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口号大全

日月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6篇)

日月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6篇)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精选的教学反思范文,相信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日月明》教学设计

会写生字“木、林”。

课件苹果树。

一、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日月明”,让学生谈谈发现。

(“日”和“月”组成“明”)。

相机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

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

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将会意字构字特点和字义联系在一起,促进字义的理解、字形的识记。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三)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

(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

(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2.“小大尖,小土尘”。

(1)让学生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

(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儿见到过“尘”?

3.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

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

4.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

【设计意图】在揭示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字义。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形象化地感知字义,感受会意字的特点,领略汉字的趣味性,同时也点燃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5.齐读课文。

(1)可击打节拍,再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

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存疑,下节课解决。)。

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游戏:摘苹果。

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只苹果。

2.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

3.请学生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

4.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3个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四、写字练习。

1.指导写“木”。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2)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

2.指导写“林”。

(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

(2)学生尝试写“林”。

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木”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

(3)学生再次书写“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自主发现“木”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书写合体字时重点强调笔画之间的穿插。

《日月明》教学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力、手、水”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读准字音,正确书写3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做“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颗苹果树,把写有“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的“苹果卡片”贴在上面,指名把认识的字摘下来,贴在黑板另一侧。)。

这些生字宝宝都觉得很孤单,他们很想交朋友。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帮帮忙,介绍他们互相认识,成为好朋友吧!

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课件出示月升)说说看到的景色。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

4、认读“明”。

5、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跟老师读,注意节奏。

4、通过开火车读、男女同学对读等方式把韵文读正确、流利。

5、分别出示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字卡,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认读。

1、看图猜字:看看图,猜猜是什么字,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课件演示:灭:这一横就像灭火的树枝;

尘:尘土飞扬;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休:人要变成“亻”人靠在树下休息。

林:捺要变成丶。

2、看字想画面:出示“鲜、尖、从”,自由选择来说。

师点拨:

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

从——皇帝出行时,都有很多随从。

1、“找朋友”游戏:把“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这些卡片发给学生,请同学帮助找朋友。

2、读韵文。

1、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请选择其中1—3个字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出示“我会读”的词语,用不同的方式认读。

1、认真观察这些生字,看看能发现什么?

(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

2、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

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自由读课后“读读想想”中的内容,再跟老师读。

4、想一想:你还认识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吗?(把学生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

1、根据课文的形式,把自己认识的字试着编成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自创儿歌。

“力、手、明”三个字笔画比较简单,也比较常见,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重点突出钩的运笔,并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横折钩与“月”中的横折钩的不同。

1、背熟韵文。

2、收集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或儿歌。

《日月明》教学设计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86电76。

一、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一)、揭题导入。

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卡片,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记今天所学生字。

六、板书设计: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87电7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五、作业布置:

1、从上下行各选一字组成汉字,写下来。

日木手一小。

()()()()()。

2、组词语。

鲜()()。

明()()。

看()()。

《日月明》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是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5、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生字卡,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有关识字的课件。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

1、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老朋友(课件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课件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开火车正音。

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做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

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不能用“明”组词?

1)过渡语:月亮太阳手拉手成了好朋友,有两个小动物看了也很羡慕,也想成为好朋友,瞧!他们来了。(出示鱼羊的图片)。

2)这个字念什么?(正音,齐读)。

3)读的真不错,谁能来猜猜它的意思?并且要告诉老师你的理由。(结合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去鲜的意思)。

4)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鱼肉的味道很鲜,羊肉的味道也很鲜美,有鱼肉又有羊肉,味道就更鲜了。鱼生活在水里,羊生活在陆地上,水中的鱼和地上的羊成了好朋友,这好似真新鲜。

1)齐读:日月明,鱼羊鲜。

2)会意字:像明、鲜这样一看我们就能猜出来它是什么意思的字,我们就叫他们“会意字”(齐读)。

3)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会意字是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字组成的。你发现没有明是由(日月)鲜是由(羊鲜)。

1)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会意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只有生字的课文,你们认识它们吗?

3)老师要向小朋友们道歉,因为老师把课文里的一些字丢掉了,你们能帮老师找回来吗?

5)猜课文(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猜课文)。

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爱猜哪个字就猜哪个字,理解字义。

《日月明》教学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

2、在自主选择发现中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3、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出示“火”字:这是什么字?这是怎么造出来的?

2、出示“火”图:哦,火字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焰。那如果森林着火了,你说怎么办呢?

1、自由朗读课文两次。

2、教师配乐范读。

3、同桌互桌。

4、提醒同学难读的字音。

5、齐读全文。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

(1)明:课件演示。

(2)尘:教师动作演示。

(3)尖:联系旧知,板画演示。

(4)林、森:出示森林画面,练习说一句话。

(5)男:可演一演。

(6)人——从——众:课件演示,教师讲解。

(7)休:戴头饰来演一演。

(8)鲜:板画冒热气的鱼和羊肉串,帮助理解。

1、师生对口令,齐读全文;

2、小组长与组员对口令;

3、师拿卡片,学生举卡。

1、课后题:读读、练练。

2、我会读。

1、重点笔画指导;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4、讲评作业。

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请小朋友们找一找,下节课再来汇报。

《日月明》是一篇韵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会意字。对于会意字的认识学生比较喜欢。生字也掌握得挺好。我抓住“尘、尖”两个字形似的地方,让学生说说对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轻松。但是事后想想在教这一课时,我留下了许多遗憾,如对于最后一段的韵文,我由于时间关系,匆匆走过场,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要事后进行开小灶。另外学生在朗读时,我指导得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读出韵味。

《日月明》教学设计

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

2、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放在字音及会意字构字特点上,理解字意。

1、课件。

2、师生共同制作构成本课会意字的那些独体字的卡片,主要为"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

3、其他独体字卡片,信封。

1.5~2课时。

一、认识新字"明":

2、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课件出示)。

3、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用"明"组什么词语?(随机出示卡片:明白明月)。

4、"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它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

二、学习"鲜"。

2、你们以前有没有看到过"鲜"?我们可以组什么词?(组词)(随机出示卡片:秋日中秋)。

3、你们发现"鲜"合起来的两个字:"鱼"和"羊"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鲜美了。

三、举一反三,自学生字。

2、请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随机出现课件)。

四、诵读韵文,巩固认字。

1、学生自由读。

2、同座位用"对口令"方式读。

3、边拍手边读。

五、扩词造句,拓展认识。

1、刚才学的字,你们记住了吗?(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语,课件出示)。

2、本课生字扩词或造句。

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4、自由组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

六、巩固练习。

1、还有许多字,也是由两个字组成。请小组长打开信封,拿出纸片,大家合作,看哪个小组拼的字多,注意笔画的变化,用水彩笔修改。

2、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

(备注:拼字材料中出现的是独体字,一部分是本课中出现的,另一部分是学过的字或认识的字,如:木、羊、几、玉、禾、口、中。)。

七、练习写字。

1、学生自己描红,了解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请学生做小老师来说说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比较"力"中的""与"目"中的""的不同。

《日月明》教学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识字、写字。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电脑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用哪个象形字来介绍它?

教师同时板书:日、月。

(电脑演示:太阳和月亮向中间靠拢。)。

教师:人们为什么喜欢太阳?把太阳和月亮会怎样?(引出“明”字。并板书。)。

师:“明”子什么意思?和日、月有关系吗?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叫“会意字”。今天我们就再去认识几个会意字!

二、新课。

1.初读课文,识字。

圈字、同桌读、回报读、小组件赛读。

(用“力、手”组词;看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

2.交流记字方法。

(字的组成、字义、组词)。

3.读韵文。

(自由读、指名分小节读、拍手读。)。

三、拓展延伸。

1.体会“歪”。

指着教室墙上挂歪了的一幅字,问:“这幅字挂的正吗?不正。它挂歪了!”强调“不、正合起来就是歪”板书。

2.屏幕出示p98的“读读想想”认识另外的会意字。

3.搜集身边的会意字。

4.背诵韵文。

《日月明》教学设计

小土尘,小大尖。

一火灭,田力男,

人木休,手目看。

二木林,三木森,

二人从,三人众。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出示:

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四)汉字的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师生每人一套构成本课会意字独体字的卡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识字。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

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

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二、学习“明”字。

1学生拼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2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用明字组词。

三、学习“鲜、尘、尖”

1、出示“鲜、尘、尖”,学生认读。

2、认读这三个字,学生自由说发现了什么,并把这个秘密告诉。

大家。(如:三个字都是前鼻音,鱼和羊的味道很美,合在一起味道更先鲜美了。)。

a、学生自读。

b、指学生认读,评议。

3、用这三个字扩词,小组进行竞赛、交流、评议。

4、自读课文第一节。

四、举一反三,自学其他小节中的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先学生自学,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循环认读、交流)。

2、各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森、众的意思)。

五、读课文,巩固认字。

1、集体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

2、游戏:找朋友(配乐)(学生各自拿出准备好的独体字卡片。

进行组合,由教师或指名学生念生字,看谁找得快)。

3、检查认读情况。

六、扩展练习。

用下面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森众鲜力从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力”、“手”、“水”、三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好,

还要把字写好,有信心吗?

二、熟读课文。

1、指学生读课文,评议。

2、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

3、教师示范读,强调韵尾,学生仿读,看谁读得好。

4、齐读,边拍手边读。

5、自己试着背一背。

三、完成课后“我会读”

1、自读,汇报,交流。

2、认读新词,并在生字下面打上点。

3、扩展,你能用带点的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吗?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力手水”三个字,学生观察一下,怎么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学写“力”字。

a、学生描红(了解“力”的笔画、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指学生说说“力”的第一笔与“目”的横折的不同之处。

c、教师示范写。

3、学写“水”字。

a、学生说说压线笔及左边的横撇的位置。

b、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观察,写好水字。

5、小组选好的作业,进行展评。

五、读读想想:

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很多汉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个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个字,学生认读。

1、指学生说说意思,组词。

2、读读“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这几个词语。

3、把这四个字仿照课文编一篇韵文,小组进行合作。

4、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

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个口字,品尝品尝。

三个日字,晶晶亮亮。

《日月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引导学生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识字,认识本课13个生字,并能口头运用。

2、练写7个生字。

3、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即:生字的字形和意思多数是由另外的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二)态度、情感、价值观。

1、感知祖国汉字的构字规律,感悟祖国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以及对祖国汉字的喜爱之情,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感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并且学会把自己得到的收获及时与别人进行分享。

(三)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同学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2、通过语文活动,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3、加强课内实践,促进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书写正确、端正。

难点:初步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了解某些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发生的变化。

教材说明:。

这课识字教学,是按照汉字的表意特点编排的。要求学会的生字中,多数是会意字。这些会意字分两部分排列:前八个字各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后四个字各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生字后面编有词语和书写练习,为生字的学习设计了一个语言环境和练笔空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特别有趣的谜语,想读一读、猜一猜吗?

生:想!

生:山羊。

(出示课件:)。

说你呆,你不呆,

胡子一把样子怪,

推你一推你不倒,

东歪西歪站起来。()。

小小一间房,

鸡鱼羊肉藏,

里面冰冰凉,

不烂新鲜样。()。

师:这两首谜语啊,你想猜哪一首就读哪一首,想和谁读就和谁读,关键看谁读得认真、猜得准确。(学生自由选择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学习、交流。)。

师:我觉得我们小朋友啊,不仅学得认真、读得流利,而且学会了合作,学会动脑思考问题了,真是了不起!有个问题我要问问聪明的小朋友:平时你都是怎样认字的?预计学生有如下回答:(看拼音认字、大人教我认字、看图识字、自己还可以查字、猜字------)。

师:看来啊,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不少,怪不得朗读儿歌的本领那么大!你们注意了没有,在这三首谜语中,有几个字老师特别强调了一下,快来看看都是谁!

师:快想想看,这几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言),预计有以下几种方法:

生1:我读一读它的拼音就可以记住。

生2:我用拆字法来记,如,胡:古和月合起来就是胡;歪:不和正合起来就是歪;鲜:鱼和羊合起来就是鲜。

师:你真会观察。

生:我这样记:古月胡;不正歪;鱼羊鲜。

师:你还会编儿歌呢!

生:我这样认为:如果东西放得不端正就会歪了;鱼肉本来很鲜,再加上羊肉就更鲜了。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识生字,整体感知。

1、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师:今天啊,我们要认识的是这些生字朋友,谁能根据拼音读一读?(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读)。

2、同桌合作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想不想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3、抽生读,纠正字音。

哪一对同桌愿意站起来读一读?

(二)寻找方法,记忆生字。

1、合作探索会意字的特点。

师:对于这几个字,谁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记住它们?请小组的小朋友共同讨论一下。

2、集中交流,共同认识。

3、出示课文,达成共识。

师:这是我们课文中的大朋友对这些字的理解,快看一看跟你们的理解一样吗?(学生自由读)。

4、鼓励大胆主动朗读。(愿意读的站起来放声朗读)。

师:谁想读一读?(注意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从正确与否、速度、声音等方面去评价。)。

5、师生合作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和对话,看着你们的笑脸,老师也想读一读,能不能。

给老师一个机会?

生:能!

师:日月——生:明。

师:鱼羊——生:鲜。

(三)巩固生字,引申运用。

1、以卡片形式认读巩固。

师:为了对我们成功的学习表示祝贺,小动物们想把红红的苹果送给大家,想不想得到?

生:想!

师:下面我们玩个摘苹果的游戏,请每一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下来摘苹果,摘回去认识一下苹果的名字。

2、发散思维,引申运用。

学生小组自由活动,预计得出以下活动成果:

明:明天、明白、明亮、明晃晃。

今天的事情不要等明天去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尖:尖尖、很尖。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灭:消灭、灭火及灭火的`知识。

------。

3、创设语言环境,再认生字。

师:这些生字啊,可调皮了,当我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可它们又跑了,快找找看,它们跑到哪儿去了呢?哦,原来跑到句子中去了,快读一读吧!

(1)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

(2)男女比赛读。(一人一句)。

(3)请小老师领读。

4、练写生字“力、手、从、水、休、明、尘”(书空)。

师:看看都有谁,你想写哪一个?(学生自由选择,书空练习)。

三、扩展延伸。

1、图画再现会意字的构字法。

师:刚才我们学得很带劲,是不是有点累了?生:是。师:那就让我们坐下来喝杯茶吧!

(课件出示:三人喝茶图)。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预计学生会说:

三位老爷爷在喝茶。

三位老爷爷在品茶。

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可以用一个字来说:品。

------。

师:你真有想象力。同时课件出示:三口品品品茶。

(课件出示:三日升起图)。

师: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

生:晶。

同时课件出示:三日晶亮晶晶。

2、文字再现会意字的构字法。

课件依次出现:日光晃晃眼睛;不正歪歪歪扭扭。

3、发散思维、唤起想象。《日月明》获奖教案设计|日月明课堂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预计学生会说:三石磊人言信舌甘甜口天吴立早章两火炎三水淼山石岩------。

四、课堂小结。

1、集中评价。(以送大礼物的形式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并随机进行识字:“样”。)。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表现得特别出色,智慧爷爷说,他要把三个字送给你们,快来看,这是什么?(好样的)高兴吗?用手指向自己应该怎么说?(我是好样的)。

2、构建向课外延伸的桥梁。

《日月明》教学设计之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日月明教学设计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86电76。

一、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一)、揭题导入。

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卡片,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记今天所学生字。

六、板书设计: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87电7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五、作业布置:

1、从上下行各选一字组成汉字,写下来。

()()()()()。

2、组词语。

鲜()()。

明()()。

看()()。

六、板书设计:日月明。

《日月明》教学设计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卡片,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四)、汉字的书写指导。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记今天所学生字。

六、板书设计: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五、作业布置:

1、从上下行各选一字组成汉字,写下来。

日 木 手 一 小。

目 月 火 木 土。

()( ) ( ) ( ) ( )。

2、组词语。鲜()()明()()。

看()()。

六、板书设计:日月明。

七、课后反思:

《日月明》教学设计

1.会认读11个会意字。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写生字,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日月鱼羊大小土火田力木看生字认读。

2.课件出示:日出。(太阳越升越高,发出弯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3.课件出示:月升。

4.小结引入: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月明,(课件出示——明)开火车读生字正音。

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中的第四课:日月明。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1.听老师读,你可以在心里跟着老师读。(配乐师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读中正音,鲜,尖,森,从,林森,众。

4.师生配合朗读。

5.去掉拼音会读。

1.自己想办法说说,也可以和同桌讨论怎样来记。

2.自由识记。

3.识记第一组:鲜尘尖灭。

4.识记第二组:我们来玩个看图猜字的游戏,识记:男休从林。

5.识记第三组:森众,猜字谜,编字谜。

出示: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

1.出示课件,教学生字“手”的写法。

2.看老师写“手”字,边写边说笔画位置。

3.学生书写一个“手”字。

4.分析评议。书写一行。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趣的汉字,就是能从字中看出意思来,它们有一个名字叫——会意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这样的字,小朋友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来理解意思,根据意思来记忆字形,这样我们就能学到很多本领了。

《日月明》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

(一)揭题导入  。

出示:

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

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四)汉字的书写指导。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读课后词语。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1)自由读读“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三、设计理念: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月明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在语境中识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重点指导“钩”这个笔画。能正确、流利朗读韵文。

2、过程与方法:自主选择中发现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养成初步的认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对汉字的造字法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二、学生看图识字学文。

1、学生看图猜字,并用该字组词。

2、指名说。

生1:“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就是森林的森。我还知道两棵树木在一起就是林,森林的林。”

生2:“林就是树林的林。”

生3:“林还是林苗鑫的林。因为我的同桌是林苗鑫,所以我知道林可以是人的姓。”

老师:“这个小朋友好厉害,还知道林可以是姓。”

生4:“我老家有很多很多的竹子,很多的竹子在一起叫竹林。”

3、生看图猜字义,并组词,带读生字。说对了,把图送给该生,老师随即把该生字贴在黑板上。

4、师过渡:“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生字,都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刚才你们都认读得很好,给它们挪个地方还认识吧?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97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齐读,拍手读。

3、指名上台看黑板上生字卡片提示拍手读。

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字音、字义。

2、指名说。

五、扩展活动。

1、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包装纸、包装袋等,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2、指名上展示台交流、展示。

《日月明》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字“明”。

2、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出示“明”)。

3、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用“明”组什么词语?(随机出示卡片:明白明月)。

4、“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它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

二、学习“鲜”。

2、你们以前有没有看到过“男”?我们可以组什么词?(组词)(随机出示卡片:男女男孩)。

三、举一反三,自学生字。

2、请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四、诵读韵文,巩固认字。

1、学生自由读。

2、同座位用“对口令”方式读。

3、边拍手边读。

五、扩词造句,拓展认识。

1、刚才学的`字,你们记住了吗?(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语)。

2、用本课生字扩词或造句。

3、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4、自由组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

六、巩固练习。

1、还有许多字,也是由两个字组成。请小组长打开信封,拿出纸片,大家合作,看哪个小组拼的字多,注意笔画的变化,用水彩笔修改。

2、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

(备注:拼字材料中出现的是独体字,一部分是本课中出现的,另一部分是学过的字或认识的字。)。

七、练习写字。

1、学生自己描红,了解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请学生做小老师来说说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和写错的生字。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