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励志句子

傅科摆实验观后感,为什么傅科摆可以有力地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实验观后感,为什么傅科摆可以有力地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实验观后感目录

傅科摆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傅科摆可以有力地证明地球在自转

最美实验之一——傅科摆

傅科摆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指的是仅靠引力和吊线张力在惯性空间的固定平面内运动的钟摆。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福柯(1819—1868)在证明地球自转的微小振动实验中获得成功,因此得名。

福柯实验中使用的钟摆长67米,重28公斤,吊点经过特别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摩擦。

因为这个钟摆的惯性和动量都很大,所以几乎不受影响地随意摇晃,而且时间很长。

在傅科摆实验中,可以看到摆动面沿着方向缓慢地旋转,同时摆动方向也在变化。

根据傅科摆的位置不同,摆动的方式也不同。

在北半球,摆动平面是顺时针旋转的。在南半球,摆动平面是逆时针旋转的,纬度越高,旋转速度越快。赤道上的钟摆几乎不动。

为什么傅科摆可以有力地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实验是在法国?在巴黎圆顶大厦举行,钟摆长67米,重28公斤,吊点经过特别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

这个钟摆由于惯性和动量大,几乎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自行运动。

在傅科摆实验中,可以看到摆动面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摆动方向也在变化。

分析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由于摆动面的方向不受力,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所以这一摆动方向的变化是观察者地球逆时针运动的结果,是一种相对运动现象地球在自转,这一点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明。

最美实验之一——傅科摆

地球的“动”和“静”之谜

中学的地理课上讲过,地球的自转轴是自西向东旋转的,自转大约需要23小时56分钟。

我回到了巴黎。

19世纪的法国实验物理学家。

这位物理学家专注于天文摄影。

我们做了一个成功的实验。

证明地球的自转。

设备的简单,设计的巧妙,现象的明显,结论的直观。

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美丽的实验之一。

伪装横穿马路。

再次横穿马路。

正好来到这里,先贤祠的大厅里挤满了穿着盛装的人,简直就像一场宴会,还有人为了看刚才物理学家写的“看地球自转”的告示板,一前一后地进来是的。

福柯描述了实验的基本情况。直径30厘米,重28公斤的摆线长67米,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移动,下面放着一个直径6米的巨大沙盘。

当钟摆在沙盘上时,钟摆下方的指针会在沙盘上留下运动轨迹。

把托盘高高横拉,用绳子拴在墙上。

一切平静下来后,点火并切断摆锤的绳子。

登山绳断了的话,重量就会开始晃动。

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呼出的气息会影响到重物的稳定。

火切断了连接钟摆的绳子,钟摆开始了单摆运动。

根据惯性定律,重量会在同一平面内运动,并在沙盘上划出一条轨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思议的是,钟摆的轨迹会顺时针移动,每隔一周,在沙子上画的轨迹就会偏移。

根据现场科学家的测量,每经过一个振动周期(约16.5秒),两个轨迹就会偏移约3mm,每小时偏移11°20>,31小时47分钟后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似乎能听到“感觉脚下的地球真的在转”这样的声音。

科普时间到了!

首先,这个实验的精彩之处。

第一,他利用很长的摆线,可以摆动的时间足够长容易观察;

第二,他使用了非常大的摆动球的质量,质量可以增加惯性使摆动开始时具有足够的机械能,可以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

第三,一般来说,支架的摆锤会涉及地球的自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柯采用了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装置----多段,摆线可以向任何方向运动。但这保持了摆动平面不变。

为什么如果傅科摆顺时针方向转动,就会发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呢?

这是由单摆的物理特性得到的。

从单摆的物理特性出发,给钟摆适当的起始力,它就会一直沿着某个方向,或在某个平面上运动。

如果钟摆的摆角小于5度,那么可以认为钟摆是做一维运动的共摆子。

如果把钟摆的运动看作一维共振,那么即使傅科摆移动也不会移动,但如果站在地球上,即使看不到地球的旋转,也能知道它正顺时针以一定的角度运动,因此与地球的自转面相对可以看出在动。

简单来说,就是挥杆面保持不变,脚下的地球在转动。

从上面看,地球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自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自转,所以钟摆的运动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

答案是,我们无法在赤道上观测到傅科摆的旋转。

摆子在沙盘上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地球射影点的横截面上的静态运动。

在北极(南极),这个断面与地轴垂直,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涨落面和地球的相对旋转。在赤道,这个截面和地轴是平行的,所以不能看到相对旋转。在极地和赤道之间,钟摆的运动分为地轴方向和与地轴垂直方向的两部分运动,后者产生相对于地面的旋转。这两种运动的合成结果就是,从地面上看,傅科摆似乎在以某种角速度缓慢地旋转。

这是因为在各地使用傅科摆实验观察地球自转时,观察到的周期不同。

假设傅科摆在北极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A (A=24h),则傅科摆在任意纬度γ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A/sinγ。

参考文献

1.王岩松、王文全、苗元华等。地球真的在自转——米歇尔?傅科摆实验——“最美”十大物理实验之四。物理报警,2003(7):42-45。

2.苏咏梅、王振宇。傅科摆的原理和运行轨迹分析[J].价值工程,2010,29(31):148-150。

3.傅科摆如何证明地球自转[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11):39-41。

4.朱亚红。史上最美的物理实验——傅科摆实验[J].物理之友,2015(4)。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