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课件大全(20篇)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课件大全(20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过程中的宝贵参考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质量。这篇总结范文的结构紧凑,通过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更流畅。

三年级数学求面积的应用题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5、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小明家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设计方案。

(2)第二种设计方案(长方形,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需要多少块地砖?

(3)哪种设计方案比较便宜。

11、有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的.边长分别增加6厘米,做成一个。

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多少?

12、一个打谷场长65米,宽50米,扩建后长增加15米,宽增加10米,算一。

算打谷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

18、会议室长15米,宽8米,每平方米坐2人,这个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几人?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题

5.兰兰从7月15日去夏令营,到下个月的9日回来,夏令营共有多少天?

6、一个化肥厂每天生产化肥150千克,7至9月份共生产化肥多少千克?

8、副食店运来5箱色拉油共重150千克,每箱装6桶油,平均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10、棉纺厂5天织布250千米,照这样计算,16天一共能织布多少千米?

13、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粮店运来40袋,大米和20袋面粉,请根据有关信息提出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解答出来。

问题:?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李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78页,没看的比看了的3倍少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学校舞蹈组女生比男生多60人,女生比男生的4倍少15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在动物园门口,李东停放了一辆小汽车,第一小时需付款4元,以后每小时付款2元。张丽停放了一辆面包车,第一小时需付款5元,以后每小时付款3元。他们都付了14元,各停车几小时?(按整小时计算)。

4筐西红柿共重80千克,5筐青菜共重125千克。平均每筐青菜比西红柿重多少千克?

食堂运来1200千克煤,烧了16天,还剩480千克。平均每天烧多少千克?

一筐桔子连筐重26千克,卖出桔子的一半后,连筐重14千克,桔子和筐各有多少千克?

四年级同学种树40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的2倍少68棵。四、五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月星小区有15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44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一份稿件有5300个字。小红平均每分能打115个字,她45分能打完这份稿件吗?

商店一共运进845个玩具熊,卖出537个。

(1)已经卖出的玩具熊的单价是16元,共收入多少元?

(2)剩下的玩具熊按单价13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回收1吨废纸可以造出850千克再生纸,同时还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约电600千瓦时,节约水100吨。

(1)某废品收购站上月回收废纸36吨,这些废纸能造出多少千克的再生纸?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大约有140名婴儿出生,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

徜徉公园的游园票价格规定如下:

购票人数。

1—50。

51—100。

100以上。

每人票价(元)。

25。

23。

20。

小学三年级数学“连乘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第六册两步计算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用两种解法解答连乘应用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三年级都去,有几个班呢?老师了解到,平均每班有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根据这些,可以知道什么呀?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你把算式也说出来了,回答地很完整。)

4、哦,一共有2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呢!同学们,我们整好队伍出发吧!

1、来到停车场,我们看到了什么?

2、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可以求什么呢?

3、(走到屏幕前)这个问题(指题目)可以怎么解答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4、汇报。

(1)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有几组同学(指一指)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选这一组,先来听听他们讨论的结果吧!他说的解法你们听清楚了吗?奖他们一颗合作星。

谁来说说他们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板书)怎么列式?(板书)

再根据什么,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指的是几排车的座位数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能把这种解法说完整?说的真好,奖你一颗星。

(2)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想说说?你来试试。真会动脑筋,奖你一颗智慧星。

这种解法又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怎么列式?(板书)再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求的是几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来把这种解法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也奖你一颗表达星。

5、还有别的'想法吗?同学们真了不起,会用两种不同的解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两种解法,并试着口头给它们列综合算式吧!

6、(指第一种解法)谁会说这一个综合算式?(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等于?(板书。)第二步又是求什么?(指算式)两排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板书。)

7、(指第二种解法)这一个综合算式谁也来说说?(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第二步呢?(指算式)

8、这道应用题的两种解法都是几步计算,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有不同(指两种解法)的解法,我们就可以(指中间)用其中的一种解答,再用另一种来检验,结果一样(指两个结果),就能写答了:一共有240个座位。(板书。)

9、我们能全部上车吗?为什么?(座位正好。)

10、乘上了汽车,我们就向第一个活动地点进发吧!

(一)茶场

1、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啊?(青山茶场)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采茶叶好吗?

2、采茶结束时,每个小队都采到了许多茶叶。谁来读一读。

3、一共采了多少呢?(想)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吧。

4、一种解法算好的同学,可以用另一种解法来检验。两种解法都做好的可以跟同桌说说两种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实物投影仪展示两种解法。

(指解法一)请你说说这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的什么?

(指解法二)这种解法谁来说说?

6、两种解法都做出来的同学,举手。真棒。好,我们赶快去第二个活动地点吧!

(二)乘船

1、 哟,有条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没有桥,怎么过河呢?

2、 瞧,船开来了。有几条?每条有几层?(分别指两层)

3、 根据这两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还需要知道什么?

5、 老师了解到每层可以乘25人。

6、 现在可以算了吧?和你的同桌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么列综合算式。

7、 谁来说给大家听?这里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8、 另一种解法呢?这里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9、 240人,能全部过河吗?为什么?(可以乘的人数大于我们去的人数)

(三)植树

1、 乘上船,我们就可以到对岸去植树了!

3、 这些算式,哪些对,哪些错,一起来判断,好吗?

(4046)这个算式对吗?你说,你说,都认为对的啊,那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呢?

(4064)这个算式对不对,你说,你说,也是对的啊,那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4026)这一个呢?错在哪儿?(求的是李树。)

(406(4+2))最后一个呢?它又错在哪?(求的是所有树。)

4、 看来,解决问题时必须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

2、 我们先乘车去茶园采了茶,接着又乘船过河去植树,

3、 根据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这儿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行吗?下面,每个小组就在组长的带领下先选一个问题,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填在横线上,最后列式解答吧!都听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

4、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小组举手。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的解答。

是啊,只有仔细审题,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3)剩下的小组肯定解决的是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

还有哪个小组有其他的解法啊。也上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可以这样选呢?大家听清楚了吗?

今天,我们不但活动地很愉快,还掌握了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高兴吗?看到同学们能选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啊!好,谢谢同学,下课!

数学教学课件三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

生:每人分一块。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师:1/2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

2、理解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1/2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1/2,引出1/4。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1/2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

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个不是1/2,应该是1/4。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1/2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1/4。

(1)、认识1/4。

师:谁来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谁会写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课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8?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

(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吧!(播放《幸福拍手歌》)。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1/21/4。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

三年级怎样提高数学应用题

1、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出色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2数学兴趣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1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2数学教学常常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成了一些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法宝,特别是毕业班的师生,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层层压力,大搞题海战术,并且各科齐头并进,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苦不堪言。变“熟能生巧”为“熟能生厌”。

这时教师就不能贪图轻松,依赖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现成的证明解法和答案。而应该了解每个例题和习题训练的目的要求,了解难易程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外练习的安排更合理化,力争达到“教师游题海,学生驾轻舟”。3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选定了适宜的教学模式后,我们该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有意识地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要学习的东西是有实际意义或有学习价值的,本人认为创设情景是这一环节成败的关键。

例如找同类项,教师把写有代数式的牌子发给学生,教室四角各有一个学生拿着牌子,其他同学寻找在四个角的“同类项”。教室虽然乱哄哄的,但就这一简单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象这些精彩的情景,它既能够吸引学生又能够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数学思维训练。

巧妙布疑”,诱发学生主动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层次的布疑引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妈妈把一块月饼平均切成了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很显然,这道题是为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而设计的。学生很快答出是4/10。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和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议论,得出爸爸和妈妈各吃这块月饼的3/10。正当学生享受成功快乐的时候,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4/10,爸爸和妈妈各吃了3/10,谁吃得多?(胖胖吃得多)谁吃得少?(爸爸和妈妈吃得少)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和妈妈多吃些?(学生齐答:让爸爸和妈妈多吃些)那么,你认为胖胖应吃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和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吃得比胖胖多些?”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都在帮胖胖想办法。积极思维之后,有学生回答出胖胖应吃这块月饼的2/10,爸爸和妈妈都吃这块月饼的4/10。主动、积极地投入使学生获得了思维的愉悦情感。

教师要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加深。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之后的练习应进一步加深、拓展、发散。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就学会了思考,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是否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作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需要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善于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总结,这些科学思维方法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中加以培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实验与归纳推理的思想,全面考虑问题的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学模式之间互相转换思想等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将现实问题理论化,通过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把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进而能够从生活现象当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视角提炼生活中数学元素的能力。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四季风光更替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在季节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的内涵,随后再导入“循环小数”概念更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可创设购物中结账计算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

(二)巧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的开始设计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基础,一个有创意有特点的环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先介绍国王与大臣下象棋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知的教材做好准备,在教学“分类讨论”这一课时,可以先准备一些形状、颜色不同的纸片,请学生上前来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本课内容,它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融入到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能够主动、热情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水到渠成地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三)实践操作,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5、学校美术小组一共有36个同学,其中有女同学27人。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几倍?

7、一个数乘10,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72。原来的数是多少?

9、(1)最小的两个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10、一次排球锦标赛,有32个队参加,每人有12名运动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三年级数学的应用题

16、植树队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人,要植棵树,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18、 从里面连续减,减多少次差是?

22、 两袋糖,一袋是粒,一袋是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23、 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24、 有把不同的锁,开这把锁的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27、文具店有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包,每包本,卖出多少本?

数学三年级上课件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教具、学具:

课件一套、三角尺、四边形、格子纸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的特征。

1、认识四边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学生没有说到的图形。

师:那这个是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判断四边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四边形吗?(书第35页中的图形补充4个图形,用课件展示。)。

说说为什么不是。那你觉得四边形光有四条边行吗?是怎样的四条边?(补充板书:直的。)。

(2)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不是四边形的图形改成四边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中操作。)。

(二)寻找四边形。

1、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同学们真能干,经过你们的修改,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那请你们找一找在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请你摸给大家看。

2、找主题图中的四边形。

师:其实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看这是一幅校园图,你能从中找到四边形吗?(课件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四边形用红色闪一闪,提取出来放在屏幕的右边。)。

(三)小结: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边形,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多指名学生说)。

(四)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练习纸:

根据学生回答师: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角的大小(板书:比),你还可以用尺量一量它们的边长(板书:量)。

2、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下面就请你们分类,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课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

2、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4、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3、反馈、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

梯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五)画四边形(书第36页做一做2)。

师:我们已经会认四边形,还会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来画一画四边形,你觉得怎样才能又标准又快的画出这些四边形呢?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什么工具吗?(尺、格子图)请你们把这6个四边形都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想一想,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实物投影展示,讲评。

你觉得这些四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正方形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菱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一样长,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还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不一样长,四个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边形。

师:太棒了,你们把这些四边形看的非常透彻了。信封里有一些四边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请你们四人合作,选几个拼成一个四边形(信封材料准备)。

信封里的四边形:

交流、展示。

还有不同拼法吗?

(七)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太强了,老师佩服你们,在这节课里,你们认识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还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四边形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数学教学课件三年级

教学内容:新课标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1—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估算意识的培养,注重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养鸡场。

请把你看到的,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图上只能看到:整齐地排列着3排鸡笼,还有3排鸡蛋。)。

问:利用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吗?

补充信息:一共有600只鸡。

现在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平均每层有多少只?)。

2、你会解答吗?说给同桌听听。

交流:600÷3是什么意思?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到200的?

引导学生认识: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百除以一位数,这样就相当于是在算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只是在后面别忘了加两个“0”,这样算可以使计算更快。)。

二、学习例2:

1、出示:这些鸡2天共生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2、读信息后,一起列出算式,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用除法。

板书:986÷2。

第一步:估计。

现在根据这个算式,你再来估计一下600鸡平均每天下多少蛋?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略)。

问:这里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你认为该怎么算?

(先算百位上的9除以2)。

问:4写在哪里?为什么?

强调:9个百除以2,得到的是4个百,所以4要写在百位上。

你会接着算吗?学生自己完成在书上。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请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或是同桌的错误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说说道理。

3、验算。

请大家写出验算的竖式。

指出: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小结:观察黑板上的除法竖式,你觉得和我们上学期学的有不同的地方吗?(特别长)。

问:怎么会特别长的啊?(这学期学的除法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分三步除:百位、十位、个位。)而且在算之前,先要估计得数可能是几百多,算之后还要验算自己的得数是否正确。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的第2页第2题。

练习前问:这4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请大家认真完成再交流。

2、讨论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读完了问:你能解答吗?试试看。

把你的想法与你座位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结论一样吗?

全班交流。(注意: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四、布置作业:

第2页第3、4题。

数学教学课件三年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预期目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预期目标。

通过“春游”这一情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及合作学习,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渗透“逆向”的思维方法。

通过“做一做”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合作完成时,老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指导。

教学设计说明:

课的的开始通过“春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条理地猜猜结果。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教学时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例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移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通过春游这一情景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及合作学习,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渗透逆向的思维方法。

通过做一做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合作完成时,老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指导。

教学设计说明:

课的的开始通过春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条理地猜猜结果。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所以教学时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例题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练习,培养学生类比推移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多关注后进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年级数学求面积的应用题

(2)如果剪成边长是10cm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3)如果剪成边长是15cm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剪成多少个?

5、如图,四周是四块草地,中间是水泥地。

块草地都是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

(1)、草地的面积共是多少?10m。

(2)、水泥地的面积是多少?

6、小明想在数学书上贴一些贴画。他的数学书30cm,宽18cm,他有两种贴画,

9、有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是12米,宽是8米,这块玉米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在这块玉米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13.学校操场宽30米,长比宽的2倍还多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探究题)一个打谷场长65米,宽50米,扩建后长增加15米,宽增加10米,

算一算打谷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

(2)铺这种地砖的地面,每平方米的材料费是82元,铺一间教室要多少钱?

方案二:长2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地砖,每块3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三年级数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三、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学什么。

1、谈话导入。

2、游戏导入。

师:这么多小朋友愿意来参加,真是太好了。那么就让老师来考考大家。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看谁能争取到侦探学院的名额?老师想请两个孩子做老师的小助手,一起合作完成,谁愿意来?(指名上来)。

师:(将装有人民币的信封交给孩子)在这两个信封中装有两张不同面值的纸币。

师:现在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面值的纸币?(生猜)。

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到底是哪一个呢?你们能确定吗?看来缺少条件:请看提示一,他们手里拿的分别是5元纸币和10元纸币。

请你们猜一猜(生猜)有不同想法吗?(生答)。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不能)看来还是缺少条件。

师:请看第二个提示,张亮同学拿的不是5元的纸币,根据提示二,你能猜出什么?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答)[你很会思考。]。

师:现在请两位小助手亮出人民币,揭晓答案。你们猜的很准确。同时也恭喜你们都获得了侦探学院的入学名额。

3、引出课题。

师: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想说什么?(生答。)。

师:是啊,在猜测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4、出示学习目标。

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指名读 齐读。

(二)我来学。

1、分析问题。

师:了解了学习目标后,我相信侦探学员们一定更有信心。侦探学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侦探学院,开启神秘的推理之旅吧!

师:从主题中,你知道哪些重要的信息?(生答)。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答)。

师: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解决问题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现在开始吧。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他们三人拿的是什么书呢?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汇报)。

2、在推理过程中还会运用到其他方法,那么你能不能用连线法来试着连一连?(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还有一种方法叫列表法你们能试一试吗?(学生汇报展示)。

4、小结。

师:无论是描述法、连线法,还是列表法,在推理时都要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经过有序的思考,才能推出结论。描述法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因此描述法和连线法比较常用,而列表法不常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涉及到。

(三)我来用。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侦探学员们表现的都非常的出色。柯南知道了,想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他的考验吗?(愿意)。

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打开通关之门。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说出通关密码?

第一关:判断。

第二关:推理(一)·(二)。

第三关:连一连。

第四关:游戏——猜图形。

第五关:神探出击。

小游戏:恭喜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有序思考的好习惯顺利地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大侦探。那么紧张的游戏过后,就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吧!(律动放松游戏)。

(四)我来思。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结合板书,师及时评价。)。

师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打开了推理的大门。老师希望孩子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进行一下简单的推理,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后,剩下来的,就是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汇报。

(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教师点评。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课堂总结。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4题。

五、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同学的体重。

师:昨天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根据自己的体重能估计一下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师:为什么同学们在估计这位同学的体重的时候都用“千克”而不用“克”呢?(学生答)。

师:“谁再来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咱们班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

2、引入“吨”

师:育红小学三(1)同学的体重和咱们班的体重差不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认真观察统计表,体重在多少千克左右。昨天我给同学们留了个家庭作业,计算出30人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回答)。

师: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1000千克,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生答“吨”),1000千克也叫1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吨”。

教师揭示: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1t=1000kg。那一吨有多重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感受1吨盐。

同学们平时都拎过东西吗?

(4)咱们把这些沙摆一摆,一袋一袋的数,(1.2.3.4.5)一排摆了5袋,摆了2排,是多少袋,(10袋)多少千克(100千克)?街上看到的三轮车一辆一次能运走吗?摞两层是多少千克?三层呢?那十层是多少千克?(生答:1000千克)它是多大一堆,它有多长,多宽,又有多高?一辆三轮车还能装下吗?你们再想一想什么样的车能一次把这堆沙运走?(学生回答)。

2、再次感受“吨”

师:刚才在汇报的时候,咱们班的每名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在计算育红小学三(1)的同学体重的时候,30多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30多名同学的`体重吧!这么多同学的体重加起来才是1吨。那现在你觉得1吨怎么样。

3、教师小结:

“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这个单位与你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相比怎么样,它是用来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单位。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见过用“吨”作单位的呢?

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让咱们一起看一下吧!

四、练一练。

1.动物过桥,为什么他们几只能同时过桥呢?引导学生算一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下面是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得一篇数学日记,有些质量单位用错了,请你先找一找,想一想为什么错了,再帮他改一改。“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的芹菜,2吨西红柿,3千克的鸡蛋,每个200克的苹果8个,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回家,累得满头大汗。”

师:我们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记录生活,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围一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利用四边形的特点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

你认为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学校的校园)。

师:其实,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图形?你能不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你认识的四边形来?下面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先自己找一找,再和同桌交流。(生汇报,师贴图形)。

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四边形,为什么它们都叫四边形,到底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我们就和它交个朋友,认识四边形。(板书:认识)。

二、探究展示。

(一)认识四边形。

(师板书: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大家看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四条边不是直的)对了,一定要注意是4条直的边。(直的边加点)。

(二)判断四边形,巩固对四边形的认识。

师:原来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请大家齐读。(生齐读)。

师:你认为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

(1)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可以在小组内小声交流。

(2)指名汇报。(出示35页的例1的图)直接让其他学生判断,找错误,说理由。特别是要说明不是四边形的原因。

(三)把四边形分类,加深认识四边形。

(课件出示例1中的部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

师:四边形是一个大家族,不同形状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区别。你能把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先想想你打算怎样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并统一意见。

师:大家可以看看温馨提示(出示课件温馨提示:你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四边形的角;你还可以用尺子去量一量这些四边形的边……)。

组织全班交流,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分类标准。

(四)围四边形。

(五)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同学们能找出这么多表面形状是四边形的物体,看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六)游戏:

师:大家看,小猴下山摘桃,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课件出示谜宫图,小猴要朝着画有四边形的路牌方向前进才安全。)。

师:大家先自己好好想想怎样走才能摘到桃子。

(生开火车说出小猴每次该选几号图形。)。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让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课件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1、估计同学的体重。

师:昨天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根据自己的体重能估计一下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师:为什么同学们在估计这位同学的体重的时候都用“千克”而不用“克”呢?(学生答)。

师:“谁再来说一说自己的体重?”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咱们班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

2、引入“吨”

师:育红小学三(1)同学的.体重和咱们班的体重差不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认真观察统计表,体重在多少千克左右。昨天我给同学们留了个家庭作业,计算出30人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回答)。

师: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1000千克,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生答“吨”),1000千克也叫1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吨”。

教师揭示: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吨”可以用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1t=1000kg。那一吨有多重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1、感受1吨盐。

同学们平时都拎过东西吗?

(4)咱们把这些沙摆一摆,一袋一袋的数,(1.2.3.4.5)一排摆了5袋,摆了2排,是多少袋,(10袋)多少千克(100千克)?街上看到的三轮车一辆一次能运走吗?摞两层是多少千克?三层呢?那十层是多少千克?(生答:1000千克)它是多大一堆,它有多长,多宽,又有多高?一辆三轮车还能装下吗?你们再想一想什么样的车能一次把这堆沙运走?(学生回答)。

2、再次感受“吨”

师:刚才在汇报的时候,咱们班的每名同学的体重大约在30千克左右,在计算育红小学三(1)的同学体重的时候,30多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30多名同学的体重吧!这么多同学的体重加起来才是1吨。那现在你觉得1吨怎么样。

3、教师小结:

“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这个单位与你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相比怎么样,它是用来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单位。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见过用“吨”作单位的呢?

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让咱们一起看一下吧!

1.动物过桥,为什么他们几只能同时过桥呢?引导学生算一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下面是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得一篇数学日记,有些质量单位用错了,请你先找一找,想一想为什么错了,再帮他改一改。“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的芹菜,2吨西红柿,3千克的鸡蛋,每个200克的苹果8个,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回家,累得满头大汗。”

师:我们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记录生活,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新知。

教师:要把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出示分桃图。

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1)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

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2、估算。

78÷4470÷8178÷6。

83÷9360÷5410÷7。

(1)学生独立完成。

可简写思考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估算。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

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1224()。

(2)128643216()。

(3)8241236185427()。

三年级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2、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3、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伙伴们之间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认识掌握“v”换气记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1.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但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出现。

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这时,你会怎样请你的朋友原谅你呢?(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有一个特别的方法向我的朋友道歉,就是唱一首歌,同学们一起来听一下。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原谅我》,反应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珍贵友谊之情,体现了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能勇敢地道歉精神。

2.同学们学会有感情的歌唱美国民歌《原谅我》。

3、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教授新歌。

1、聆听歌曲:接下来再来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速度是稍慢的,演唱情绪是真诚的,愧疚的)。

2、再听一遍歌曲,然后同学们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试着让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3、同学们一起看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4、再次聆听歌曲:同学们跟着歌曲轻声哼唱。

5、教师弹琴逐句教唱。

(指导学生认识“v”换气记号)。

6、学生跟随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7、指导学生给歌曲做感情处理,(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是你们犯了一点错,要请求朋友的原来,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去表达?)。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要带着一点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你的“一点错”,表达对朋友的信任,希望得到他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上一层)。

8、带上感情,再次完整得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说一说同学之间都有哪些误会?你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2、你能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吗?到小组中交流。

3、说说以后你应该怎么和别人相处?

六、小结: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总少不了矛盾和误解,

老师希望:当你和同学朋友发生不愉快的事或争吵时,

要勇于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消除误会,让一切重归于好!

2、欣赏歌曲视频,感恩的心。结束这堂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