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励志句子

老式东北帽子说说,描写北方的冬天的句子

老式东北帽子说说,描写北方的冬天的句子



老式东北帽子说说目录

五十年代东北冬天穿戴什么?帽子,围脖,棉手套,大棉鞋等大棉裤大棉袍

描写北方的冬天的句子

五十年代东北冬天穿戴什么?帽子,围脖,棉手套,大棉鞋等大棉裤大棉袍

没有棉手套和围巾。只靠毛和袖子就能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叫乌拉的用乌拉尔取暖的坚硬牛皮鞋。

帽子和大衣以毛皮制品为主,羊皮和狗皮居多。

描写北方的冬天的句子

北方的冬天。

如果没有雪,似乎就不是冬天。

南方的冬天,除了山区,一般的城市是没有雪的。

也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

有人去过人工冰洞,大夏天的,一张门票几十元。

那是雪吗?混着煤灰一样的东西,是无机物。

看的人太多,踩的人太多,雪没了形,没了精髓。

真是滑稽。

要看雪还是要去北边。

一到冬天,雪就成了北方唯一的风景。

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之上莽莽苍苍,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特别是树林,被雪覆盖了好几天好几夜,早上突然起来,透过窗前的霜花,忽然看见雪停了,世间一片寂静,无声无息。

连鸟的叫声都听不见——那么冷的天,鸟怎么防御呢?

如果是孩子的话我会很高兴。

孩子们结伴去学校。虽然打扮成熊的样子出门了,但是路上的雪太厚了,和他们的身高差不多高,所以即使不小心掉进雪中,也没有任何恐惧。

孩子们都想变成头上脸上全是雪、留着白胡子的老人。

没有风,也没有阳光,天空却是晴朗的,抬头一看,干枯的树枝上粘着棉花糖一样的雪花,孩子们的拳头敲打着树干,雪花吓了一跳,像柳絮一样飘落下来。

孩子们笑着,放开小手,手舞足蹈,声音惊动了寂静的林区,树上的雪都收敛不住,更洋洋洒洒。

孩子们抄近道,穿过树林,到附近的小学学习。

一天的课结束了,在下午放学的时候,路上的雪已经被踩了,或者中午灿烂的阳光使雪有些变化,下午气温又下降的时候,雪变得结实,变得坚硬,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地板。

那个时候,随意地踩,随意地跑,脚啪嗒啪嗒地响的话,只会有一只棉鞋陷进去,很容易就掉了。

雪路不容易滑,不像结冰的地面。孩子们穿的棉鞋是胶鞋底或布鞋底,有阻力。

学习结束的孩子们心神不宁,边走边扔雪球,打拐杖。

戴上棉手套,揉成一团小雪球,使劲往对方的头或脸上扔,一般不会砸中,但砸中了,就会很痛,谁也不会哭。如果追上去,偶尔完全撞到脸,甚至撞到鼻子,那就糟了。

那是内蒙古小兴安岭的冬天。

我在那里生活和读书。

经历过这样的冬天,无论去哪里都不会有冬天的感觉了。

即使有一点,总觉得哪里不够、不够。

比如兰州和济南的冬天属于干冷,也会下点雪,很短,又会及时消除;也没有完全融化,晚上完全结冰,到了第二天早上,街上全是冰,车都无法行驶,吓破了胆,事故也很多。

广州或深圳,是看不见雪的,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的风物;基本上都是阳光普照。

就像现在这样,阳台外暖暖的阳光会让人感到倦怠,露出头来就会觉得很舒服。

老人和孩子最适合在这样的阳光下玩耍。

但遇到冷空气降临时,是真冷、阴冷、或湿冷;屋里屋外都很冷。

没有温差。

外面冷的话想马上进屋取暖,但不使用空调的话会很失望。

所以在南方过冬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有一个月左右的心理准备。

比北方辛苦多了。

北方的冬天毕竟是有雪的,特别是在农村,外面的大雪飘飘,就像做梦一样,城里的亲戚回到乡下,和父母兄弟姐妹们坐在炕上,孩子们就瞅着缝隙躺着坐了。

在旺火上煮热茶,烧烈酒,煮大锅猪排骨——其他调料都不要,一点盐就够了。

喝一口烈酒,胃都滚了;不喝就是喝茶,东北人唠唠叨叨,西北人说话,都是一样的意思,再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门开着的时候捎进来的雪花——感情,很好很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