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唯美句子

真实铁路观后感,观火车的心得体会

真实铁路观后感,观火车的心得体会



真实铁路观后感目录

纪录片 青藏铁路 观后感

观火车的心得体会

从用户的反馈中可以看出,铁路旅行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体验和回忆。首先,铁路旅行是一种慢节奏的旅行方式,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享受旅途中的美景和风景。其次,铁路旅行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旅行目的地的文化和历史,因为铁路线路通常会穿越许多小镇和城市,让人们有机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最后,铁路旅行也是一种环保的旅行方式,因为它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纪录片 青藏铁路 观后感

用生命守望——《青藏铁路》观后感

“清晨我站在青春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霞光……。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历经了半个世纪,穿越了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今天,这条一千多公里的铁路,已经铺展在世界的屋脊,在坚硬的钢轨上,深深地镌刻着无数建设者生命的印记。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这依然是一条刻满死亡记录的道路,它的路标就是荒野中连绵延伸的白骨。

2007年10月27日下午,指挥部组织我们收看了六集《青藏铁路》纪录片后,我才了解到,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线1142公里,所经地区几乎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5072米,其中超过海拔4000米的线路长达960公里,超过海拔5000米的有50多公里,还有一段131公里的无人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

氧气不足,空气中含氧量只相当于海平面的60%,那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5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摄氏零下45度,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摄氏度,不少路段都缺乏饮用水,又处于鼠疫源地……。

在这重重艰难困苦阻扰下,我们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硬是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建设难题,用自己的力量纵贯起一条在外国人眼里根本不可能修建的铁路,一条基本实现“无人化”自动管理和全线设备“免维修”的现代化铁路,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

我对青藏铁路评价最高的是它的“四最”: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清水河特大桥全长11.4公里,世界上建在高原冻土地段上最长的铁路桥;安多铺架基地海拔4700米,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这些正是让今天的中国为之兴奋的挑战,无疑,这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但挑战激起的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血性与进取的雄心。

在青藏铁路修建施工过程中,精神力量支撑着每一位建设者,互古沉寂的高原荒野是生命的禁区,也是生命的极限。

然而,一种青藏铁路建设者铸造炼就的精神感动和启示着一个急剧变动的时代,这就是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艰苦卓绝中培育出来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这种精神只用于青藏铁路,只属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专利。

当我看到无数建设者在镜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流露出的自然表情和听到他们从嘴里迸出来的滚烫话语,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

他们中有年过五旬的老人,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劳燕分飞的壮年,有新婚燕尔的夫妇,有帅气强壮的须眉,有美丽坚强的巾帼。

青藏铁路的宏伟场景正是这一位位平凡的个人所书写,正是这一双双辛劳的巧手所描画。

就是这样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打破了一个历史的、一个世界的一个禁锢和一个神话,在创造了跨越高原的人间奇迹的同时,他们依旧普通,依旧平凡。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冲动,那就是续写魏巍先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时,电影中的“对自己还是挺满意,就是对孩子欠得太多了”这句朴实的话也深深的感动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真的。

从头到尾看完《青藏铁路》,我的眼睛一直是湿湿的。

同样是铁路建设者,没能参加青藏铁路的建设是我一生的遗憾,因为中国,乃至世界就这么一条青藏铁路。

观火车的心得体会

展开全部

观火车的心得体会

家有幼子,乳名骢骢,方一岁余,不擅说话。

每每晚饭后,便拉我衣襟,嘬唇作火车汽笛声,意为要去看火车。

便将他扛于肩头,出大院、越长街,往立交桥上去。

起初几日,立交桥上走了无数来回,总等不来火车。

孩子引颈向远方凝望,不敢有些许走神。

看他那专注样儿,恨不得能有法术,从地平线上拽一列火车过来。

然而,夜色已逐渐将远处的铁轨悄然消隐于无形,火车终于没来一趟,孩子还固执地往黑暗中凝望,似乎夜色里还有无限的希望。

狠狠心抱他回家,并许诺第二天还来。

终于收回目光,从小小的唇中吐出幽幽的一声叹息,使我心叶为之颤抖。

次日傍晚,信守诺言,带骢骢再去看火车。

真不忍心让孩子过多地失望,人生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未来有如桥下的铁路一样没有尽头。

希望总是前方,总是人筋疲力尽时才给他一个喘息的小站,使他不至于绝望。

如果幼小如骢骢就经历太多的失望,生活对他就太残酷了将来他对生活也会失去热情的作为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一代人,希望儿子将来能顺利些,能较早地与成功相伴。

不过我只能在想看火车时,带他来到最便于看到火车的地方,至于火车来不来,就非我力所能及了

火车终不解人意,残忍地又一次没有露面。

下了立交桥,骢骢还在肩头频频回首,不禁也回一次头,发现桥顶立着一老者,一手扶杖,一手抚栏,也向远方眺望。

穿一套黑色衣服,有如一截遭雷击而燃烧、残留下来的黑色树桩。

以后几日,发现他总在同一地方,不知什么时

候来的也不知什么时候走,更不知他看什么。

和孩子一样看火车么?以他年纪经历,对火车可能不会有兴趣。

那么他为什么和骢骢一样固执地等待着?

终于看到火车了那是从天边一缕淡淡的暮霭中出现的一条长龙,和孩子热切的盼望中姗姗来迟。

尽管如此,还是以其磅礴的气势、惊心动魄的壮观,当得起我对它期望。

骢骢的小手飞快地拍起来,脸上绽开一朵鲜花。

火车头骇人地冲过来,自杀一般钻进脚下的桥孔,一股白色的烟雾把我孩子和那老者都笼罩起来。

一刹那间,感觉到一种幸福,冥冥中似乎有神灵降临,为我祝福,白烟就是神的痕迹…清醒时,火车已过去大半了赶紧抱骢骢到桥的另一侧。

骢骢高兴得手舞足蹈,差点挣脱我怀抱。

最后一节车厢驶过,一盏尾灯渐渐远去。

骢骢忽然愣住了好一会才想起来,猛挥手与火车再见,摇摇手与火车“拜拜”然后小手放唇上,叭!地一个飞吻送出,远远追寻火车的尾灯而去…

走下立交桥,回头看那老者不见了否他也在火车留下的烟雾中领悟了什么?姑且肯定老者也是看火车的吧:一个人生的清晨、一个人生的黄昏,共同守望着一个小小的而又寓意深远的希望,这对跋涉于人生旅途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启迪?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