研讨班级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2、加强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抓主题班队会,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二是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三是加强对“问题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四是家校联合,共同努力。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及社会资源做好班级教育,做好“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指导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

(1)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阵地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各辅导员分工合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学校团队活动室的布置,选拔新一轮的鼓号队员,进行训练,为鼓号队比赛做准备。

(2)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学雷锋”“红领巾示范岗”“假日雏鹰小队”等活动,进入社区、敬老院、民族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活动阵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文明班级评比、少先队活动和班队会等活动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爱国、诚信、守法、文明、感恩、励志”等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语言文明、规范学生仪表,使学生做到“文明守纪、尊敬师长、爱校如家”。广泛开展纪律、学习、两操、安全、卫生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继续做好国旗下的教育活动,做好国旗班的训练,做好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的审核及讲话人、主持人的训练。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继续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有关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再进行二次全员培训。结合品德与生活、班队会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尤其要重视对家庭离异、特困生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帮教档案。

4、扎实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春节”、“文明礼貌月”、“清明节”、“劳动节”等节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的教育熏陶中不断提高。继续开展“文明班级”“十佳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主题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学雷锋,从小事做起”、“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网络活动。

(3)大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续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书活动。

(4)开展“美丽童年,童谣相伴——读童谣,写童谣,讲故事,争当美德小达人”系列活动。

(5)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做好校园美化净化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继续开展“特色教室”“文化走廊”“美的宿舍”评比活动,使我校形成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及融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1、开学典礼暨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3、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会议。

4、做好“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的完善,做好“文明班级”评比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从第二周起进行“文明班级”评比,第三周开始进行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检查。

5、选拔新一轮的鼓号队员,第二周开始训练。

6、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

7、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中队会。

8、开展“学雷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题中队会。

9、结合春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

10、开展“文明礼貌月”系列教育活动。

11、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12、开展“创建美丽校园,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

小学学校美育工作计划

1、改革考核机制,推行全员育德。

2、整合德育资源,强化课程管理。

3、夯实养成教育,提升文明素养。

4、紧密家校联系,拓展育人时空。

二、工作举措。

(一)规范队伍建设,优化德育成效。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组风建设带动师风建设,结合教师节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要求老师能够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关爱学生,服务学生。

2、营造全员育德的氛围。牢固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观,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岗位的育人功能,自觉承担起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该确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书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合格而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并让班主任工作得到家长认可。一是完善实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定期组织班主任通过多种形式研究、交流班队工作特色和突出问题,加强落实措施;二是实行新老班主任结对制。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行班主任工作考核制。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工作的月考核、学期考核制度,加强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四是加强跟踪指导,走进晨会、班队课堂,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4、继续推行副班主任选聘制度。通过考核评比进一步增强副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二)整合德育资源,强化课程管理。

1、充分利用好德育课程资源。认真上好晨会、班队、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努力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实效。本学期,晨会课以八礼四仪和班级实际为主要教育内容。班队课单周为年段目标养成教育,双周为专题系列教育。综合实践课与劳动技术教育相机结合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并组织学生及时完成相应作业。

2、进一步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利用随堂听课关注课堂成效。另一方面加大巡课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夯实养成教育,提高文明素养。

1、以年级组考核改革为抓手,切实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本学期将学生素养纳入年级组考核,行政、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检查,每日公布,每月反馈。

3、进一步加强年段目标达成过程管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精选教育点扎实开展活动,形成教育系列,并且随机对学生行为进行检测。

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学生志愿者行动。改革原来的班委会制度,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自主申请岗位,自主管理。

5、利用好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各类节日,举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及必要的仪式,通过开展“心灵手巧送祝福”迎新年贺卡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6、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

读书活动等专题教育活动。

(四)紧密家校联系,拓展育人时空。

1、紧密家校联系,要求每位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统筹和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并将工作开展的情况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利用学校网络和校讯通平台,改革探索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认真开展校外德育基地和校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同时进一步开展好“生活大课堂”教育实践活动。

三、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3、路队牌制作。

4、一年级入学仪式。

5、副班主任聘用工作。

活动主题:“文明守纪,尊敬老师”

八礼教育主题:仪表之礼、餐饮之礼。

1、开学典礼。

2、收看开学第一课;常规教育周活动。

3、“教师礼赞”系列主题活动。

4、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5、新一届大队委改选。

活动主题:“爱我祖国,爱我校园”

八礼教育主题:言谈之礼、待人之礼。

1、“心中有祖国”系列活动。

2、新生入队仪式。

3、“爱我校园”微故事征选活动。

4、分年段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八礼教育主题:行走之礼、游览之礼。

1、各年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交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3、期中班风问卷。

4、班级文化布置。

活动主题:“知法懂法,诚实守信”

八礼教育主题:观赏之礼、仪式之礼。

1、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2、品德教育教学专题研讨。

3、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4、安全自护教育。

5、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八礼四仪知识竞赛。

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1、“心灵手巧送祝福”迎新年贺卡制作比赛。

2、期末班风评比。

3、班级管理问卷调查。

4、四好五有班队创建小结。

5、优秀年级组考核。

小学学校美育工作计划

要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做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把德育与智育比做水杯与水,人们总想让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杯子要越来越大才行,所以提高学生的智育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1、加强自身学习:本学期我时时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抄写政治笔记。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同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3、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一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二、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为教师不但教好书,更重要的要育人,因此,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立足学科教学学科活动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现在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所得的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因此作为老师,在这学期中我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以语文学科为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要狠抓主渠道。本学期我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进行对照。教育他们,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算得上好的道德品质。

3、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不失时机地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提高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4、真诚地关心学生,与学生共享甘苦,赢得学生的敬爱,师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从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5、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入手。因此,我要鼓励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训练。另外还要给予及时地监督、鼓励、表扬等,使学生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们道德养成、知识学习、形成能力以及锻炼体能、发展美育和劳动意识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教育活力与教育生命的象征。在班级中,学生们和班主任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朝夕相处,学习、生活、活动、交流,彼此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在对学生们的影响和教育中,班主任责任在肩,任重而道远。

一、实施美育教育,班主任要从自身美育做起。

大多数学生只要提起自己的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除了教学,还有班级事物管理、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评语的撰写等等。学生们关注班主任,班主任的教育风格、举止言行、处事态度等无不影响着学生。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首先要从自身的美育做起。我们知道,美育教育是以陶冶人的审美情操为目的的教育。通过美育教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眼光;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理意识;形成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素养。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实施美育教育,首先要以身示美、以言达美、以行践美、以情促美,展现自身美好的表率形象;其次,班主任要从关爱学生入手,奉献爱心、善待他人、动之以情、以身垂范;再次,班主任要树立理想、追寻梦想、热爱生活、钟爱艺术;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凝练自身审美品格和美育素养,带领全班学生朝着美育教育的目标不断前行。

二、实施美育教育,班主任要设定班级美育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就好比是一棵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它既需要自身的勇气和力量,也需要自然界中的阳光、和风、细雨的浸润。在学校美育中,班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快温暖湿润的土壤、一个阳光健康的场所、一条驶向理想彼岸的航船。班主任和所有教师一起,担负起给班级群体和学生个体精心设置美育目标、美育内容、美育途径等美育通道的责任。要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让健全的人格伴随人的一生,让真、善、美融入学生们的心田,让学生们成为美育滋养的生命体,班主任责无旁贷。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奇在他的专著《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就美育教育的目的谈了他的观点:“美育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学会寻求非功利精神快乐的任何职业的个体。通俗的说,就是培养一个精神快乐的人。”一个精神快乐的个体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和谐、与世和谐的健康的人。由此可见,由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将是一个和谐、安定、轻松愉快的班级。而由这样的一个个班集体所组成的一个个学校终将连接成一个和谐、安定、充满欢乐的社会。所以,简略的说美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前进目标和终极目标,美育的目标培养的是会审美的普通人。在班级中,美育教育应当是轻松愉快、人人愿意接受的教育。班主任应当分析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切实可行的班级美育教育目标。班级美育教育目标的制定,应涵盖美育教育的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理想、是憧憬、是追求;而过程目标则是实践、是操作、是行动。过程目标就仿佛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段的导航,终极目标则仿佛是学生在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期待。班主任应当和学生们一道共同书写美育教育的理想,共同设定美育教育的目标。

三、实施美育教育,班级是主要途径和重要通道。

四、实施美育教育,班主任要为学生们精心配餐。

众所周知,美育教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级是美育教育的落脚点,而班主任就仿佛是美育教育的营养师,承担着为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精心配餐的重任。在班级中,如果将班主任比作五线谱,那么学生们就是跳动在五线谱上叮咚的音符;如果把班主任比作调色板,那么学生们就是五颜六色的色块。班级是美育教育的摇篮,班主任应当是引领学生们获得幸福人生的美育营养师。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的整体美育教育建设中,可以将每一次的班级活动与美育挂钩、每一个学生的演讲主题与美育挂钩、每一期的班级版报制作与美育挂钩;还可以将班级的班徽、班旗、班歌的设计与美育挂钩;将班级的口号、班级的布置、班级的卫生与美育挂钩;等等。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的个体美育塑造中,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发现一个好的事例就好比发现了一束亮丽的光源,用它来照亮和影响周围的一群人,感染和带动一批人。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捕捉班级群体和学生个体的闪光点,善用鼓励法宝,依美造美、借美传美,使班级整体及个体美育不断涌出佳话。总之,班主任要和学生们一同设计班级的美育理想,书写班级的美育宣言;可以和学生们共商人类的美德教养,唱响班级的美育旋律;可以跟学生们一道绘制班级的美育蓝图,画出班级的美育群像;可以跟学生们一道撬动美育的天平,放大美誉的力量。担当起为学生们的美育教育精心配餐的重任。

五、实施美育教育,班主任要研习美育教育理论。

小学学校美育工作计划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读书节、体育节及冬三项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

4、开展每月一次一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从起始年级抓起,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以家长评教、学生评教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加大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力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

(2)提高管理能力。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工作交流、听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

(3)成立班主任工作室。采用个人主动报名和学校指定的方式,确定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日常自主研习和集中合作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努力培养工作室成员的班务管理特长和创新精神,带动城东小学全体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礼仪队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每月两次对礼仪队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4、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各学科、各教师都应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的提升尤其是审美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教育理念下的共识。基于此背景,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课堂教学是课程教育的关键,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课程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形成系统的教学措施,使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为今后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课程知识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整个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1]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各种美学意识的养成十分关键,所以加强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十分必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教育思想对实践教学的重要要求,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变得高效,对于教育发展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这也体现了本文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必要性。为了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对美的作品进行鉴赏,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绘画以及作图的技巧等。这体现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生能够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对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十分关键。其次,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就较为灵活,有众多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节,这就突出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性的特点。教学模式的丰富性,有利于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十分关键。总体来说,小学美术教育的丰富性,是今后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点,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十分关键,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即应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所谓引导性的教学方法,简单而言,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生一些绘图的技巧,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绘图,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巧。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要就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探索,学生在探索思维模式下展开学习,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此外,引导性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3]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职院校学生也是我国未来事业的中间力量。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意义巨大,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深受美的陶冶,更能够为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做贡献。

故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意义,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寻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的方法,以期为高校美育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教育。

美是一种高尚的心灵感受,美育更是教育的崇高手段,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高校作为学术界的重要基地,其在美学界的使命和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

故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不仅仅可以达到以美熏陶人、以美教育人、以美启迪人的作用,更能够发挥出以美成就人的作用。

进而,对于我国建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我国未来事业的中间力量,提高民族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阅读前人著述,加之自我创新习研心得,认为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重要在如下几点:

一、营造美育环境,做到处处即是美育课堂。

美育在高职院校往往成为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环境比较薄弱。

在谈到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美学大师的时候,学生知之甚少。

同样,在文科高职院校当中,只是机械的以《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等课程为底本,使学生达到学习完成学业的目的,而没有达到以美启迪人的功效。

其实,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工作在于点点滴滴的生活,生活才是教育的最好老师。

因此,我们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重在营造美的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广泛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讲座、美育活动、美育比赛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化环境的改善,真正来让这些热爱美的青少年触摸到美的存在,触摸到美的感受。

营造美育环境,做到处处即是美育课堂,通过环境再现美育教育的功效,这不仅仅可以满足高职学生多方面的艺术兴趣和艺术追求,更让他们更加的向往美、热爱美,从而更好的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转变美育教育方式,做到美育教育形式多样化。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使得美育当中的一些感性成分降低,逐渐使得学生对美育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美高深莫测,是一种专业性强不可触摸的艺术形式。

其实,在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当中,过于强求美育的范畴、命题、体系等,都是对美的一种割裂。

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只有转变,让学生在舞蹈、戏曲、影视、文学、书法、摄影、建筑、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当中寻找美的存在,接受美的陶冶,这样才会达到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的最佳效果。

这些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形式,在高职文化育人中,让学子们懂得了尊老爱幼,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奉献。

可以说,这些形式的美育教育,无不闪现着人性的火花,构筑着高职院校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所以说,多种多样的美育形式,能够使每个大学生的心灵都泛起阵阵涟漪,不知不觉中播撒着当代大学生美的精神种子。

美育教育不是禁锢教育,也不是说教教育。

因此,在高职院校当中,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必须运用多种美育教育形式,从而才能更好地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正是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让成长在当下的大学生们的心灵碰撞出美的火花,在这种美的光环照耀之中,从而将自我锤炼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三、重视传统文化,开设美育教育选修课。

先进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儒家文化,从圣人孔子、孟子到近现代社会,其思想一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于那些高职院校的莘莘学子们来说都是意义重大。

我们都知道圣人孔子主张“仁”,“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

孔子提倡以温厚的君子人格来规范主体的修养,这样运用到高职文化育人教育中,能够调节学生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去实现个人理想。

我们用圣人孔子的这种仁爱思想,用这传承千年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在高职学生美育教育当中发挥作用,意义定会堪伟,成果卓然的。

我们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开设一些中国传统美育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更达到了美育教育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灿若珠贝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精髓,其中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典范。

在我们高职院校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启迪大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对于那些还处在做人处世和道德修养养成阶段的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意义。

这种美育教育形式,不仅仅能够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效果,还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莘莘学子的普世修养价值,让他们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递者、接班人,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毕定一.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j].安徽教育.1980(08).

[2]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

[3]孙荣春.试论美育在职业院校的地位与作用[j].教育与职业,,(33).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小学语文学科担负着美育教育的重要职责。

职业学校提升美育教育方法的思考论文

摘要: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军,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其中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劳动者的美育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美育教育。

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的总体形象还是劣质低价。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包括目前还没有被充分重视的劳动者的美学素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设计了一种飞艇但在实验过程中总是存在质量不过关的问题设计师对此无能为力。后来别人推荐了一个美术家修改设计美术家看了设计图在图纸上进行了简单的改动结果制造出的飞艇竟然再也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大家向美术家请教其中的奥秘美术家说:“我不懂自然科学也不明白飞艇的飞行原理我只是用美学的眼光去欣赏它。因为我相信好的设计必须是美的这是大自然中最普遍的规律。”美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所有美的通性应是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愉快和精神愉悦。美不具有实用性没有功利性。但实用的、功利的东西也可以是美的美从实用性、功利性发展而来又高于实用性、功利性。大量的商品交换实践活动说明实用而又精美的商品极易推销实用但形式不美的商品不易推销不实用又不美的商品无法推销。为了更好地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实现商品的“美”的环节上多下工夫。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对于劳动者审美价值的培养、审美观念的形成、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审美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中的美育对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职业学校的美育水平。本文就如何开展美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实施美育实践,实现美的创造。

发现美、审视美虽说是一种心灵体验,但过渡到创造美就需要有一定的切身实践和体会。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寻找美、描述美、体验美、制造美的活动。例如,利用周日学生逛街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商店的物品、装修、服务、设计,举行诸如“美在某某产品之视觉美”“美在墙体广告之营销美”的主题征文或者讨论活动,让学生增强创造美的欲望。还可以让学生布置教室、宿舍,举行手工比赛等制造美的活动,增强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针对营销、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多讲一些创意产业的典型案例,例如《牡丹汽车为中国女足喝彩》,厂商审时度势制造轰动效应而为牡丹汽车打开了市场之门;《复旦管理学院的品牌形象传播》,以“视有界,思无界”表现了复旦的博大人文、胸怀世界的学术追求。这些案例非常值得品味和学习。

二、组织社团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可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绘画、技艺、歌舞、影视、摄影、着装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美的行为,获得美的体验,把对美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文学、艺术、书法、写作、棋类、体育等社团组织和兴趣活动小组。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还可以结合热点时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习长征精神、为烈士扫墓、听先进人物的演讲等,通过这些使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美的氛围。

校园文化一头联系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另一头联系着社会大众文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校园文化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流行文化的恣意蔓延,商业文化的长驱直入,恋爱文化的广泛普及,手机和网络文化的堂皇入室等,在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庸俗化的负面影响。学校要利用校园的资源,通过创造性的设计,营造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利用校标、名言警句、宣传展板,激发学生不断拼搏、努力学习;用充满智慧和力量之美的塑像等,启发学生于高雅的精神世界中发现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要创建和谐校园,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的氛围,弱化功利性,抵制低俗化,淡化娱乐性,构筑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没有美育的职业教育是不完全的职业教育,没有美育的职业院校不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要将美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文化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具备美的行为、美的品质,创造美的事物,给世界带来美的享受。

职业学校提升美育教育方法的思考论文

1.就业型。整个学校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培训为主,着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努力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地位,这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为多见。经济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实验实习条件比较优越,有可能把学生的技能操作提升到较高的水平,这也应该是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

2.升学型。整个学校的工作以对口高考为抓手,着力提高对口单招班学生的应试水平,把对口单招工作放在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地位,用对口高考来拉动学校的招生,这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为多见。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建设发展的资金短缺,政府一般都没有投入,学校的建设发展资金都靠自筹为主,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相对落后,在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的前提下,转向用对口单招来发展学校,拉动学校的招生工作。

3.综合型。这类职业学校以就业和升学两条腿走路,学校的综合实力都很好,在学校的建设发展问题上,学校的领导层不仅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优秀的劳动者,同时也认识到升学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它不仅为有志于参加高考而中考未能考好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一个平台,也展示了自身的实力,拉动了学校的招生。这类学校划归比较抗风险的的一类。

4.创业型。这类学校是目前中职校中最少的一类。这样的分类倒不是说前面的三种类型学校一点没开展创业教育,只是说他们更注重了其他方面,创业教育即便开展也是比较少的,亦或蜻蜓点水式的。而真正把创业教育这项工作抓得严抓得实的学校是少之又少,真如凤毛麟角一般,但凡开展得扎实有效的学校都是有旺盛生命力的学校。这道理不用多说,这样学校的毕业生到社会上不仅是抢手货,而更多的是能够自己创业,从而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抓好创业教育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开展创业教育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风向标。

1.加强创业思想教育,提高师生创业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大可》杂志、班级黑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强化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形成提倡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培养学生创业的价值观;二是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业创造,形成“学习为创造、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在学校的制度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和创业;四是广为宣传创业者的先进事迹、经验方法和奋斗历程,为学生树立学习典型。五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对创业失败者要包容和鼓励,使其认识到创业失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屡战屡败、痴心不改的人应赢得更多尊重,对创业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创业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创新和创业成为社会习惯,为创业创新提供文化支撑。同时以第二课堂的开展为创业教育的拓展阵地,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教育校园行、就业咨询日、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开启创业思路,树立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创业潜能,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

2.加强创业师资培训,提高创业教师能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培养创业型学生,必须首先要有创业型教师。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要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都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于当前教师队伍主要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因此,要把增强教师创业意识、调适教师创业心理、培养教师创业能力和提高创业水平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作为教师本人要认真参与培训,只有教师自己的创业能力提高了,才能教给学生以创业知识。

3.开设创业体验课程,创建创业教育模式。我校在9月,就将创业指导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9月,首次把《创业教育与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从9月开始,我校着手改进教学模式,将创业教育知识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采用渗透式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课程教学和校企合作中接受创业教育。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应开设创业体验课程,指导学生就现实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既应包含成功的典型,也应有失败的案例。前者可让学生学习创业的经验与方法,后者则可从失败的例证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总结教训,避免自己今后发生类似的错误。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模拟创业过程,自己当一回“小老板”,自主组建创业团队、筹集创业资金、注册创业企业、经营运作企业,教师根据学生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的课程内容才可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业的酸甜苦乐。

4.建立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教育实效。自从开展创业教育以来,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业教育,提出了适合我校发展的创业理念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思想,强调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素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将创业的内涵扩大为做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切事业。并开始从培养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与创业实践的教育。学校从20开始建立了以“创业教学+创业仿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创业教育运行体制,构建了创业工作室、创业超市和自主创业园“三地一体”的创业教育载体,实施了创业基地孵化、创业知识催化、创业成果转化的“三化一体”创业措施。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应从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重视、解决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使长期被冷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目前仍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努力,方可达成。

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领导对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使其明确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端正艺术教育思想,摆正艺术教育位置,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育人观,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艺术教育事业,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美术课真正成为一门不可取代的必修课。再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改革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学科间的主、副之分,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尽早制定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引导和促使学校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教学设施是保障学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现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切实重视,把美术教育与主科等同对待,逐年增加对美术学科的经费投入,从实际行动上消除主、副学科差异,并根据《新课程》要求,按普九标准配齐美术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设备,改变以往教师仅以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的落后状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办学条件,使美术教学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得以顺利开展。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对各学校器材配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落实。而对于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的,一时难以按标准要求配齐各种教学设备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来说,也应根据自身条件,想办法改变过去那种一穷二白的现象,逐步提高美术教育设施,因地制宜地创造相对较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教学保障。当然,由于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上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很大,要想在一夕之间让所有学校都改善办学条件,配齐学科所需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就此无所作为。

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首先,各级部「1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吸收毕业于各高校的、受过专业培训的美术专业人才来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对于那些暂时无力引进人才的学校,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培养一些在职的、有美术专长的非专业教师兼任美术教学工作,以弥补美术教师匾乏现状,保证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升师资水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师资情况,有计划地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农村中小学间的校际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以加快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师资力量。再次,美术教师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以更好的适应其教学工作。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首先应突破各种瓶颈限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勇于创新,灵活运用现有教材,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富于趣味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摆脱传统教材的束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乡土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彰显美术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事物和活动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和形象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更好地融为一体。此做法既可丰富和弥补原有教材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适应性不足的特点,又可解决学生因经济条件限制而无力购买学具的情况,使学生在无需投入太多财力的情况下,即可愉快地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丰富多彩的资源来接受美术教育,进行经济实用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在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切实重视和解决好影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才能真正促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断朝着素质化方向迈进,得到健康发展。

学校美育建设论文范文精选

大化县岩滩镇初级中学广西河池530800。

美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而教师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轻松自如、得体大方、庄重优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的例证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和谐、协调的气氛中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所精选的美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前所述,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源于语文课文的审美特性和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及教师对此的充分发挥。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故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以美的范式带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和谐新颖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同时将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综合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就能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强烈的向往与探索美的愿望和热情。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育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边四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了解美。

所谓的了解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适当地时间和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美育常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育,并理解其意义、性质、作用、范畴,初步掌握审美的方法,如同学习语文要学习基础知识一样,学生只有在了解美育的基础常识后,才能进行审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使学生了解美,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提。

2引导学生发现美。

这个问题包括许多方面的内涵,本文只着重研究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挖掘教材中的情操美。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白杨里赞》,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表现国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爱莲说》、《桃花源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出师表》赞颂了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所谓形象美,指的是教材中所描绘出的自然景物美、人物美、事物形状美的篇章段落。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给人以直观、具体、形象的美感。例如《小巷深处》中就描写了瞎眼母亲的`高大形象;《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尝不充满艺术美呢?通过这些形象的分析,为学生的审美活动铺设了道路,使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锐耳,如《三峡》;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如《春》;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如《雁门太守行》;有的若叙家常。尤其是诗歌与散文的语言,更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的精品。当我们反复诵读这些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音乐美,给人节奏和韵律感,使人有一种舒畅的、愉悦的美的享受。毫无疑问,这种语言美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校美育建设论文范文精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欣赏和理解。

范读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共鸣。声情并茂的范读像倾洒日露一样,把知识带给学生,有时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美,如《古井》《颐和园》《长城》这类写景物抒发对家乡和祖国热爱之情的文章;有时如人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如《瀑布》。

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范读,说明学生己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在教师引导得法的情况下,学生完全能运用这些审美观点对自己或别人的朗读进行鉴赏,并不断积累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声情并茂的朗读艺术。

(一)朗读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1.形式美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体现一种规范美,会说普通话是朗读的基本功。这种美,体现在章节清晰、语句通顺,如行云流水。韵律美包括押韵。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排比句式一气呵成,先缓后急,层层递进,其语势一泻千里,令听者荡气回肠又如《海底世界》描写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黔读长短句时的变化美读叠调时的和谐美。再如《南京长江人桥》: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艳丽,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2.内容美优美和壮美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美,通过朗读可使学生体会到这种美。

(二)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比较法每。篇课文都是开展鉴赏活动的好材料,或优美,或壮美,或刚柔相济。

2.社会借鉴法。即留心电视、广播中的解说这些有声的语言艺术在情感和技巧上比课文要丰富得多,多向他们学习,把课堂和社会结合起来。

3.同学竞赛法。开展朗读比赛,促使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使学生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

(一)关键是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这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读好书,好读书,潜移默化,陶冶审美观。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儿好书,不是能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就是能以感人的事迹来鼓舞人,或是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或是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抑或是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引导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利用阅读来催生、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校长管理论文

摘要: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者,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为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校长必须要制定最适合学校校情的规章制度。目前,随着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前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因此,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就要从自身出发,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投入充足毅力,提高个人素养,以发现并改进现阶段管理模式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制定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学需求的管理策略,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其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小学校长,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年龄较小,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都不断完善和成长的阶段,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都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校长的管理方式也必须要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除了常规的制度管理之外,还要加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学校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校长不断探索钻研的一门课程,同时,校长在教学方式、学生和教师管理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身为校长,要万分注重自身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式,以学校的基本情况为基础,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学校的良性发展和均衡发展。我作为小学校长,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学校的有效管理策略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素养。

由于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学校的管理策略要有一定的个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转变,因此,校长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导下,以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身心状况为基础,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管理之路。当然,要想创设科学的管理策略,校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的素养。同时,校长作为学校的负责人,作为决策者、管理者,必须立足于大局,全面地思考问题,深入了解师生的具体情况,在经过反复地探索、发现和验证之后,最终确立最适合学校的管理策略。除此之外,校长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顺应国家教育政策,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然而,学校管理方式的改进,仅仅依靠校长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行的,为了少走弯路,在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校长在内的领导班子之外,还要了解教师等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取其精华,听取有效的意见,以确保决策内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众人的要求。

比如,我在管理学校时,会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走进教师当中,面对面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教师考虑,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想法,从而改进自身的管理理念。同时,我还会深入一线的教学,参与教师的教研活动,在第一线听课、评课,和教师共同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师同甘共苦。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还会注意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大幅度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改进了教学模式,强化了对教师的管理。

二、建立科学体制,提高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在采用科层化的管理制度。在科层化的管理制度下,每个人都要对上级负责,最终对校长负责,它虽然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这种只对上级负责的模式,过分强调了上下级关系,忽略了领导层与教师之间平等的沟通,长此以往,就会阻碍校长对学校的全面管理。因此,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就要加强与各阶层之间平等的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拉近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除了内部的管理制度之外,还要确立有效的教学制度和监督制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师生的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同时,为了帮助教师有效地备课,提高教案的质量,我会安排各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其次,我还会通过优化“三主”教学来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实现导和学的结合,师生互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我也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班级和自身的优势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更深层次地契合学生的发展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最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会制定考核制度,从而充分掌握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地管理计划。

三、加强教师管理,优化教师团队。

首先,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的特点和优势,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让教师发挥所长。特别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校长要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校长还要了解教师内心所想,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满足教师的情感需求,以帮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为了丰富教职工的精神生活,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常常会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教师节文艺汇演等多样化的活动,让教师在教学之余,能够拥有一个活泼有趣的工作环境。

其次,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校长还要为教师提供对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因此,我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同时邀请教育学院的专家到校听评课,举办讲座,传授经验,让教师在专家的引导下,不断思考和创新教育模式。

最后,校长还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未完成目标的教师给予惩罚,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提供加薪、深造等机会,以此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热情,最终达到优化整个教师团队的目的。

四、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作用愈发突显,“以人为本”的观念被逐步确立。但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往往都是校长、教师等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一直都是被管理者的身份。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校长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创设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制度。

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总负责人,工作繁重,大部分学生除了校园宣传、大型校园活动等等,在其他时间根本没有见过校长,更不要说接触和交流了。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对校长的认识,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与不同年纪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面对面听取学生对于学校的意见和感受。另外,以学生的意见为基础,对管理制度进行改善,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我还会将优秀的学生发展成为校园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其次,除了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之外,校长还需要树立自身的威信。校长要从自身做起,为师生树立榜样,影响师生的行为,从而发挥校长的管理作用和带头作用。

总之,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的。因此,校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就要以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强民主化的管理,从而促进师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志武.论小学校长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方法[j].学周刊,20xx(09):85—86.

[2]寇新文.小学校长管理策略浅析[j].中国教育学刊,20xx(s2):80—81.

小学校长管理论文

摘要:教育是做的哲学。"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之风即是学校之风。因此,校长对于校长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

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安全管理为例,副校长负责安全和德育工作。在安全教育中,副校长负责整体协调,将安全管理意识下传到政教处,政教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然后以行政会形式进行讨论,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再试行修改。如,在教学管理中,分管副校长对教导处进行管理,教导处对教研组进行管理,教研组对学科教师进行管理。如此,形成从上到下的管理联系层,增加管理的密度才能较好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其次,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无论是从行政管理层面还是从教师和学生管理层面而言,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是要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学校管理中,一些事没人管,一些事没人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学校没有相应的人才呢?其实不然,很多教师并不是不愿意去参与管理,而是自身的优点没有被发现。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尽量看到教师的优点,让其优点在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学校管理中,从行政到教研组长很多时候属于传统的空降式聘任,这种模式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如果能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让教师来争取管理职位,效果会更好。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不断比拼,在轮换过程中提高教研组长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让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先进性,从而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精度包括精到和精致,所谓精到是在密度管理层次上将管理细化、深入,而精致则是在精到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当学校职能部门明确后,就需追求精度管理,精到地推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调节个人和团队的关系管理。学校行政对学校实施的管理更多的是对职能部门而进行,而对职能部门的管理是通过对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而实施管理而实现的。从一定角度上说,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是个人,而整个职能部门是整体,同时,职能部门中的每一个成员也是个体,管理中正是通过对负责人管理而实现团队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能部门成员进行管理而完成管理实务。以教研组管理为例,学校对教研组长实施管理而实现对教研组的管理,教研组长对教研组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只有让个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激活团队的活力。同时,学校并不是单纯对教研组长的管理而落实教研组的管理,还需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等和教研管理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管理目的。其次,要注重对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在学校管理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做事认真、积极,而一些教师则表现出懒散思想。

按从众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中,形成从上而下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以卫生管理为例,学校由分管卫生的后勤处对校园环境卫生场地等进行划分后,由班主任布置并监督学生进行打扫。学生打扫后,保持更多的就是看习惯养成。因此,在管理中,要树立"要求学生的自己先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不要求学生"的意识,哪怕一个烟头,一句粗话,都要注意。同时,要对学生行为习惯及时进行表扬,尽量少批评。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定的高度指的是出发点与立意要高,目标与指导思想应当是清晰的。学校教学的核心是为了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宏观上需要服务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清楚教育的方向与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充满历史使命感与民族忧患观念。一定的力度指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校长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工作上应当充满魄力,不可以犹犹豫豫。第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证实了加强团结的重要性,倘若是一盘散沙,那么就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校长通常是通过中介来影响教学活动和学校教育的,这就需要加强团结和注重实干。第二,要做到廉洁公正。校长要想确保管理工作的力度,因素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提高群众意识和公仆观念,这是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应用唯物史观的表现,也是客体和历史联系的统一。校长的管理工作需要服务于师生和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做到廉洁公正。校长做到了廉洁公正,就能够充满威信感,更加有力度地实施管理工作。第三,注重进一步地探讨。教育的新进展和工作的新局面并非等来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总之,在小学学校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实践中落实管理的密度、精度和深度,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对学校进行管理,方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乡镇小学美育论文范文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